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nternet?
在谈什么是国际互联网之前,我们必须先清楚网络的概念,因为国际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网络"。简单地说:几台计算机通过硬件(电缆和适配器等)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各种软件(协议)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就形成了网络。有了网络,就可以实现多台机器使用同一个打印机、扫描仪;每台机器都可以使用其它机器的文件而不需要多个拷贝;机器之间可以方便地传输文件……我们把这样的网络叫做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一个局域网可以把几间办公室连接起来,也可以覆盖一个办公楼甚至更远。而多个小型局域网通过电话线、卫星线路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这些网络在具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如网络之间由于"语言不通"难于互连;某段网络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等等。这些问题就是产生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原动力--为了避免战时网络的瘫痪,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开始建起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而且其最初的研发工作是在大学里进行的,在整个过程里不断有新的研究人员和计算机加入,形成了整个网络的高速膨胀,当这个网络最终投入商用的时候,它也就变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Internet。
现在,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概念了:Internet是无国界的,无所有权的,它是由全世界上千万台计算机互连在一起形成的超级网络。每台连入这个超级网络的计算机都是它的一部分,每当一台计算机连入Internet,它的范围就延伸到这台计算机所在地。因此很难用特别准确的方式来描述Internet,简单地说: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是以国家和地区为节点的国际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信息交流的国际性信息传播网络,连接着全世界上百万个商业单位、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公共团体和个人。在这个国际信息网络上,包括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也拥有各种信息传播功能(最常见的E-mail或电子信箱就是其中功能之一),每天全球都有数千万人在使用这一网络。
我国在1994年接入Internet,并将它译作"因特网",但由于有"英特尔"和"英特"公司的谐音,更多的人还是称之为国际互联网或Internet。
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有近两亿网络用户,整个亚洲大约是两千万左右的网络用户,国内入网人数也正以几何级数迅速上升,目前是400万左右,预计年底能够达到近1000万。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个人在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宣传自己,获取信息。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必将会象电视一样普及(电台广播的用户达到5000万户,用了38年时间;电视用户达到5000万,用了15年时间;而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5000万,只用了4年时间),这也为商家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经济的商务活动新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