如何挖掘化学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想学习化学?我的做法如下。
一、领会化学物质与结构美
化学物质千差万别,但均由其结构决定的。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结构的空间网状原子晶体,上课时,我们可以应用一定的技术显示出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只见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很像一个足球,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是如此美。通过这样的教学,可让学生领略到化学结构美。
二、发现化学实验与变化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之母,是化学美的大观园。在做实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到:实验的装置美、操作美、实验美……等。化学变化是化学美之源。通过化学变化,不但可以表现色态万千的形态美,而且还可蕴含着有规律可循的科学美。化学为现代社会奉献了上千万种新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了千家万户,丰富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例如:讲述节假日里色彩绚丽的火焰发出的彩色谱线,是化学变化的色彩美;许多旅游胜地,云南石林的突出贡献兀奇峰,这些大自然的杰出创作,都是通过化学变化演变而来的等,从而让学生领略到化学变化的色彩美。
三、体会化学理论与用语美
化学理论很多,体现在简洁、统一性与多样性,秩序与和谐美。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短短的三十个字,形式简洁,包容博大,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的规律,体现了简洁美。化学中的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符号,使人一目了然,给人一种简单清晰,明美的美感。
四、认识化学史美
近几百年来,化学涌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如许多元素的发现,物质的合成,有着曲折的经历。如放射性元素Po,是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发现,并为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Poland)而命名的一种元素等。讲述这些化学史的千古美谈,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化学时获得一种美感,而且可激励学生对科学忘我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