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Fyodor fyodor@dhp.com (www.insecure.org) backend backend@antionline.org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通过探测远程主机的TCP/IP堆栈来收集宝贵的主机系统。首先讲述几种没有包括堆栈探测技术的“传统”的主机操作系统扫描方法。接着是现在较为常见的堆栈特征扫描工具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一些能使远程主机“在不知不觉间”泄露其信息的技术。最后主要是nmap扫描工具的一些实现细节。
动机
我想谁都已经非常清楚知道远程主机操作系统有多么重要,因此这里只是作一简单叙述。首先最有用的一点在于绝大多数安全漏洞都是针对特定操作系统的。例如你在作端口扫描时发现端口53打开了,而且其守护服务器是有安全漏洞的BIND版本,这时你只要找到相应的漏洞攻击程序就可轻而易举地使守护进程崩溃。依靠优秀的TCP/IP特征探测器,你可以很快知道主机是运行Solaris 2.5.1还是Linux 2.0.35,然后使用相应的漏洞程序和shellcode代码。
这个工具也可能被不正当地使用。有些人喜欢一次对多台机器(例如50000台)进行操作系统和端口扫描,例如如果Sun comsat守护服务器的一个安全漏洞被公布了,他们就会特意地去寻找‘Solaris 2.6操作系统和UDP/512端口,然后不厌其烦地去攻击这些机器。我们通常将这种人称为"SCRIPT KIDDIE"(注:就象是只会抄袭别人的小孩)。这种人并没有什么技术,也不能说明他能够发现漏洞或修补漏洞。而对于那些即使自己发现了漏洞,但却只会通过攻击他人网页来企图证明自己如何出色而系统管理员如何愚蠢的人,人们更会嗤之以鼻。
我们称之为“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也是另一种可能的不正当用途。例如当骇客扫描到目标公司网络时nmap报告发现了一台Datavoice TxPORT PRISM 3000 T1 CSU/DSU 6.22/2.06‘,他就会以“Datavoice技术支持”的身份给这间公司打电话:“我们正准备公布一个安全漏洞,但我们希望在此之前为我们的客户安装补丁程序。这个补丁程序我刚刚给您寄出去。……”某些天真的管理员会真的以为只有真正来自Datavoice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才知道那么多关于他们的CSU/DSU设备的资料,从而……
另一个可能的用途是评价你准备有合作的公司。当在选择一个新的ISP时,扫描一下该网络看看在使用设备。如果是一大堆的低档路由器和用Windows机器提供PPP服务,那即使是"¥99/年"的价格你也会觉得不值。:)
传统技术
利用堆栈特征探测操作系统是一种独特的方法。我想它会满足大多数的要求,虽然目前也还流行有其它方法。不过下面这种方法可能仍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
playground~> telnet hpux.u-aizu.ac.jp Trying 163.143.103.12... Connected to hpux.u-aizu.ac.jp. Escape character is ^].
HP-UX hpux B.10.01 A 9000/715 (ttyp2)
login:
如此公开地宣布本机运行的是什么系统根本就是一种商业炒作!现在的大多数系统都还带有这种banner,而管理员们也没有意识到应该去掉它们。虽然是存在许多探测主机操作系统的方法,但这绝对不能成为为公开主机操作系统这种愚蠢行为辩护的理由。
随着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被广泛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将banner去掉,许多系统的banner也不再泄露重要的信息,这种通过查找banner获得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的方法会遇到许多困难,变得不那么可行了。但是,至少目前版本的昂贵商业扫描器(如ISS)仍然只使用这种古老的方法来试图获取主机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相比之下,下载nmap和queso会节约你大量的金钱。:)
即使关闭了banner,许多应用程序却仍然乐于向访问者提供这类信息。例如,当登录到某台FTP服务器时:
payfonez> telnet ftp.netscape.com 21 Trying 207.200.74.26... Connected to ftp.netscape.com. Escape character is ^]. 220 ftp29 FTP server (UNIX(r) System V Release 4.0) ready. SYST 215 UNIX Type: L8 Version: SUNOS
首先,它在缺省的banner里告诉你系统的信息。然后当输入SYST命令时,它会更乐意地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
如果支持匿名FTP,我们可以下载/bin/ls或其它二进制文件来(至少)确定主机的硬件平台。
其它许多应用程序也能提供类似信息。例如WEB服务器:
playground> echo GET / HTTP/1.0n | nc hotbot.com 80 | egrep ^Server: Server: Microsoft-IIS/4.0 playground>
嗯。。。现在我们知道这台机器运行的是什么破操作系统了。:)
其它“传统”的技术还包括DNS主机记录(INFO)、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和SNMP等。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几个操作系统特征探测程序
Nmap不是第一个使用TCP/IP堆栈特征探测操作系统类型的程序。Johan编写的IRC欺骗器sirc从第三版(或更早)就已经包含了很基本的特征探测技术。这个程序使用了一些简单的TCP标记位测试来区分"Linux"、"4.4BSD"、"Win95"或"Unknown"操作系统主机。
另一个类似的程序是checkos,由Shok编写并于1998年1月在"Confidence Remains High Issue #7"上发表。它采用了与sirc完全相同的技术,甚至某些代码也完全一致。其实checkos在公开发表前就已在私底下流传了很久,因此我不知道是哪个程序抄袭了另一个程序。在传播过程中,checkos增加了telnet banner检查功能(虽然这是一项很老的技术)。据Shok说,checkos从来就没打算公开,因此他并没有考虑过版权问题。
Su1d也写了一个操作系统检测程序。程序名为SS,版本3.11能够检测12种不同操作系统类型。我这个程序使用了nmap的某些网络代码。
然后是queso。这个很新的程序比起以前的其它程序有了很大的飞跃。它不但增加了不少新的测试,还是第一个(我所知道的)将操作系统特征与代码分离的程序。其它扫描程序的代码与下面相似:
/* from ss */ if ((flagsfour & TH_RST) && (flagsfour & TH_ACK) && (winfour == 0) && (flagsthree & TH_ACK)) reportos(argv[2],argv[3],"Livingston Portmaster ComOS");
而queso将这些操作系统特征都单独存放到一个配置文件中,这样只需将新的操作系统特征添加到配置文件中即可,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
Queso由Apostols.org的Savage编写。
以上谈到的所有程序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仍然局限于依靠为数不多的测试和响应来确定系统类型。我们不但希望仅仅知道“这台机器运行的是OpenBSD、FreeBSD或者NetBSD。”,还想知道如具体版本和其它更多的信息。例如,Solaris 2.6比Solaris包含有更多的信息。为了能达到这种更高的探测要求,在nmap中使用了更多的操作系统特征技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讨论吧。
特征探测方法
目前有许多的网络堆栈特征探测技术。最简单的就是寻找各种操作系统间的不同并写出探测程序。当使用了足够的不同特征时,操作系统的探测精度就有了很大保证。例如nmap能够可靠地区分出Solaris 2.4、Solaris 2.5-2.5.1和Solaris 2.6,也能区分2.0.30、2.0.31-34或2.0.35版本的Linux内核。以下是一些这方面的技术:
FIN探测 -- 通过发送一个FIN数据包(或任何未设置ACK或SYN标记位的数据包) 到一个打开的端口,并等待回应。RFC793定义的标准行为是“不”响 应,但诸如MS Windows、BSDi、CISCO、HP/UX、MVS和IRIX等操作系 统会回应一个RESET包。大多数的探测器都使用了这项技术。
BOGUS(伪造)标记位探测 -- 据我所知,Queso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更聪明技术的 探测器。它原理是在一个SYN数据包TCP头中设置未定义的TCP“标记” (64或128)。低于2.0.35版本的Linux内核会在回应包中保持这个 标记,而其它操作系统好象都没有这个问题。不过,有些操作系统 当接收到一个SYN+BOGUS数据包时会复位连接。所以这种方法能够比 较有效地识别出操作系统。
TCP ISN 取样 -- 其原理是通过在操作系统对连接请求的回应中寻找TCP连接初 始化序列号的特征。目前可以区分的类别有传统的64K(旧UNIX系统 使用)、随机增加(新版本的Solaris、IRIX、FreeBSD、Digital UNIX、Cray和其它许多系统使用)、真正“随机”(Linux 2.0.*及更 高版本、OpenVMS和新版本的AIX等操作系统使用)等。Windows平台 (还有其它一些平台)使用“基于时间”方式产生的ISN会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有着相对固定的增长。不必说,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当然是老 式的64K方式。而最受我们喜爱的当然是“固定”ISN!确实有些机器 总是使用相同的ISN,如某些3Com集线器(使用0x83)和Apple LaserWriter打印机(使用0xC7001)。
根据计算ISN的变化、最大公约数和其它一些有迹可循的规律,还可 以将这些类别分得更细、更准确。
“无碎片”标记位 -- 许多操作系统逐渐开始在它们发送的数据包中设置IP“不分 片(无碎片)”位。这对于提高传输性能有好处(虽然有时它很讨厌 -- 这也是为什么nmap不对Solaris系统进行碎片探测的原因)。但 并不是所有操作系统都有这个设置,或许并不并总是使用这个设置, 因此通过留意这个标记位的设置可以收集到关于目标主机操作系统 的更多有用信息。
TCP 初始化“窗口” -- 就是检查返回数据包的“窗口”大小。以前的探测器仅仅通 过RST数据包的非零“窗口”值来标识为“起源于BSD 4.4”。而象queso 和nmap这些新的探测器会记录确切的窗口值,因为该窗口随操作系 统类型有较为稳定的数值。这种探测能够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因 为某些系统总是使用比较特殊的窗口值(例如,据我所知AIX是唯一 使用0x3F25窗口值的操作系统)。而在声称“完全重写”的NT5的TCP 堆栈中,Microsoft使用的窗口值总是0x402E。更有趣的是,这个数 值同时也被OpenBSD和FreeBSD使用。
ACK值 -- 也许你认为ACK值总是很标准的,但事实上操作系统在ACK域值的实 现也有所不同。例如,假设向一个关闭的TCP端口发送一个FIN|PSH| URG包,许多操作系统会将ACK值设置为ISN值,但Windows和某些愚 蠢的打印机会设置为seq+1。如果向打开的端口发送SYN|FIN|URG| PSH包,Windows的返回值就会非常不确定。有时是seq序列号值,有 时是S++,而有时回送的是一个似乎很随机性的数值。我们很怀疑为 什么MS总是能写出这种莫名其妙的代码。
ICMP错误信息查询 -- 有些(聪明的)操作系统根据RFC 1812的建议对某些类型 的错误信息发送频率作了限制。例如,Linux内核(在net/ipv4/ icmp.h)限制发送“目标不可到达”信息次数为每4秒80次,如果超过 这个限制则会再减少1/4秒。一种测试方法是向高端随机UDP端口发 送成批的数据包,并计算接收到的“目标不可到达”数据包的数量。 在nmap中只有UDP端口扫描使用了这个技术。这种探测操作系统方法 需要稍微长的时间,因为需要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并等待它们的返回。 这种数据包处理方式也会对网络性能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
ICMP信息引用 -- RFC定义了一些ICMP错误信息格式。如对于一个端口不可到达 信息,几乎所有操作系统都只回送IP请求头+8字节长度的包,但 Solaris返回的包会稍微长一点,Linux则返回更长的包。这样即使 操作系统没有任何监听任何端口,nmap仍然有可能确定Linux和 Solaris操作系统的主机。
ICMP错误信息回显完整性 -- 我们在前面已谈到,机器必须根据接收到的数据 包返回“端口不可到达”(如果确实是这样)数据包。有些操作系统 会在初始化处理过程中弄乱了请求头,这样当你接收到这种数据包 时会出现不正常。例如,AIX和BSDI返回的IP包中的“总长度”域会 被设置为20字节(太长了)。某些BSDI、FreeBSD、OpenBSD、 ULTRIX和VAX操作系统甚至会修改请求头中的IP ID值。另外,由于 TTL值的改变导致校验和需要修改时,某些系统(如AIX、FreeBSD 等)返回数据包的检验和会不正确或为0。有时这种情况也出现在 UDP包检验和。总的说来,nmap使用了九种不同的ICMP错误信息探 测技术来区分不同的操作系统。
服务类型(TOS) -- 对于ICMP的“端口不可到达”信息,经过对返回包的服务类 型(TOS)值的检查,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使用的是ICMP错误类型 0,而Linux使用的值是0xC0。
片段(碎片)处理 -- 不同操作系统在处理IP片段重叠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有些用新的内容覆盖旧的内容,而又有些是以旧的内容为优先。有 很多探测方法能确定这些包是被如何重组的,从而能帮助确定操作 系统类型。
TCP选项 -- 这是收集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原因是:
1)它们通常真的是“可选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操作系统都使用 它们。 2)向目标主机发送带有可选项标记的数据包时,如果操作系统支 持这些选项,会在返回包中也设置这些标记。 3)可以一次在数据包中设置多个可选项,从而增加了探测的准确 度。
Nmap在几乎每一个探测数据包中都设置了如下选项:
Window Scale=10; NOP; Max Segment Size = 265; Timestamp; End of Ops;
当接收到返回包时,检查返回了哪些选项,它们就是目标操作系统 支持的选项。有些操作系统(如较新版本的FreeBSD)支持以上所 有选项,而有些(如Linux 2.0.x)则几乎都不支持。Linux 2.1.x 内核支持以上所有选项。
如果有几个操作系统支持相同的选项,可以通过选项的值来进行区 分。例如,如果向Linux机器发送一个很小的MSS值,它一般会将此 MSS值返回,而其它系统则会返回不同数值。
如果支持相同的选项,返回值也相同,又怎么办呢?仍然可以通过 返回选项的顺序进行区分。如Solaris系统返回‘NNTNWME’,代表:
而如果是Linux 2.1.122系统,相同的选项,相同的返回值,但顺 序却有所不同:MENNTNW。
目前还没有其它操作系统探测工具利用TCP选项,但它确实非常有效!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选项也可用于进行探测,如T/TCP支持等。
译者注:还有至少两种颇具攻击性的探测方法。由于它们能导致拒绝服务攻击,而这也是在nmap中没有实现这些方法的主要原因。
NMAP探测细节和结果
上面我们讨论了操作系统类型探测的多种技术(除了某些攻击性方法外)。这些技术都在nmap扫描器中实现。Nmap扫描器收集了众多操作系统端口打开和关闭时的特征,支持目前流行的Linux、*BSD和Solaris 2.5.1/2.6多种操作系统。
目前版本的nmap扫描器从一个文件中读取操作系统特征模板。下面是一个实例:
FingerPrint IRIX 6.2 - 6.4 # Thanks to Lamont Granquist TSeq(Class=i800) T1(DF=N%W=C000|EF2A%ACK=S++%Flags=AS%Ops=MNWNNT) T2(Resp=Y%DF=N%W=0%ACK=S%Flags=AR%Ops=) T3(Resp=Y%DF=N%W=C000|EF2A%ACK=O%Flags=A%Ops=NNT) T4(DF=N%W=0%ACK=O%Flags=R%Ops=) T5(DF=N%W=0%ACK=S++%Flags=AR%Ops=) T6(DF=N%W=0%ACK=O%Flags=R%Ops=) T7(DF=N%W=0%ACK=S%Flags=AR%Ops=) PU(DF=N%TOS=0%IPLEN=38%RIPTL=148%RID=E%RIPCK=E%UCK=E%ULEN=134%DAT=E)
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一行的含义:
> FingerPrint IRIX 6.2 - 6.3 # Thanks to Lamont Granquist
它说明这是一个IRIX 6.2 - 6.3操作系统特征,注释指出该特征由Lamont Granquist提供。
> TSeq(Class=i800)
它说明ISN特征是"i800 class",即每一个新序列号比上一个序列号大800的整数倍。
> T1(DF=N%W=C000|EF2A%ACK=S++%Flags=AS%Ops=MNWNNT)
T1代表test1。这个测试是向打开的端口发送带有多个TCP选项的SYN数据包。DF=N说明返回包的 "Don fragment"位必须没有设置。W=C000|EF2A说明返回包的窗口值必须为0xC000或0xEF2A。ACK=S++说明返回包的ACK值必须为初始化序列号加1。Flags=AS说明返回包的ACK和SYN标记位必须被设置。Ops=MNWNNT说明返回包的TCP选项及其顺序必须为:
> T2(Resp=Y%DF=N%W=0%ACK=S%Flags=AR%Ops=)
Test 2(第二个测试)向打开端口发送带有相同TCP选项的NULL(空)数据包。Resp=Y说明必须接收到返回包。Ops= 说明返回包中的所有TCP选项必须都没有被设置。‘%Ops=’匹配任意TCP选项。
> T3(Resp=Y%DF=N%W=400%ACK=S++%Flags=AS%Ops=M)
Test 3(第三个测试)向打开端口发送带有TCP选项的SYN|FIN|URG|PSH数据包。
> T4(DF=N%W=0%ACK=O%Flags=R%Ops=)
这是向打开端口发送ACK数据包。注意这里没有Resp=字符串。说明返回包不是必须的(例如数据包被丢弃或有防火墙)。
> T5(DF=N%W=0%ACK=S++%Flags=AR%Ops=) > T6(DF=N%W=0%ACK=O%Flags=R%Ops=) > T7(DF=N%W=0%ACK=S%Flags=AR%Ops=)
以上测试是针对关闭端口的SYN、ACK和FIN|PSH|URG数据包测试,并设置了相同的TCP选项。
> PU(DF=N%TOS=0%IPLEN=38%RIPTL=148%RID=E%RIPCK=E%UCK=E%ULEN=134%DAT=E)
这个是对“端口不可到达”信息的测试。DF=N前面已经介绍过了。TOS=0说明IP服务类型域应为0。接着的两个是IP包头总长度和返回IP包总长度(16进制值)。RID=E说明期望返回包RID值与发送的UDP包的值相同。RIPCK=E说明校验和应该正常(如果不正常则RIPCK=F)。UCK说明UDP包校验和也应该正常。ULEN=134是UDP包长度为0x134。DAT=E说明正确返回UDP数据,这个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缺省设置。
一些较为著名站点的扫描结果
注:这些都是以前的扫描结果,仅供参考。不保证它现在仍然有效或准确。
# "Hacker" sites or (in a couple cases) sites that think they are www.l0pht.com => OpenBSD 2.2 - 2.4 www.insecure.org => Linux 2.0.31-34 www.rhino9.ml.org => Windows 95/NT # No comment:) www.technotronic.com => Linux 2.0.31-34 www.nmrc.org => FreeBSD 2.2.6 - 3.0 www.cultdeadcow.com => OpenBSD 2.2 - 2.4 www.kevinmitnick.com => Linux 2.0.31-34 # Free Kevin! www.2600.com => FreeBSD 2.2.6 - 3.0 Beta www.antionline.com => FreeBSD 2.2.6 - 3.0 Beta www.rootshell.com => Linux 2.0.35 # Changed to OpenBSD after # they got owned.
# Security vendors, consultants, etc. www.repsec.com => Linux 2.0.35 www.iss.net => Linux 2.0.31-34 www.checkpoint.com => Solaris 2.5 - 2.51 www.infowar.com => Win95/NT
# Vendor loyalty to their OS www.li.org => Linux 2.0.35 # Linux International www.redhat.com => Linux 2.0.31-34 # I wonder what distribution:) www.debian.org => Linux 2.0.35 www.linux.org => Linux 2.1.122 - 2.1.126 www.sgi.com => IRIX 6.2 - 6.4 www.netbsd.org => NetBSD 1.3X www.openbsd.org => Solaris 2.6 # Ahem:) www.freebsd.org => FreeBSD 2.2.6-3.0 Beta
# Ivy league www.harvard.edu => Solaris 2.6 www.yale.edu => Solaris 2.5 - 2.51 www.caltech.edu => SunOS 4.1.2-4.1.4 # Hello! This is the 90s:) www.stanford.edu => Solaris 2.6 www.mit.edu => Solaris 2.5 - 2.51 # Coincidence that so many good # schools seem to like Sun? # Perhaps it is the 40% # .edu discount:) www.berkeley.edu => UNIX OSF1 V 4.0,4.0B,4.0D www.oxford.edu => Linux 2.0.33-34 # Rock on!
# Lamer sites www.aol.com => IRIX 6.2 - 6.4 # No wonder they are so insecure:) www.happyhacker.org => OpenBSD 2.2-2.4 # Sick of being owned, Carolyn? # Even the most secure OS is # useless in the hands of an # incompetent admin.
# Misc www.lwn.net => Linux 2.0.31-34 # This Linux news site rocks! www.slashdot.org => Linux 2.1.122 - 2.1.126 www.whitehouse.gov => IRIX 5.3 sunsite.unc.edu => Solaris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