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B 源码 | VC 源码 | ASP源码 | JSP源码 | PHP源码 | CGI源码 | FLASH源码 | 素材模板 | C 源程序 | 站长工具 | 站长教程 |

Win2000/NT

数据库
邮件服务
Linux
Win9x/ME
Win2000/NT
WinXP/Server

本类阅读TOP10

·Windows 2000不能启动时
·Windows 2003 激活和优化大全
·Windows 2000 系统服务设置(建议配置)
·Windows2000系统如何找回丢失的管理员密码
·Windows 2000 设置与操作技巧之性能提高篇
·解读多重启动引导文件——BOOT.INI
·Windows 2000自带传真软件使用攻略
·Win 2000如何安装配置防火墙
·Windows 2000 的IP路由
·解决 Windows 2000 中的常见 Active Directory 安装问题

站内搜索

四个方面谈Win 2000的安全设置
  在用户安全设置方面

  1.禁用Guest账号。不论工作组模式还是域模式,都应该禁用此账号。惟一的例外就是极少数量(10台以下)的机器之间用网上邻居互访共享文件夹,且不和公网相连,可以继续保持此账号。


  2.限制不必要的用户。此时需注意:

  (1)在工作组模式中,默认账号有Administrator、Guest。如果要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建设各类站点,则IUSER_computername和IWAM_computername也是默认账号,不能停用。因前者是IIS匿名访问账号,后者是IIS匿名执行脚本的账号。这两个账号默认有密码,是由系统分配的,用户不要更改其密码,更不要删除,否则IIS不能匿名访问和执行脚本;如果有终端服务则TsInternetUser也是默认账号,不能停用。

  (2)在域模式中,Administrator组中会增加Domain Admins和Enterprise Admins两个组中的成员,另外还会有Krbtgt账号,默认是被禁用的,这个账号是密钥分发账号。

  3.开启用户策略。其中有用户锁定阀值设置,将它设置为多少才合适呢?用户在登录时,Windows会采用加密协议加密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在域环境中,如果只是单纯的系统(即什么软件都不装),用户进行登录时,Windows会尝试用Kerbos协议验证,不成功则会再用Ntlm验证,此时的验证的方式有两种;如果该账户同时又是Outlook的用户,验证的方式将有6种之多,也就是说用户在登录时如果密码输入错误,一次登录就要浪费掉6次账户锁定值。因此,微软技术支持中心的工程师建议将这个锁定值设置为13,这样才可以实现错误输入密码3次再锁定账户的目的。

  在密码安全设置方面

  在给账号设置密码时,不是密码位数越多越好,在符合密码复杂性原则的基础上,7位和14位的密码是最好的。这个结论是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工程师给出的,它是由密码所采用的加密算法决定的。

  有一点大家需注意:屏幕保护存在一个安全漏洞,即他人可以在不进入系统的情况下,利用DOS模式将Cmd.exe命令更名为你所选用的屏幕保护程序的名称而将其替换掉。此后,只要这个“屏幕保护程序”一运行,Cmd窗口就会弹出且以系统身份运行,默认是最大权限。因此,采用设置屏幕保护密码的做法并不安全,正确的做法应是网管员离开工位时要锁定计算机(Windows 2000下,按Ctrl+Alt+Del,在弹出的“关机”菜单中选择“锁定计算机”即可)。

  在系统安全设置方面

  1.使用NTFS格式分区。NTFS分区要比FAT分区安全很多,且只有使用NTFS分区才能真正发挥Windows 2000的作用。Windows 2000自带了转换NTFS分区的工具Convert。在命令提示符下执行Convert x /FS NTFS(x 为所要转换的盘符),执行时如果转换的是非操作系统所在分区,则立即执行分区转换;如果转换的是操作系统所在分区,则重启后执行分区转换。注意:此转换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即只能由FAT转换至NTFS。虽然可用第三方工具做分区格式之间的转换,但这样做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分区不可用,所以建议只用Convert命令来转换分区格式;如果非要用第三方工具,一定要事先做好备份。另外,据我个人经验,并不需要将所有分区都做成NTFS分区,而应保留一个分区为FAT32,用于存放一些常用工具,并可方便Ghost备份。

  2.到微软网站下载最新的补丁程序。强烈建议!这是每一个网络管理员都应该有的好习惯。这里说明一点:微软每隔一定时间推出的Servicespacks是针对近期推出的Hotfix的综合,如果你经常做Hotfix补丁,那么当后一版的Servicespacks推出后可能会和你的Hotfix冲突。因为Servicespacks也是要经过测试的,而测试阶段可能又有新的Hotfix推出,当你做了新的Hotfix补丁后再打旧版的Servicespacks补丁时就会产生冲突。

  3.关闭默认共享。这里必须要修改注册表,否则每次重启之后默认共享还会出现。在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在右栏空白位置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再选“字符串值”,名称中输入:“delipc$”,这里的名字可以随便取,然后双击它就会弹出一个窗口来,输入:“net share ipc$/del”,下次开机就可自动删掉默认共享。修改注册表后需要重新启动机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删掉AMDIN$。

  4.锁住注册表。Windows 2000提供了一个叫Regedt32.exe的工具,它也是一个注册表编辑器。与Regedit.exe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安全”选项,可以给注册表的每一个键值设置权限。因此用户可以将许多敏感的键值赋权,例如设置成只有Administrator才能读取和修改,不给其他人可乘之机。



  在服务安全设置方面

  1.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可惜Windows 2000并不支持关闭端口的选项,我们只好选用第三方工具,关闭一些关键端口,比如Telnet等。

  2.设置好安全记录的访问。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自带了审核工具,默认不开启。如果一旦开启了审核策略,用户可以在事件日志里查看安全日志,里面会有详细的审核记录,审核通常为成功和失败两种。不过,建议平时不要常开安全审核,因为审核量很大,通常一个错误的密码输入就可以在日志中记录一页多的条目,非常浪费系统资源。建议只在怀疑系统受到攻击时才开启审核。在“开始”菜单的“运行”中输入“Eventvwr.msc”查看安全日志,就可以看到审核的消息。注:具体如何实现请参见微软知识库文章“Microsoft Knowledge Base Article - 300549”(网址是:http://support.microsoft.com。

  3.把敏感文件存放在另外的文件服务器中。出于对性能和安全的双重考虑,建议有条件的用户将域控制器与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其他重要服务器分开,即不要用同一台服务器运行多种服务。同时,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备份,最好有一个详尽的备份计划。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担心无线安全性
  • DDOS与DDOS追踪的介绍
  • 日志文件分析技巧
  • 一个号码可以让你取消手机的任何服务项目
  • 如何巧妙提取CHM文档中的GIF文件
  • 网际快车FlashGet使用技巧荟萃
  • UNICODE、DBCS的一点小知识
  • ASP下载系统防盗链方法
  • 全面了解系统中 svchost.exe 文件
  • ipc$详细解释大全
  • ipc$详细解释大全(2)
  • ipc$详细解释大全(3)
  • ipc$详细解释大全(4)
  • ipc$详细解释大全(5)
  • ipc$详细解释大全(6)
  • ipc$详细解释大全(7)
  • ipc$详细解释大全(8)
  • 教你如何修改文件日期
  • QoS 机制及其互操作性简述
  • 让NFS格式电脑更安全
  • 相关软件

  • 突破屏保密码安全漏洞的源程序  
  • 口今管理器 for IIS,外国人的安全  
  • 封装了NT下底层安全功能的类  
  • 电脑安全卫士  
  • 关于windows nt安全性的程序  

  • 下载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常见问题隐私声明法律条款本站声明下载帮助发布软件站点地图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