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B 源码 | VC 源码 | ASP源码 | JSP源码 | PHP源码 | CGI源码 | FLASH源码 | 素材模板 | C 源程序 | 站长工具 | 站长教程 |

Linux

数据库
邮件服务
Linux
Win9x/ME
Win2000/NT
WinXP/Server

本类阅读TOP10

·Linux日志管理详解
·创建iptables NAT规则
·使用Linux实现负载均衡
·在局域网中设置Linux时间服务器
·使用Linux建立IP隧道
·漂亮的国产Linux操作系统Open Desktop赏析
·构建Linux局域网
·LINUX系统初始化过程解析
·做个ADSL+Linux软路由器
·Linux下的网关设置

站内搜索

升级Linux系统的硬盘

Linux平台上的应用在增加,这就导致了硬盘空间的紧张,升级Linux系统的硬盘便成了最需要掌握的知识。

为Linux增加硬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硬盘用来存放数据,原有的系统硬盘不变;二是用新的硬盘代替原有的系统,也就是替换原来的系统硬盘。本文将分别说明。

为Linux增加新的数据盘
由于Linux访问硬盘的方式和DOS不同,采用的是可安装目录方式,所以增加一个硬盘和通常在DOS/Windows下采用的方式有些不同,具体分为5步。

1.物理安装:关掉电源,对硬盘进行跳线,并安装新硬盘。这个步骤很简单就不多讲了。开机后BIOS能认识双硬盘就表示成功。根据跳线方式的不同,硬盘对应的设备名称也不同(如下表所示,以IDE硬盘为例):

编号 电缆及跳线位置 设备名

1 ide0的主盘 /dev/had

2 ide0的从盘 /dev/hdb

3 ide1的主盘 /dev/hdc

4 ide1的从盘 /dev/hdd


2.对硬盘进行分区:因为是作为数据盘,所以分成一个区即可。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以 fdisk /dev/hdb(以下以/dev/hdb为例)进入fdisk操作界面。fdisk的常用命令有:删除分区:d;增加分区:n;保存退出:w;激活分区:a;显示分区:p;改变区类型:t;显示帮助信息:m。

3.安装文件系统:由于Linux采用的是ext2文件系统,所以新硬盘需要安装ext2文件系统,输入如下命令:mkfs.ext2 /dev/hdb。

4.建立安装点:在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安装点,以后新的数据盘将安装在此目录下(以data目录为例):

mkdir /data
mount -t ext2 /dev/hdb1 /data

5.修改 /etc/fstab文件,以便在启动时自动安装文件系统。

通过以上的手工方式进行安装,已经可以使用新的硬盘了(也就是/data子目录),输入命令df即可以看到已安装的所有的文件系统的信息。但是,我们还要修改/etc/fstab,以使每次计算机重新启动时自动安装这一新的硬盘。用vi打开这个文件并修改。/etc/fstab文件的第一列是设备位置,第二列是安装点,其他几列照抄即可。

至此,你已经可以使用新的硬盘了。

用新的硬盘升级原来的系统盘
用新的硬盘升级原来的系统盘时,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复制数据。并且在硬盘分区时要考虑到交换分区的设置。

1.关机并安装硬盘。

2.对硬盘进行分区。分区时先参考原有的分区,要求不小于原有的分区设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fdisk新建的分区都是Linux native的,如改成Linux swap格式,则先要输入命令t,再输入Linux swap的编号82。

3.为新硬盘建立安装点,如:/newdisk。

4.将新硬盘安装到刚建立的安装点,如:

mount -t ext2 /dev/hdb2 /newdisk


5.在新的硬盘上建立 /tmp及/proc子目录,并将 /tmp的属性更改为 777,命令如:mkdir /newdisk/tmp; mkdir /newdisk/ proc; chmod 777 /newdisk/tmp。

6. 进入单用户模式,并将原来的数据复制到新的硬盘。

·进入单用户模式:/sbin/telinit 1
·复制子目录:cp -a /var /bin /usr /sbin /boot /newdisk
·复制根目录下的文件:cp -dp /* /.* /newdisk

如果电脑的子目录和上面列出的不一致,请按自己的需求更改,只是需注意最后列出的是新硬盘的安装点。

7.检查/newdisk/etc/fstab是不是合适。要提醒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新硬盘是第二硬盘,设备名是/dev/hdb,但升级后将成为第一主硬盘,所以/newdisk/etc/fstab中列出的应是在第一主硬盘的位置。

8.制作一张启动盘,然后拆除旧硬盘,将新硬盘跳成主盘,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制作启动盘的命令是:makebootdisk。

9.计算机重启后,运行fdisk将硬盘的分区设成可以活动的。并配置lilo,便于以后引导系统。一般情况下如果和原有系统分区相同,只要输入lilo回车即可,否则还要修改一下/etc/lilo.conf文件。

10.取出启动软盘,进行重启动,检查从硬盘能否启动。如不能启动,则用软盘启动后再检查原因。可能的原因有:分区没有激活、lilo配置不对。如果启动中安装文件系统有错,则要检查/etc/fstab。

至此,新的硬盘上的Linux应能够正常运行。以上内容在Slackware Linux下通过。





相关文章
  • 遭受拒绝服务攻击事件的分析及对策
  • 通过TCP/IP堆栈特征探测远程操作系统
  • 通过IP欺骗进行攻击的原理及预防
  • 远程连接作为root的用法和总结
  • 远程shell特洛伊木马病毒
  • 运用CrackLib构建安全的Unix口令
  • 调整 TCP/IP 防范攻击
  • 设置Unix启动密码
  • 解剖恶意网站代码
  • 虚拟服务器实现方法
  • 虚拟文件系统 (VFS) 简介
  • 网络最高安全指南
  • 网络安全的几项关键技术
  • 网络安全漏洞检测
  • 系统遭受入侵后使用TCT进行紧急恢复并分析
  • 系统管理进阶-内存管理
  • 系统管理员安全(2)
  • 系统管理员安全(1)
  • 系统管理员安全
  • 系统的安全检查
  • 相关软件


    下载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常见问题隐私声明法律条款本站声明下载帮助发布软件站点地图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