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
蔡志恒(痞子蔡)
【风】
我踩着一地秋叶,走进咖啡馆。 正想往靠墙的座位走去时,听见有人说话。 “先生,可以请你抬起脚吗?” 我停下脚步,循着声音方向,看到一个女孩坐在落地窗边。 她坐直身子,视线朝向我,午后的阳光将她的左脸着上一层淡淡的白。
‘你跟我说话吗?’我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是的。”她说,“麻烦你。” ‘哪一只脚?’ “左脚。” 我虽然纳闷,还是抬起左脚。
“不是这样的,我想看鞋底。”她说。 我旋转小腿,将鞋底朝向她,身体因此有些摇晃,我努力维持平衡。 她凝视我的鞋底,嘴里轻咬着笔,陷入沉思。 我低头看了看,发现有一片落叶黏在鞋底。
“好了。”她给了一个温柔的笑,“谢谢你。” 我撕下落叶,放下左脚,说:‘要还你吗?’ “不用。”她摇摇头,“那不属于我。” 我继续往前走,在靠墙的座位坐下来,随手将落叶搁在桌上。 老板走过来,我接住他手中的Menu,点了杯咖啡。
我拿起那片落叶,反覆细看,发现落叶背面沾着黄黄的东西, 痕迹形状很像人的侧面。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不禁将脸略往左转,偷偷注意那个女孩。 她正拿起笔,在一本簿子上涂涂抹抹。 好像是写,又像是画。 动作迅速而俐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这已经是我第八或第九次看到她。 有时我比她早到,会看到她直接走向靠落地窗的第二桌, 拿开桌上“已订位”的牌子,将带来的簿子搁在桌上,缓缓坐下。 然后身体前倾,脸再往左转,看着窗外。
她的视线总是朝向窗外,连端起咖啡杯喝咖啡时,视线依然没变。 一般人凝视某处久了,下巴应该会酸, 所以会用手掌托着腮或支起下巴。 但她从没有这些动作,我怀疑是她下巴的肌肉特别好。 或许这就是很多爱情小说中形容的男主角模样--具有坚毅的下巴。 我以前怎么也想不通下巴跟坚毅有关,没想到终于可以百闻不如一见。
老板刚好将咖啡放在我面前,并看了我一眼。 我有些不好意思,赶紧从女孩身上移开视线。 打开公事包,拿出笔和一张白纸,放在桌上。 因为我没有坚毅的下巴,所以我左手托着腮,右手手指头转动着笔, 构思该如何下笔。
突然“砰”的一声,我撑在桌上的左手肘跟着一滑,我吓了一跳。 原来是那个女孩冲撞到我的桌角,使桌子顺时针转了10度左右, 而桌上的咖啡杯和汤匙也因碰撞而铿铿锵锵。 她却只是转头看我一眼,并没有停下脚步,又迅速转身离去。 拉开店门时,门把上挂着的三个小铃铛,紧张地摇晃,互相碰撞。 “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的视线跟在她身后,感觉她好像在草原上被狮子追逐的羚羊。 她停在亮着红灯的斑马线上,眼睛紧盯着马路对面,显得焦急而不安。 绿灯亮了以后,她快步向前,冲到马路对面,再往右跑了七八步。 然后迅速钻进停在路旁的一辆红色车子。 车子动了,她开走了。
我收回目光,回到咖啡馆内。 现在只有我和老板两个人,但他并没有因为好奇而停下手边的动作。 甚至连桌子的“砰”、咖啡杯和汤匙的“铿锵”、铃铛的“当当”, 他都置若罔闻。 太冷静了,非常适合当武侠小说中大侠的原型。 相较于他,我显得大惊小怪,不禁哑然失笑。
目光再回到桌上的白纸时,看到白纸的左下方有一滴晕开的咖啡。 拿起笔,在咖啡滴外围,连续画了好几圈同心圆。 圈愈画愈大,使图形看起来像是一个射箭的靶,靶心是咖啡。 再画了几枝箭,由右上方射过来。 为了强调箭势来得又快又猛,在每枝箭的后面,用力画了几条线, 同时嘴里也发出“咻咻”的配乐。
这是我画图时的坏习惯。 小时候上美术课时,老师曾说: “厉害的画家,画风时,会让人听到“呼呼”的声音; 画雨时,会让人听到“哗啦啦”的声音; 而画闪电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捂住耳朵。”
为了让同学们称赞我是厉害的画家,又怕他们的耳朵不好, 听不到我的“画”,于是我在画画时,嘴里总会做些音效。 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于是我画狗时会汪汪,画猫时会喵喵,画鸟时会咕咕咕。 那时我天真地以为,我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画家。
直到有次老师叫我们画“我的母亲”时, 我的嘴里很自然地喊出:‘死囝仔!不读书还看什么电视!’ 结果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走下讲台来到我身边,看了我的画一眼后,说: “孩子,画画这东西是讲天分的,不要太强求。” 我才知道,我不是当画家的料。
扯远了。 把视线拉离画满箭的白纸,移到旁边的深色咖啡杯。 再移到深色的桌子、深色的椅子、坐在椅子上穿深色衬衫的我。 然后抬起头,看着深色的吧台内正在煮咖啡的老板。 我的思绪终于又回到这家咖啡馆。
自从不想当画家后,我就不太会分辨颜色。 只要比棕色脏一点、比紫色暗一点、比黑色浅一点, 对我而言,就叫深色。 我的个性是如果不能把一件事做到最好,那就干脆摆烂。
但现在不是摆烂的时候。 我得想出一男一女的名字,来代表故事中的男女主角。 虽说名字只是方便称呼而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身; 但我还是希望能在故事开始前,给主角们适合的名字以表示尊重。 我的个性是如果不想把一件事摆烂,那就要做到最好。
所以,该叫什么呢? 我抓了抓头,又把视线回到白纸,咖啡滴已经干掉了。 仔细一看,痕迹的形状还满像人的侧面。 正想与那片落叶上的痕迹形状相比对时, 左前方突然传来一阵细微却清脆的“当当”声。 我反射似地抬起头,朝向声音传来的位置。 那个女孩推开店门,又走进来。
“嗨,真对不起。”她说。 我抬起头看着她,一脸疑惑。 她站在我的桌旁,指了指略微歪掉的桌子,然后用双手将它转正。 ‘没关系。’ 桌子又不是我的,你如果撞坏桌子(或是你的骨头),也与我无关。
“咦?你也画画吗?”她歪着头,注视着桌上那张白纸。 ‘随手涂鸦而已。’我有点不好意思。 “嗯……”她似乎很仔细研究这张“画”,端详了一会后,说: “我可以坐下吗?” ‘喔?’我楞了一下,‘请坐。’ “站着看图很累。”她微微一笑,坐了下来,在我斜对面的椅子。 她拿起白纸,靠近眼前,然后就不动了。
“你一定不是学画画的。” 等了几分钟后,她终于开口说话,但眼睛没离开白纸。 我感觉被小小嘲笑了一下,脸上一红。
“这张图几乎没有画画的感觉,只是由很多杂乱的线条组成而已。” ‘喔。’我含糊地应一声。 “而且也没有半点绘画技巧。” 是啊是啊,我又不懂画画。 “构图很糟,完全没有主题。” 是怎样!不可以吗? “画画怎能这样呢?”她摇摇头,“唉,可惜了这张白纸。” 还没说够吗?小姐。
我把公事包的拉链拉上,左手提起公事包,打算起身走人。 “你刚刚的思绪一定很乱。” 她没有察觉到我的动作,仍然看着白纸。 ‘嗯,我刚刚在想事情。’ 我有点佩服她的敏锐,便回答她。 “你一定还没想出答案吧?” ‘没错。你怎么知道?’ “因为这张图虽然画了很多枝箭,却没有一枝箭插在靶心上。” 她的眼睛终于离开白纸,看了我一眼。
我松开提着公事包的左手,也看了看她。 “你学的东西是科学吧?”她把白纸放在桌上,问我。 ‘我学的是工程,应该可以算是科学吧。’ “嗯。我果然没猜错。” ‘为什么这么猜?’ “你看,”她指着白纸上很多同心圆所构成的靶,说: “这些圆形的感觉不是画,而是一种单纯的几何图形。” 她移动手指,指着几枝箭,“还有这些菱形的箭头也是。”
我顺着她的手指,看了看那些图形,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你应该很习惯常画些三角形、方形、圆形之类的东西。” 她看了看我,然后点点头,透露出一股自信。 “但是这些图形并没有表达出你的“感觉”,它们只是帮助你了解或 思考东西时的工具而已。这好像是学科学的人常会有的习惯。” ‘喔。’ 我再仔细看着白纸,觉得她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不过这些线条我不太懂。”她指着箭后面的线,又说: “这些线条很有力道,是整张图最有趣的地方。但是,代表什么呢?” ‘你猜猜看啊。’我不好意思告诉她,那是“咻咻”的声音。 “我猜不出来。只是好像可以听到羽箭破空的声音。” ‘真的吗?’我突然有点激动。 老师,你骗我!我应该有天分成为画家的。
“怎么了?”她似乎很好奇。 ‘没事。你能听到声音真好。’ 虽然我还是不太相信她真能听到咻咻的声音, 但我已经开始觉得这个女孩很可爱。 我的个性是只要女孩子相信我,就会觉得她可爱。
“可以借我一张白纸吗?”她笑了笑,“我想画画。” 我立刻从公事包拿出一张纸给她。 她起身到她的桌子上拿铅笔,再回到我的斜对面坐着。 然后她低下头,很专心地画图,不再说话。 我发觉当她开始专注时,她周遭的空气便散发一种宁静的味道。 仿佛所有的声音都睡着了。
咖啡馆内变得很安静,只听见铅笔磨擦白纸时, 发出细细碎碎的窸窸窣窣声。 偶尔夹杂着她用手指或手掌晕开铅笔线条的声音。 于是我静静地看着她作画,不想发出声音以免干扰她。
“好了。” 她放下笔,抬起头说。 ‘可以让我看吗?’我问。 “当然可以。”她将白纸转了180度,轻轻推到我面前,“请指教。” ‘不敢当。我不懂画,只是想看看。’ “画是一种美,不是用来懂的,而是用来欣赏的。” 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哲学味道,隐隐含着一层道理。 我的个性是只要觉得女孩子可爱,就会相信她的话有道理。
这张铅笔画的构图很简单。 左边有一个正在行走的男子,沿路上有几棵树,三片落叶在空中飞舞。 男子的头发略显凌乱,左脚下踩了片落叶。 天空画了几条弧线,还有用手晕开铅笔线条的痕迹。 凝视一会后,我感到一丝凉意,那是刚刚走进这家咖啡馆前, 在路上被秋风拂过脸庞的感觉。 我不禁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怎么了?”她问。 ‘没什么。’我张开眼睛,‘感觉有股凉意。’ “凉?” ‘是啊。好像凉风吹过。’ “真的吗?”她好像也有点激动。 ‘怎么了?’这次轮到我好奇了。
“以前教我画画的老师曾说过……”她的声音带点兴奋, “厉害的画家,画风时,会让人感觉一股被风吹过的凉意; 画雨时,会让人觉得好像淋了雨,全身湿答答的; 而画闪电时,会让人瞬间全身发麻,好像被电到一样。”
啊?怎么跟我老师说的不一样? 我老师说的厉害画家和她老师说的厉害画家,哪一种比较厉害呢? 或者说,我的老师和她的老师,到底谁说得对?
“我可以听到“呼呼”的声音。” 老板突然出现在我们旁边,说了一句。 我和她同时转过头去,发现他也在看图。 正想问他为什么可以听到风声时,她却先开口问: “喜欢吗?” “嗯。”老板点点头,“5杯。” “7杯如何?”她说。 “那就6杯吧。”老板说。 “OK。”她也点点头。 然后老板便拿起那张图,走回吧台。
‘这……’我一时语塞。 因为我不知道该问他或她?也不知道要先问什么问题? 她又将目光放在那张万箭穿心图,我顿时觉得很糗。 ‘这张是随便画的,见不得人。’我赶紧把图收进公事包里。 “不会呀。图画有时跟亲人或爱人一样,即使再怎么不起眼,总是会 让某些人有特别的感觉。” ‘嗯?’
“比方说,像你长这样……” ‘请问,’我打断她的话,‘“长这样”是什么意思?’ “这是比喻而已。”她笑了笑,“也就是说,在别人眼中,你很平凡; 但你的亲人或爱人看到你,就会比一般人多了很多特别的感觉。” ‘喔。’我将万箭穿心图拿出,‘所以你是这张图的亲人?’ “可能吧。”她又笑了笑,“对我的画而言,你也是亲人呀。”
她笑声未歇,瞥见桌上那片落叶,将它拿起后说: “我刚刚正伤脑筋该如何画叶子的一生呢。” ‘是吗?’ “有的叶子是干枯后掉落;但有的会被风吹落,让风帮它画出生命中 最后的轨迹。” ‘喔。’我开始听不懂了。 “我很好奇,如果叶子最后的归宿是鞋底的话,它会有怎样的感慨。” ‘大概会觉得是命运的安排吧。’ “不。”她笑得很开心,“是命运的捉弄。” 我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那片落叶,还有上面的痕迹。
“你常来这里吗?”她又问我。 ‘两、三天来一次吧,已经来了八、九次。我每次来都会看到你。’ “是吗?”她拿起笔,轻轻咬着,似乎正在努力回想。 “真抱歉。”她摇摇头,“我不记得看过你。” ‘没关系。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人,通常不会看到路旁的蚂蚁。’
她笑了一下,拿下咬在口中的笔,说: “不是这样的。我只是不太会认人的脸。” 她右手拿着笔,朝向我的胸口,在空中挥洒几笔。 ‘你在做什么?’ “试着记住你。”她笑了笑。 我下意识低头看了看,并没有发现胸前有任何异样。
“对了,你以后还会常来这里吗?” ‘应该会吧。’ “怎么回答得不干脆呢?丝毫没有学科学的人应该有的霸气。” ‘好。我会常来。’我问她:‘那你呢?会不会常来这里?’ “应该会吧。” ‘你也回答得不干脆喔。’ “我不需要霸气呀。”她笑了笑,“我是学艺术的,请指教。”
她回到她的座位,收拾起她的簿子和画笔,神情显得极为轻松。 经过我身旁时,她说:“我先走了。” ‘嗯。’ 她要拉开店门走出去时,转过头朝我挥挥手说: “Bye-Bye,学科学的人。” 我也朝她点点头表示回应。
门把上铃铛的当当声快要停止时,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她是学艺术的,我是学科学的。 艺术?科学? 我终于想到合适的名字了。
拿起笔,在我的万箭穿心图上再画一枝箭,直接命中靶心。
访问数: 相关: 亦恕与珂雪(十二)亦恕与珂雪(十一)亦恕与珂雪(十)亦恕与珂雪(九)亦恕与珂雪(八)亦恕与珂雪(七)亦恕与珂雪(六)亦恕与珂雪(五)亦恕与珂雪(四)亦恕与珂雪(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