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隐私我知道”
(作者:于遐 2000年11月28日 10:31)
隐私问题,对于喜欢“好得不分你我”的中国人来说,仿佛是有点“那个”。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个性化的发展,个人隐私也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尤其是随着Internet的日益发达,通过网络窃取个人资料的事情已非天方夜谭。对于这点也许你并不认可,但是想想看,假如有一天,你的隐私被人了如指掌,并且还被肆意滥用的话,是不是很可怕?
■对隐私不以为然的老六
被同宿舍的我们称作“老六”的小韩,对出现于媒体中的有关隐私的报道向来嗤之以鼻,他认为,隐私问题不过是一种源自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国人根本无需为此过多操心。
时隔数年,在Internet已广为普及,隐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老六对于隐私问题的看法却依然如故,这还不算,这家伙还在许多BBS及聊天室中,攻击隐私保护,并认为隐私保护将会阻碍Internet的正常发展。有一天我就碰巧在一个人气颇旺的聊天室里遇上了老六(作为隐私保护的反对者,老六在聊天室里也从不更名换姓,因此很容易就能够将他辨认出来),与众多看重隐私的“网虫”进行一场“舌战”,可怜的老六在众人的围攻下节节败退。虽然我对老六的谬论也颇不以为然,但眼看昔日同窗好友遭受“敌人”围攻且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下,焉有不拔刀相助之理,于是我决定与老六并肩作战。总算局面有了缓和,不想老六对我却并不领情,“战斗”间歇,竟偷偷盘问起我的底细来了(我当然不会像老六那样以真名实姓出入聊天室),我故意跟他开玩笑,说是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结果这家伙竟勃然大怒,“既然连你自己的姓名都要保密,你不觉得来给我助阵对我是一种耻辱吗?”这家伙真是“狗咬吕洞宾”,干脆不帮他算了,让他自作自受吧!接下来我就坐山观虎斗,幸灾乐祸地看着老六的言论淹没在一片文字汪洋之中。
从后来与老六的Email往来中,我知道经历了这场战斗之后的(这样的战斗对他可能早已是家常便饭)老六还是痴心不改,对隐私保护有诸多微词,看来这家伙今生是不会改变了。
■切肤之痛
彻底改变了老六的隐私观
大约半年后,一次我跟一位与老六同处一城的同学煲电话粥时,顺便将上次的“战斗”作为趣事讲给他听,不料这位同学却告诉我,老六早已不再是坚定的反隐私保护者了,他最近刚在这方面栽了一个大跟头,现在恐怕对隐私保护高呼万岁还来不及呢。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这位同学却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千真万确,不信你自己问问他好了。”
我立即将电话打到了老六那儿,从他吞吞吐吐的语气中,我断定那位同学所言不虚,老六在隐私保护问题上的确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在我穷根究底的追问下,老六终于断断续续地将前段时间发生在他身上的、噩梦般的经历和盘托了出来。
◆惨痛一,信用卡被莫名盗用
不知何时起,他的在线生涯中突然多了一个自称为“I know your
privacy”(我知道你的隐私)的近乎鬼魅般如影相随的家伙,这家伙对老六的一切了若指掌,包括老六的生日、电话、住址……起初老六并不在意,因为在他在线填写的各类表格中,这些东西已不知被重复过多少遍了,有人知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让老六越来越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这家伙竟似对他的网上行踪也一清二楚,每次老六出现在哪里,不出几分钟这家伙准也会如约而至;即使老六换到另一个聊天室,没一会儿,这个家伙一定也会循迹而至;只要连上线,即使将ICQ置于隐藏模式,这家伙也会与老六打招呼。总之正如这家伙第一次出现在老六面前时说的那句话一样“你的隐私我知道!”
同时,老六还开始收到一些莫明其妙的包裹,起初他还挺高兴,以为这是那些在聊天室与他侃得水深火热的“MM(美眉)”送的小东西,但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了,寄东西的人仿佛摸透了老六的脾气,专门送他一点也不需要的东西。比如老六一直想把他老得快掉牙的28.8K贺氏“老猫”换成一只正当年的56K
“新猫”,就在他刚刚实施了这一计划、并很快乐地在他自网上下载的My Diary(共享日记软件)中记下:“今天购得实达56K‘新猫’一只,连线一试,确有行网如飞之感受,甚爽。”时隔几日,另一只一模一样的实达“猫”就送上门来,如果这只猫提前几天的话,该会带给他怎样的惊喜啊!可现在这个迟到的礼物只能让老六哭笑不得;再如老六刚在日记中对同事们热衷于购买在办公室推销的袜子之类的现象冷嘲热讽了一番,就有一打长筒袜送到了老六手上。对此老六颇感奇怪,这些东西就像那个专门与老六对着干的“I
know your privacy”的家伙一样,专门找他的碴儿。不过转念一想,反正这些东西也不用花我自己的银子,他愿送我就照单笑纳呗,不需要总可以送人吧。于是那打价格不菲的长筒袜就让他随手送给了对桌的女同事,并换来了这位一连数天的柔眉顺眼。老六甚至还暗自好笑这人真是傻得可以,哪怕送我最讨厌的东西,只要不掏我的腰包,只管送好了。
转过月来,银行信用卡对账单送过来后,老六却傻眼了,原来那些东西都是用老六的信用卡从在线商店订购来的!老六立时心痛起来,尤其是那打长筒袜。老六马上打电话到银行询问此事,要求银行终止付款时,银行方面则回称根本没有拒付的理由,因为各项支付手续均核查无误,而且老六也已在收货单上签了名。老六不禁对此前自己大模大样签收各种礼品的举动后悔万分。事已至此,老六只好自认倒霉,赶紧申请暂时中止信用卡,自此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就没有了。
◆惨痛二,眼睁睁地股票泡了汤
但老六的烦恼却远未就此结束,接下来的事情更让老六倍感头疼。有一天,因为当地开通在线证券交易而成为小散户的老六,听同事称他前些日子买进的“苏威孚”涨停,就喜滋滋地连上线,登入自己的账号,准备“出货”发上一笔小财,却蓦然发现自己的股票中根本就没了那1000股一条股票,全成了一些他声称这辈子也不会买的垃圾股。怎么回事?是不是错进了别人的帐号?老六赶紧退出来重新登入,情况却依然如故。老六赶紧到证券交易所查询自己的交割单,打印出来的交割单让他傻了眼,这1000股早就于10天前卖了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老六的股票与资金账户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疯狂地买进卖出,资金与证券账户每隔一天就面目全非,老六账户资金与股票市值也在不断缩水。老六这下彻底傻了,如此下去,投入的几万元大钞岂不是很快就会化为乌有?
◆教训:个人隐私很重要
思前想后,老六将近来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联系起来,最终还是将目标定在了那个一直对自己穷追不舍的自称为“I
know your privacy”的家伙身上,肯定是这家伙想借此证明隐私保护对在线个人而言是如何重要。不过,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有了切肤之痛后的老六确实深深体会到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深夜,老六连上线打开ICQ,那个“I know your privacy”的家伙果然又如约而至,好像看透了他的心事似的招呼道:“怎么样,不再坚持你的‘反动’观点了吧?”老六这才感觉到这家伙似乎顺眼了许多,并不像当初那么讨厌了,尽管他让老六近两个月的薪水付之东流。老六彻底承认了自己在隐私保护问题上的偏颇,但却对“I
know your privacy”如何获知自己行踪一事却仍难以理解,“I know your privacy”回答道,“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你听说过一种叫做‘冰河’的黑客程序吗,我将它做了改造,置入了你的电脑中,所以我就可以时刻了解你的行踪,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我是自你的My
Diary中得知的……”
老六仍然不解,“那你是如何将‘冰河’置入到我的电脑中的呢?我的电脑一向看管很严呀。”
“I know your privacy”在发过来的文字中加了一个笑脸“不是吧(:),你可是很喜欢到处注册共享软件的呀。你不是到过一个注册破解网站中下载过My
Diary的注册机吗,‘冰河’就隐身其间……”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