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相关

理科相关
统计学
物理学
工业设计
交通
土建水利学
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
通信学
化工

本类阅读TOP10

·重视农业科技 发展农村经济
·开发垃圾发电技术 实现热电持续发展
·关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浅谈保护天然林资源必须抓好几项工作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未来20年中国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分布式能源及相关技术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论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我国小氮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一、我国小氮肥行业存在的问题

  1.产品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氮肥产品是一种很独特的产品,其成本构成中,70%~80%是煤电成本。近几年来,由于煤、电、人员工资的大幅度上扬,以及小氮肥行业本身能耗比较高,所以不仅小氮肥企业生产成本比较高,而且从整体趋势上看,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998年全国小尿素平均完全成本为1229.35元/吨,全国大部分碳铵成本均在370元/吨至420元/吨之间,高于目前国际市场价格,也高于国内部分中型和大型氮肥企业的成本。

  2.市场需求不旺,价格持续疲软

  由于国内生产能力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供应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同期农产品价格萎靡,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对氮肥的需求明显趋软,氮肥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初步呈现。因此,自1996年以后,化肥积压滞销严重,化肥价格持续疲软。在1996年,尿素零售价每吨一般在2200元到2400元,而到1998年则跌低到1800元/吨。至于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则跌得更低,有的企业每吨尿素出厂价仅为1300元左右,已经降至成本线以下。1997年以后,价格下跌趋势虽已明显减缓,但由于化肥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消费商品,其销售也理所当然地呈现出淡季、旺季交替非常明显的态势,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在淡季和旺季之间差别很大,有时1吨尿素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要相差几百元,价格极其不稳定,波动很大。

  3.氮肥库存积压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大量进口和国内生产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相对疲软,氮肥市场已呈现买方市场态势,市场销售极其不景气。因此,全国总的氮肥库存量在不断增加,1997年以后,其库存量虽呈相对波动型减少趋势,但总体库存水平仍然不低,约占氮肥产量的10%~15%;而且,这种情况还是在大量小氮肥企业关闭、停产、限产的情况下才暂时出现的。因此,库存形势不容乐观。

  4.企业数目不断减少,开工状况极不理想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大量小氮肥企业难以为继,小氮肥企业数目急剧减少,至1998年底仅剩834个。而且在现存的企业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开工不足,一些企业仍处于半停产状态。从1997年1月到1999年3月这段时间内,不仅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而且还在不断走低,开工状况很不理想,到1999年1月,开工率达到历史最低,仅为57.88%。

  5.效益状况极不稳定

  1992年以后,由于氮肥销售市场的逐渐放开和氮肥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有不少企业被迫退出竞争,因此市场供给和价格波动更加频繁。而与此同时成本却高居不下,所以就整个行业而言,不仅效益不甚理想,而且非常不稳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并且波动幅度还非常大。

  6.企业规模大小,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小氮肥企业起步是从年产200吨合成氨开始的,经过40余年的发展,虽然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有了很大幅度的扩展,但企业总体规模还是太小,到1997年平均合成氨产量也不过2.08万吨/年。据统计,1998年全国小氮肥企业共有828家,其中合成氨生产能力大于4.0~4.5万吨/年的厂家有200个;生产能力大于2.0~2.5万吨/年的厂家约有350个;生产能力小于2.0万吨/年的仍然为数不少。虽然有250个左右企业进入了大中型企业的行列,但从全行业来看,规模小的企业还是占多数,即使是进入了大中型企业行列的企业,其规模也还是偏小。

  7.装备条件差,能耗高,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

  我国小氮肥企业多数以煤为原料,小规模的煤气化技术,国际国内无可借鉴,能耗高,装备条件、技术水平较差,尿素装置虽投产较晚,由于原材料、技术全部国产化,在当时来讲,虽建设成本低、见效快,但绝大多数仍是使用国际上早已淘汰了的水溶液全循环工艺,不仅污染严重,而且效率极低,所以我国小氮肥行业普遍能耗水平过高。小型氮肥企业主要以煤为原料,能耗均高于66.88百万千焦,高出国外先进水平1倍多。以天然气、成品油和煤炭为原料的尿素装置能耗比国外分别高20%、25%、75%。另外,小氮肥企业在扩大生产能力时,由于地方劳动力比较便宜,忽视了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

  8.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小氮肥行业虽然其氮肥生产量已占整个氮肥生产的半壁江山,总体规模已非常可观。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产品品种结构很不合理,具体来讲,一是高浓度尿素产量比重低,低浓度碳铵产量比重高;二是肥料成分单一,复混或复合肥、专用肥产量低;三是产品功能单一,仅局限于增加土壤肥力,没能将除草、杀虫等多种功能结合起来。

  9.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我国小氮肥企业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相比,本来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就非常紧缺,难以满足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小氮肥企业地处乡镇,有的甚至是在农村,经济实力并不强大,本身就不具备吸引人才的条件。所以从总体上讲,人才是小氮肥企业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小氮肥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小氮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相当落后,根本就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来指导管理实践。企业管理主要靠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人治色彩比较浓,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有些企业虽然也制定一些管理规范,但执行得相当差,有时甚至成了领导为我所用的挡箭牌,所以从管理上往往是即兴式的,缺乏系统的规范,显得紊乱而无序。

  10.农化服务水平低

  在传统体制下,企业只管生产就行了,根本不用考虑服务和产品的适应性,农民施肥也多凭经验而行,因此我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0%,发达国家高达70%。

  二、世界氮肥行业发展趋势

  1.世界氮肥生产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氮肥生产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直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氮肥产量首次超过发达国家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产量稳步增长,发达国家的产量却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氮肥生产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日本,本国氮肥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由于化肥工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于是日本就逐渐缩减国内生产,将其生产基地转向国外。

  2.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氮肥生产明显趋于大型化、集中化的趋势,如美国仅有50多家氮肥厂,每厂平均生产能力为32万吨;俄罗斯有36家氮肥厂,平均每厂生产能力为40万吨;印度约有40家合成氨厂,每厂生产能力为40万吨。而我国的小氮肥平均每厂只有2万吨/年合成氨的生产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3.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为了能维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氮肥生产这一高污染行业,控制和要求就更为严格。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要进行科学的治理和严格的控制,实行达标排放,以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开发新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因施肥不当和利用率低而对土壤造成的伤害。

  4.高度重视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进步

  为了满足降低生产成本、控制污染的要求,未来氮肥生产技术和设备均朝着低能耗、重环境治理、操作方便、安全度高、易于监控、装置负荷、运转率高、连续运转周期长的方向发展。

  5.品种多样化、高度化和复杂化

  国际发展趋势是新产品不断产生,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而且氮肥加工品种主要是以高浓度的复混肥、尿素和硝氨为主,或者直接是液氨肥,品种复合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6.高度重视农化服务

  未来农业化服务必将成为发展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几乎所有土地都是按土质配方施肥。目前,美国大约有235家专业农化实验室(其中私人性的200家,大学35家),可为农民提供高效的测土服务及根据测土结果提供肥料配方;另有分布于全美各地的数千家化肥分销商和零售商,这些分销商和零售商负责取土送往农化实验室,然后根据测土配方,加工复混肥提供给农户并提供施肥服务,他们既经营,又生产和服务,三位一体。

  三、我国小氮肥行业发展对策

  1.高度重视营销工作

  随着我国化肥经营的放开和大量化肥进口的竞争,生产已初步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迹象。此时,氮肥企业必须为自己的产品出路着想。因此为适应这种转变,小氮肥企业必须在经营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彻底从生产观念转变到经营观念,充分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需求,研究竞争对手状况,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根据不同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来开展市场竞争,从而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强化内部管理

  小氮肥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二是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来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努力避免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二是要努力做好企业的标准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职工教育以及管理规范的制定和修改等基础工作,为实施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创造条件。三是要大力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以“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方法,以不断提高管理效益,增加管理的科学性。四是要强化系统管理,弱化个人行为对整个管理活动的影响力,尤其是管理决策中,必须严格遵循管理规章和决策程序,努力避免决策的个人意识,以减少主观色彩,避免决策的失误。五是要重点抓好成本管理和 人事管理。成本管理和人事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成本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好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人事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管理得好可以避免企业内部无谓的内耗;所以把这两部分抓好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3.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力争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

  紧跟世界氮肥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寻求技术突破,从而带动整体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无论技术引进,还是技术改造,都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一个重要的高度来考虑,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促进技术进步;三是要突出技术的节能性,通过大幅度降低能耗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四是要突出技术上的安全性,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扩大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小氮肥企业要力争把规模做大,具体而言,可以有四种选择:一是实行联合,组建企业集团,以某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为核心,联合几个企业,争取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的方式,增强联合体的综合实力;二是采取兼并,某个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兼并一个或几个企业,从而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的企业;三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建,以扩张自己的实力;四是通过挖潜、改造方式,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之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5.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

  必须增加高浓度氮肥,如尿素、硝氨和复混肥比重,尤其是要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而专门生产的各种专用肥,从而实现优化产品结构。同时,未来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品牌已取代产品本身而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注重对品牌资产进行投资,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品牌。
 

作者:不详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