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和感知,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教学
我教单韵母“a”,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读。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红跟爸爸去医院检查嗓子,医生要小红张开大嘴巴发“ā”的音,从医院回来,还没回到家门口,小红就嚷:“妈妈!妈妈!”“‘ā’是小红叫我吗?”妈妈一边答一边从房间里走出来。小红一下子跳到妈妈跟前说:“ǎ,原来是你呀!”这样,小朋友很快便掌握了“a”的四声读法。
二、利用图画的色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持久力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经常根据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大于对文字的兴趣这个心理特点,利用图画来辅助教学。如我在教学复韵母“ai”这一课时,其中声母“c”和复韵母“ai”组合要求掌握其读音,我出示一幅图画,同学们一下子就读出“bicai”,我又问:“小朋友,除了白菜,你还认识什么菜?”同学们踊跃举手问答:“菠菜、黄花菜、卷心菜……”这样在认识各种蔬菜的同时练习了“cai”的读音。
三、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符号抽象,学生容易混淆,很难掌握。为了便于儿童学好韵母和声母,可以根据字母的发音口形和发音特点,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使儿童从轻松有节奏的音乐美的感受中,对声母、韵母的形状、读音、特点产生了形象化。
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左下半圆ddd,伞把朝下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lll”。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做游戏“看看谁接得又快又准”巩固学生记忆。老师说顺口溜的上半句,学生抢接下半句。如老师说:“伞把朝下”,学生接“ttt”;老师说:“一个门口”,学生接“nnn”。
就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玩中学,学中玩,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对同学们的帮助很大。
四、利用比较法,正确区分形象和读音。
利用比较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音近的比较,如单韵母i和ü发音的部位相同,口型不同,i的口型是扁的,ü的口型是圆的;单韵母o和e的比较;复韵母ei和üe的比较等。另外c和s,ch和sh难区分,这是难点中的难点。教学时,先告诉学生,c和ch是喷气的,发s和sh是不喷气的。然后采取夸张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手拿一张薄纸放在嘴巴前练习发音,发c和ch时,气流冲出,薄纸就会轻轻抖动,发s和sh时,薄纸根本不动。通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能正确掌握声母的发音。
另一种是近形的比较。如n和m的比较,可利用所编的顺口溜进行比较它们的形近;d和b的形近比较,注意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采取比较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使学生正确区分,准确掌握拼音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