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中枢神经。那么,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师生关系是双边活动,目前师生关系的不协调,表面看来是学生不良行为的反应,事实是由于教师落实的言行举止所致。所以,我们应及时树立正确的教师形象,关注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一位教育家经调查得出了学生心中好教师的标准,即(1)品德优良。(2)兴趣广泛。(3)公正宽容。(4)仪表良好。(5)尊重学生。(6)富于爱心。(7)有幽默感。(8)接受批评。(9)耐心友善。(10)教法得当。以上十点体现了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教师观,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难确立了。
二、融洽师生关系需要民主平等、互相尊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学生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老师以其民主的观念,民主的作风,创设出一个民主的环境,达到每个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教育民主化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试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民主做法,某些做法、措施或提议可先调查学生的想法,再汇总实施,效果会更好。
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民主也同样会得到尊重,学生就会自觉去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融洽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情。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都是教师爱心的表现。中学生对此更是格外看重,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虽独立意识增强,情感日益丰富,但各方面还不成熟,思想起伏大,心理承受力差,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正因为这样,他们希望老师能给予关心、理解和尊重。
教师在诲人不倦过程中,对成绩好的、有特长的学生,比较容易做到百问不厌,百教不烦。但对后进生,有些教育却未能做到一视同仁。其实,后进生更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诚挚帮助,渴望老师帮他们摆脱困境,展露才华,也希望体验到其他同学一样的自尊感,希望老师能指引他们愉快地告别过去,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当教师能很好帮助后进生时,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他们会爱自己的老师,热爱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融洽师生关系需要共同学习、互相沟通。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教师们就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各种新生事物,对不懂的东西不要简单地否定。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教师尤其如此。凡事不能教师说了就算,更不能是“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法律”。
中学生最喜欢教师有开朗的性格,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这样就容易使师生在活动中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既然是朋友就不存在互相管制,取而代之的则是相互沟通。有时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师生之间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已经建立了,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