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德国文化界人材辈出,几近是「天才的时代」。文学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1832)、美学教育家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诗人荷德林(Friedrich Hoelderlin, 1770--1843)、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神学家施莱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竟生在同一个时期,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也躬逢其盛,热闹非凡。 来到位于莱茵河畔的波昂(Bonn),我无兴趣了解作为临时首都的波昂,而是想知道更多在此出生的「乐圣」贝多芬,以及德国研究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学术重镇波昂大学(Rheinische Friedrich-Wihelms-Universitaet)。提到波昂大学,我很快就联想到马克思还曾是这里的一名学生、神学家巴特在这间大学任教期间因为不高呼希特勒领袖被纳粹开除教席、传说拿破仑攻占到波昂时,曾命令将大学建筑上一尊圣母马莉亚的像拆下,结果是马车的绳子断开....等等。波昂是一个美丽且优静的都市,虽贵为德国行政中心和各国使节官邸,却没有燥杂和庸俗,人们都习惯以脚踏车代步,一可以运动,二可以避免空气污染,马路上还特别辟有脚车专用道路,给予不同阶层的人相同的尊重。我期待著,若有机会来德国做学术研究,波昂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地方。 就近于市聚广场可以清楚遥望到一座建于十二世纪的罗马式教堂(Minster),不远之处有一幢建筑的前面旷场,树立著一座高大的贝多芬铜像,从这座铜像可以想见贝多芬面貌黧黑、身材宽厚短小、头发乱如蓬草、鼻小而圆、手握笔、露出炯炯有力的眼神。座落在波昂街二十号的贝多芬故居(Beethovenhaus),是贝多芬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所。这幢建筑物早在1889 年就被定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贝多芬博物馆,馆内陈列著包括由维也那专家专为贝多芬耳疾而设计制造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