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应用文论文写作
->
理工科
->
理科相关
->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理科相关
理科相关
统计学
物理学
工业设计
交通
土建水利学
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
通信学
化工
本类阅读TOP10
·
重视农业科技 发展农村经济
·
开发垃圾发电技术 实现热电持续发展
·
关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
浅谈保护天然林资源必须抓好几项工作
·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未来20年中国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分布式能源及相关技术
·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论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
→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
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
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
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
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
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
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
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
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CPA行业
管理学
战略竞争
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
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
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
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
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
经济学
中国经济
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
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
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
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
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
企业文化
文化类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
美学
音乐
影视
艺术理论
社会学
伦理道德
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
农村研究
教育学
历史学
教育学
国学
理工科
理科相关
统计学
物理学
工业设计
交通
土建水利学
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
通信学
化工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
电子商务
文学
外国语
人物研究
哲学
哲学相关
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逻辑学
政治
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法律
行政法
法学理论
司法制度
经济法
民法
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其他
文秘
公务员考试
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
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
教育教学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
:未知
来源
: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
: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摘要 介绍了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特点,乡镇工业污染源及其主要环境问题,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对策要点。讨论了乡镇企业与环境保护之间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方向、道路、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污染对策。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乡镇企业的环境问题是由乡镇企业发展引起的,无论研究其环境问题还是环境对策,都必需对其发展概况及特点有一个较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1.1 概况
“乡镇企业是包含着不同水平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多种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乡镇以下(含乡镇)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它们各自具有不可取代的经济作用和意义。”[1]
在发展乡镇企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和有关领导讲话中,始终贯穿一个基本的估计、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个基本的原则、一个基本的方针。
一个基本的估计是:我们找到了解决(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振兴农村经济的路子,就是发展乡镇经济。这是具有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和路子。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
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要健康发展。
一个基本的方针是:积极扶植,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搞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乡镇企业,帮助它健康发展。帮助它健康发展包括解决污染的问题”。[2]
乡镇企业的崛起,在解决农民问题、就业问题、脱贫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污染过于集中问题、国家财政来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及效应,已为国内外所瞩目;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也为国内外所瞩目。
1.2 特点
1978年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1978年-1991年,我国经济体制由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10月提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全面的变革。
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装备、原料和产品销售都是由农民自己通过市场解决的,因而它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其市场经济的性质。乡镇企业在1983-1989年期间,产值增长高达25%以上;1989-1991年经过经济整顿,产值增长速度降至12%-15%;1992年初以来,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值增长速度达20%以上。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它诞生于20世纪的末期,未能赶上国际工业化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起点很低,从总体上相对十分落后,以上取得的巨大贡献是相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的,也包括资源、环境与生态损害在内。乡镇企业目前的总体水平约在30、40年代水平,部分达到50、60年代水平,也有极少数已达到70、80年代水平,边远山区的土法炼汞、铅、锌、硫、焦等还十分原始落后,技术进步对乡镇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全国平均为27.6%,苏、浙、闽、粤、鲁等省超过30%,京、沪、津、晋、辽、吉、赣、云等省、直辖市处在20%-30%之间;其它诸省(自治区)均<20%,有几个省(自治区)还出现了负值。
据1988年统计(下同),中国乡镇企业是分别由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及商业、饮食业构成,而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到70%以上,是主要组成都分,也是主要环境污染源。
中国乡镇工业数量巨大,已超过700万家,占全国工业(含乡镇工业,下同)企业数的94.8%;乡镇工业人数已超过5000多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人数的88.2%;乡镇工业总产值已超过32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3.3%。
乡镇工业产值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部倾斜,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占到74.1%,中部地区占18.9%,而西部地区才占7%。
乡镇工业产值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速超高速发展。1978年前<10%,1978-1983年为14.5%,1984-1988年为35.1%,1989-1991年为12%-15%,1992年以来又超过20%。即使1991年至2000年按14%的速率发展下去,2000年乡镇工业产值将高达2.24万亿元!如以24%的速率发展下去,乡镇工业产值将高达5.6万亿元!乡镇企业超常高速发展将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资源、环境、生态参见表 l)。
从表1可见,文献[3]预测结果大大偏低,1989年实绩已接近2000年的高方案预测值,如果采用文献预测就会大大地低估了乡镇工业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就会从战略上放松了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2. 乡镇工业污染源及其主要环境问题
2.1 乡镇工业“三废”排放状况预测
乡镇工业“三废”排放状况预测见表2。
从表2可见:①乡镇工业2000年预测“三废”排放量是巨大的;②与1985年全国工业相比,相对低速方案(10%-14%)的“三废”排放量已占到
表1 2000年乡镇 工业产值预测对比(亿元)
作者:不详
相关文章
:
相关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