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的“教”不是纯粹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少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有特长”,这就是我们学校的育人方向。下面就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略谈几点做法:
新课的导入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我们要努力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引发学生的兴趣。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以此引入新课、新概念、研究物理新规律。其次是以演讲的形式来导课。这种形式的关键在于演讲的内容要有意义、有趣味性,语言表达要精彩生动,要能够调节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次是利用多媒体的课件来辅助教学。物理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如分子、电流和磁场等,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以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利用图片,把所要教学的知识点虚拟成一些形式,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放大投影,配上恰当的旁白或者是教师在一旁适时地加以口头描述,就能做到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同时要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要有创新精神,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大胆设想、大胆尝试的能力。这就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让“说课”走进课堂。如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说明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作者的意图,知识的承接性和延续性等。这样,学生无论是预习,还是听课,其针对性目的性都会大大增强。时间一长,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必将随之增强。此外,老师在“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尝试。这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能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他们交流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讨论式教学能更有效地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