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优化之分区
2000-07-19· 赵江·yesky
看了标题之后,也许你会笑出声来,“分区还要再提吗?”。其实不然,一个好的系统是从分区开始的,也就意味着分区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硬盘的性能是否能够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优化硬盘的第一式就从分区开始。
由于Windows 2000对于硬件的要求过高,而且和一些程序的兼容性也有问题,所以目前大家常用的操作系统一般为Windows9X,而在安装Windows9X之前必须确定所采用的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格式。对于早期的Windows95来说,采用的是FAT16格式,它最大支持2G的空间;后来推出的Windows95
OSR2和Windows98还可以采用FAT32格式,它所支持每个分区最大容量为2000G。这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采用“簇”作为最小的文件存储单位,但是它们的差别在于FAT16分配给一个簇32K的空间,而FAT32则仅利用4K的空间构成一个簇。这样想一下就可以知道了,假设有一个大小为1K的文件,采用FAT16格式的话就有31K空间闲置不用了,而FAT32则只有3K的空间被浪费,它们的浪费比率为31:3,可见采用FAT32更为合适。对于目前流行的10G硬盘来说,采用FAT16格式来分区,将会造成至少三分之一的硬盘空间被浪费了,而FAT32则只有十分之一,因此建议大家在对硬盘进行分区的时候采用FAT32格式。
确定好采用的分区格式之后,接着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每个分区的大小了。由于Windows在启动的时候,要从主盘查找调用有关的文件,此时如果分区过大或者是文件过多的话,就会延长启动时间,因此建议大家在确定C盘的时候,尽量将大小控制在2-3G之间,其它的分区按照硬盘的剩余大小平均划分为2-3个,然后再创建一个大小为400兆的分区。这个400兆的分区有何用处?请看后文即可知晓。
在安装相同和软件的时候,只在C盘上安装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和一些必须的程序,比如DirectX、IE5.0、媒体播放器等等,而将常用的工具软件、游戏分别安装在另外的两个分区中,这样便于维护和管理。如果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分区,就可以将其作为备份区来使用,存放一些从Internet下载的软件或者是Windows安装程序、重新安装系统时必须的软件以及各种硬件驱动程序等等,省得到时候还要翻箱倒柜的找光盘。这样在系统崩溃的时候可以先格式化C盘,然后再利用备份区来重装系统及大量的应用软件,毕竟硬盘的读取速度是很快的。
第一式完成之后,硬盘优化就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可是万事开头难,并不代表着以后的工作就可以很轻松的搞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