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

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
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
证券投资

本类阅读TOP10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课题报告-分报告一)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课题报告-分报告二)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课题报告-分报告三)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与金融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上)
·香港股票市场
·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2]
·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情况调查
·略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香港股票市场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股票市场十分活跃。本文一般地介绍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沿革、股票种类、股票价格指数及影响股票价格升降的诸因素等,以便读者对香港股票市场有个概括的了解。

   在香港,股票是千千万万市民和企业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市民议论股票,是因为股票市价的每一个点数的升跌,都意味着获益或亏损;企业家关心股票,是因为自己公司上市股票市价的升跌,意味着公司信誉的升降,即意味着公司向社会筹措资金是看好还是看淡。为此,香港几家电视台、电台,每日几次报道股票市场情况。通常,早上一开始,即回顾昨天的股市交易情况:中午报道当天正在进行的交易情况和趋势;晚间新闻中,对当天的股票交易做一全面的总结,并介绍世界几个大股票市场的交易情况。

     另外,十几份中英文报纸每天都用几个版面报道股票消息。

    下面,就香港的股票市场作简要的介绍。

    股票(Stock或Share)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股权,并作为分配股息、红利和剩余财产依据的有价证券。

    发行股票是公司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香港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 (BritishEastIndiaCampang)。该公司最初是以航海业为主,每次航海终了就进行清算,将各出资人所出的资本及该航次的利润一并付还给出资人。以后发展到四航次清算一次,制度上也逐渐由个别企业制迈进到合资企业制。所以,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即“盈利共享,风险共担,亏损或清偿以出资为限”,就在那时奠定了基础。

  现代的企业或财团所筹措的巨额资金,都是通过发行股票所取得的,一般能筹措到几千万元,有的甚至能筹措几亿元之巨。

  公司为筹措资金所发行的股票一般有两种:普通股(CommonShares或OrdinaryShares)和优先股(PreferentialShares)。两者的权益不同。

  普通股:是公司股本(SharesCapital)的主要部分,是公司资本的骨干,也是证券市场买卖的主要对象。普通股主要权益一般为:1.可参加股东大会并投票表决,2。领取相应的股利;3.公司解散时,参加公司资产的分配;4.公司增加股本时,可按持有股票的数额优先认购新股。普通股股东的责任只限于本身所拥有的股份,而不必为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它的股息,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公司业绩好,并派发了优先股股息和债券利息后仍有盈余,就派发普通股股息。因此公司业绩的好坏是做长期投资人士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优先股:公司配给股东使他们拥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这些优先权在于:优先享受红利分配:优先参与公司解散时资产的分配(在公司面临破产时);优先认购公司的新股等。优先股的股息一般是事先订明的,不论盈利多少。而在公司没有面临破产时(实际上也很少),优先股其性质更接近公司债券。有的公司优先股是累积的,即当年公司因业绩不佳而不派息时,在次年可按固定股息一并派给。而非累积优先股则不享受此种好处。

  在股票买卖中,我们还会看到同一种股票分为A或B两类,A股面值较大,B股只占A股的十分之一左右。一般A股上市买卖,B股用于控制公司管理权。象目前太古洋行、联邦地产就是A、B股票同时上市。

  按照香港的公司法例,只有公共公司(PublicCompang)才能上市发行股票,而上市公司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香港的法律,基本上沿袭英国的法律,所以香港的公司法对股票交易的规定,也近似于英国。

  进行股票买卖的场所,叫股票市场(StockMarket);经营股票交易的组织,叫证券交易所(StockExchange)。香港的股票交易,最早有记载的在1866年,但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规模都不大。其演变过程大致为:1947年3月,由战前两所证券交交易所合并成立的香港证卷交易所开业;1969年12月,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1971年3月,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1月,九龙证券交易所开业。至此,达到香港证券股票交易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香港股票市场呈现一派轰轰烈烈景象,许多公司纷纷入市,股票成交额日日突破,股价上升。按1982年股票市值计算,排到世界第八位,在亚洲位于东京之后,屈居第二。随后在1974年,香港政府通过法令,限制再成立新的交易所,并规定:“凡设立非认可之股票市场者和不在认可之证券交易所经营证券业务者,皆属违法。”当时,四家交易所同时开业,但各交易所规则各异,在市场国际化方面,以及与政府和各界沟通方面,有很多困难。因而到了1980年,香港政府通过了合并四家交易所的法案,成立了新的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联合交易所)。新交易所位于中环的干诺道中交易广场上,1986年4月1日正式开张营业。

  新开张的联合交易所,有1500个交易座位,交易大厅2300平方米,有600多间经纪行的1000多个经纪人出场交易。尽管人头涌涌,但由于采用现代化电脑操作,电视屏幕显示,电话联络,所以并不显得一分拥挤和吵闹。现在共有255家公司上市,交易着388种股票证券,加之采用现代化的交易手段,使香港的股票交易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按交易规模,上市公司数和成交额来说,现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名列世界第四位。发行股票公司获准上市后,股票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了。香港每天的各种证券交易活动不计其数,每次交易动辄几十方、上百万港元,且价格干变万化,令人眼花撩乱。那么,怎样综观和计算各种股票的价格及其变动呢?首先,涉及了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

 (厅中上方为交易用电视屏幕,身穿红马甲的是经纪人。每个经纪人柜前有个用络电观终端,显示交易情况;另有两部电话机,一部联接外界,供与投资者联络,一部供大厅内与各经纪人买卖股票联络用。)各国、各地区证券交易所使用不同的指数:伦敦使用的是金融时报指数;纽约使用的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东京使用的是杜·琼斯指数;新加坡使用的是海峡时报指数;香港则使用恒生指数(简称“恒指”)和香港指数。

  恒生指数是衡量香港股市好环的主要标准。

  它是由恒生银行有限公司1964年7月31日创立的。产生过程为:选出列入指数计算过程的主要股票,称之为:“成份股”;断定各成份股的相对重要性;把成份股有关数据结合或平均起来。

  选入的成份股必须具有代表性,其代表性就是:这些公司为股票价值构成整个股市所有股票公司总值的绝大部分,它们的动向能形成所有瞪票活动的趋势,它们的升跌能带来整个股价水平的升跌。所以成份股多为规模很大的公司股票。

  当时选作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有33种股票,它们是:恒生银行、汇丰银行、怡和证券、中华电力、隧道公司、电灯公司、电话公司、中华煤气、油麻地小轮、九龙汽车、长江实业、置地公司、信托A、新世界发展、新鸿基池产、大昌地产、和记黄浦、怡和、太古洋行A、会德丰A、会德丰船务A、青洲英泥、港机工程、九龙仓、宝光、永安公司、南联、海港企业、大酒么、美丽华、东方货柜、隆丰和华光船业。它们代表了金融、证券、公用事业、地产建筑、综合洋行、酒店、船运仓坞和工商业各类。

  判断各成分股的相对重要性的标准是股票市值,即发行数乘上市价的积,它反映该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指数首先要选定一个基期,做为计算的标准。恒生银行选了1964年7月31日为基日,把这一天的指数定为100,再求出与这个指数相应的成份股基本总市值。把各成份股当日收市价乘以发行股数,再将各乘积相加,即得到这个基本总市值。以此为基准,可以得到以后每天的指数:先将当天各成份股收市价乘以股数,把乘积加总得到当日总市值,以基日总值,除当日总市值,再乘100,就得到当日恒生指数。指数的单位为点(Point)。现在的恒指已达到2792.89点”。指数每天升落幅度不一,有时只有几点升落,有时会高达几十点。如1987年5月7日这天,恒指升幅近80点。

  联合交易所开张前夕,即1986年3月27日,把联合交易所的另一指数定名为“香港指数。”被选中为香港指数成份股的有四十五种。香港指数分为金融、公用、地产、综合企业、工业及酒店六项分类指数。

  金融类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永隆银行、恰和证券和新鸿基公司,比重为21%。

  公用事业类有:中华电灯、香港电灯、中华煤气、电话公司、九龙巴士公司,比重为23%。

  地产类有::长江实业、恒隆、恒基兆业、置地信托A、置地、合和、新昌集团、新世界发展、希慎、新城市、信和置业、新鸿基地产、大昌、华光地产,比重为26%。

  综合企业有:九龙仓、香港电视、和黄、怡和控股、连卡佛A、宝光、太古A、隆丰国际,占比重23.8%。

  工业类有:中华造船、康力投资、青洲英泥、港机工程、南丰纺织、保华、生力啤、南联,比重为27%。

  酒店类有:海港企业、大酒店、美丽华、富豪,比重为3.5%。

  香港指数在选取成份股时,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的:①股份在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②股份市值的大小,③股份过去的财务表现;④上市不少于两年。

  因此,选出的四十五种成份股成交额和市场总值,分别占市场总数86.97%和85·26%。

  香港指数以1986年4月2日为基日,1000点为基日的指数。1987年5月7日香港指数为1801.51。香港指数并没有取代恒生指数,现在的香港电视、电台和报纸每天都同时公布两种指数。

  从两种指数的成份股看,地产股是香港股市的主力,约占七成左右,这和世界其它几个大交易所的情况有所不同。在纽约、伦敦和东京,股市的中坚是工业股。香港的这种情形,是由香港这个特殊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那里人多地少,地价、楼字买卖利润丰厚。1984年,因受香港前途问题困扰,地产市道不景气,地产类股市一落干丈,带动整个股市下跌。到1985年,中英香港前途问题合约草签后,香港前景明朗,人们投资信心恢复,首先地产市道明显好转。因此,当年香港政府几次拍买土地,都以理想价格成交,而大型屋村的楼字买卖,更是出现排队抢购现象,加之当年银行利率降低,更推动了地产股市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股市的兴旺。

  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须先经香港政府核准注册。在联合交易所申请,经认可交纳会费后,其股票方可上市出售。一般的股票面额从1元到10元港市不等。买卖时,常以一千股为一单位,一千股称为“一手”,一手以下的称为“碎股”,经纪人大多不接碎股生意。

  在香港股市的报道中,常见报出四种价,即开市价、收市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开市价是每天上午十时开市的价格,收布价是下午三时半收市的价格。其中收市价最为重要,是人们分析股市,绘制图表的依据。收市价都用恒生指数和香港指数同时报出,并有各分类指数,及每日一大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和一种最大成交额股票。如1987年5月7日这天。香港指数1801.51,恒生指数2792,89”。

  十种成交额*多的股*:

股票成交额(港元)股票成交额(港元)

①和记黄浦114,172,707⑥恒隆50,632,725

②长江实业111,662,734⑦九龙仓49,784,706

③大酒店82,266,785⑧新世界发展47,259,840

④香港电灯77,084,516⑨太古洋行A46,349,752

⑤汇丰银行67,527,608⑩置地40,373,41

十种成交股过最多的股票

股票成交股数 股票成交股数

①国银亚洲20,910,000⑥信和置业11,136,000

②爱美高实业19,591,000⑦汇丰银行8,599,041

③汇丰银行股权14,342,139⑧希慎兴业8,275,000

④爱美高W9013,303,500⑨丽新制衣7,514,000

⑤宝秘矿油11,750000⑩置地6,698,087

  公司的股票以面额发行后,经过一段时间,价格会和面值背离,并且有时背离到今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既可能一夜腾飞,也会在骤然间一跌千丈。引起股价升跌的原因有哪些呢?或者说,股价升跌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尽管股票也有价格,并按一定的价格进行买卖,但并不能用一般商品的价格理论来解释。购买股票时所付出的价钱,是以对其未来收益的预测为根据的,因为股票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买股票时的心理,就犹如我们评选“十佳”,不仅要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其它大多数人的看法。并且股价和一般商品价格截然不同,一般商品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升,别的行业的资金转到这种供不应求的商品上来:而当供大子求时,价格便会下跌。但在股票市场上,却是当某种股票价格处于上升的趋势时,股价越涨,买进的人反而越多,反之,股价暴跌时,人们又争相抛售。

  在研究和解释股价的决定因素方面,目前有许多流派,众说纷坛,可谓从太阳黑子,到潮汐的变化都联系上了。然中肯者,却又寥寥无几。是不是股票价格的变动就完全无章可循呢?这里,先撇开人为的因素不说,有这样一些实际的经济现象,对股价的升跌起着明显的影响作用。

  在影响股价的各种经济现象中,较明显的因素是,当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好时,或者说整个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普遍良好的时候,股价上升,因为公司的盈利情况好,自然派发的股息就多,股票买到手后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用术语说就是“共同盈利”(CorporateProfits)高时,股价会上升。

  除此之外,尚有利息。人们选择某家公司的股票为投资对象时,根据对其未来盈利的预测,并取决于盈利的贴现率(Discountrate)。贴现率是票据未到期或盈利未收成时,打折扣换算成现值的比率。一家公司的股票价值之所以取决于其盈利的贴现率,是因为这种贴现率实际上和银行对票据的贴现利率一样,盈利收成期离现在时间越长,贴现率越高,未来盈利的现有价值就越低。银行利率的高低,是根据银行资本的供求情况规定的。银根紧时,银行便提高利率,以吸引存款,收缩信贷;反之,银行则降低利率,以鼓励信贷。所以利率在香港股票市场是个十分敏感的因素,其升降常在股市中掀起波涛。利率一升,香港股市上那些以股票做抵押贷款再买股票的“子子展客”,马上就会抛弃手中的股票,因为在高利率时,获得的股息还不及付出的利息多;而利率一降,则就有大量的的资金涌入股市,推动股市向好。在这里,银行利率做为金融调节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

  市价盈利率(PriceEarningRatio),简称市盈率**也是衡量股票价格的一种工具。市盈率由每股一年盈利除股票市价得出:

 市盈率= 每股市价 
  ----------- 
  每股盈利 

当某股票市价6元,一年的盈利是1元,则市盈率为6。

  某种股票市盈率高出平均市盈率时,投资者就会抛出,反之,对此种股票将大量买进。但是,以市盈率做判断时,要从企业的经常性盈利和非经常性盈利来综合考虑。因为香港股市中,最活跃的是地产股,而地产股靠出售楼字住宅盈利,而出售的物业数量并非每年都是均衡的。另外,以当年的市盈率来做判断也不准确,通常使用过去几年的平均市盈率,如选取过去三年的市盈率,并和当年的平均市盈率结合起来作为参考的标准。

  除了以上各种经济现象以外,股票市场还是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的镜子和晴雨表。这个镜子反映社会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各种有关的消息都会引起股市的波动。导致波动的原因,证券市场上的术语叫做“消息”,会引起股价上涨的消息,叫做“利多消息”;而引起股价下跌的消息,叫“利空消息”;影响个别股票的消息,叫“个别消息”;影响整个股市的消息,称为“一般消息”。

  从消息影响股价来说,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人为的,真真假假,形形色色,但大致可划分为经济内和经济外的因素。如经济内的变动因素有:

1.景气:世界经济、生产、物价、国际收支、企业收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2.政策:生产、物价、金融、财政、贸易、租税。

3.经济结构:所得结构、储蓄倾向、物价结构、生产结构、设备投资、成长率、技术革新。

经济外的因素有:政治、外交、战争、天灾等。

  以上各种叫“消息”会给股市带来直接的影响。如某一股票出现利好消息,用不多久,这种股票市价就会直线上升,甚至可达到“有入无出”的抢购程度。反过来,“利空消息”则会引起股价急速下跌,掀起抛售的恐慌浪潮。

  有些消息是某些大户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制造的假消息,如为把手中的股票清货,便放出一个利好消息;或者为了吃掉对方的股票,而故意放出坏消息,以便趁低入货。在香港股市上,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受外来的影响很大。如邻国政治的变化、美英政治首脑的更选,中东的和战状态等,都会造成股市的大起大落。

  香港股市往往在大起大落,升中有降,降中暗升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下迁回上升。正是由于股价的大起大落,才成为人们趋之若骛的买卖对象。在买卖股票时,除了需参考股价指数、市盈率等因素外,人们最主要关心的是投资能带来多少收益。在股市上,常用投资盈利率来表示。盈利率是根据资产市值的变化和有关期间所收到的利益,如利息、股息、权利及其它来考虑的。这种盈利率是采用连续复算盈利率表示的,即某项投资年终价值对年初价值之比的自然对数。如某项投资为100元,一年后增加到110元,自然对数为0.09531,复算盈利率为9.531%。但若半年就增值10元,复算年盈利率增加1倍。反之,两年才增加10元,年盈利率就减少一半。

  投资股票,比投资别的事业,所冒的风险更大。股票市场千变万化,倾刻千万财产就可化为乌有。所以投资股票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根据个人的财力来安排。明智的做法是把多余的资金投入股市,即使失败,也不致倾家荡产。如以闲置资金入市,根据这批资金闲置时间的长短,来决定采用长线投资中线投资,还是短线投资。

  长线投资:买进股票后不马上出手,起码持有半年以上,以便享受优厚的股东权益。这种投资方式,是不管股市风云翻滚,不追随股市的大起大落,不求急功近利,而追求的是公司的派息,可形容为“任凭风浪趄,稳坐钓鱼船”。做长线投资,最重要的是对公司的深入了解,了确现状和未来发展,公司结构、经营方针、派息率和市价盈利率等。香港的上市公司一般每年派息两次,一次在财政年度的中期,叫中期息;一次在末期,叫末期息。派息率是市价除年息所得的百分比。若一只股票市价3.5元,一年派息共0.2元,派息率为5.71%。另外还要考虑的是盈利股息比率,即用股息除盈利而得出股息的倍数,如每股盈利16仙,派息8仙,盈利股息比率为二倍。公司一般会保留合理的盈利,以用于公司的再发展,股东也无可非议。若公司保留过多,股东就不免会怀疑董事会为了本身家族私利而侵吞大多数股东的利益,而对公司股票失去信心。这些都是在做长线投资时要考虑的。

  中线投资:把几个月之内不用资金投入市,一般选择中线投资,这种投资风险最小,而在需要资金时,能很快出手收回现金。中线投资,最重要的是选择时机,入货出货若能选准机会,就可达到投资盈利的目的。在中线投资时,除了对公司的了解外,最重要的是参考市价盈利率。如果一个公司几个月内有良好的市价盈利率记录,该公司的股票是中线投资的最佳对象。当然,其他有关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短线投资:也叫短线出击,可以说是股票投资最典型的例子,俗称炒股票。这时,上述各项分析和考虑,均被视作无关紧要,投资者只注意每天的价位升落,买进卖出只是一、两天或几个钟头的事,从不考虑过户。因此,发财也快,转手间财源滚滚,而亏本也是转眼之间,倾刻干金散尽。做这种买卖主要根据的是消息。赶上了好消息,也能赚上几个。但当大户故意放出利好消息,造成假象而盲目跟进时,往往倾家荡产。前几年有一外商挟持大量资金,携带大批智囊,包下一层大酒店,在香港股市兴风作浪,他先捧出一两种股票,用巨资买进,再放出利多消息,使股价升高,促使很多短线投资的散户盲目跟进,等到价位高到一定时候,股票成为热门抢手股时,再如数抛出,然后挟巨额利润而去,留给香港的却是多少人的破产。这便是典型的一例。

  香港股票市场,是在香港这个自由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具有其很强的投机性。但是它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调节资金在各行业之间的投资比重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开放,不无借鉴之处。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