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815E芯片组的新特性
6月19日,英特尔公司发布了最新的i815E芯片组,这是由于英特尔公司的440BX芯片组无法满足用户对新技术的要求,而作为440BX替代产品的i820由于技术原因又无法在市场上站稳脚(i820芯片组由于MCH设计中的错误,Intel已公开宣布回收这款芯片组,使用该芯片组的主板厂商如微星、华硕等也纷纷回收或向用户提供RDRAM内存),但临时推出应急的i810芯片组在市场上却又不受欢迎,致使台湾威盛电子趁势推出的694X、KM133、KT133等一系列芯片组抢得先机,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据估计目前已达50%以上。i815E芯片组就是英特尔公司面对自己不争气的i810和i820芯片组以及威盛象波涛一样源源不断推出的新产品而祭出的最后希望,这款名为"沙拉娜二代"(i815e芯片组代号为Solano2,是西班牙东南海岸的一种季风)的芯片组就是英特尔公司冲击芯片组主流市场的利器。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该款芯片组的主要特点:
一、先了解一下i815芯片组。
i815与810/810E/820/820E一样,采用了Hub
Architecture中枢架构总线,传输率是过去的133MB/S的PCI总线的两倍,主要由82815和82801AA两款芯片组成,其中82815集成了i752显示芯片,提供正式规格133MHZ外频和正式支持PC133
CL=2 R SDRAM,整个PC133规范比威盛提出的133规范更为严格。除此以外,这款芯片组还提供了对AGP4×以及AIMM(AGP Inline
Memory Module)扩充槽的支持。而82801AA芯片,即我们常说的ICH1(I/O Controller Hub)芯片,它主要负责IO部分的控制,支持Ultra
ATA/66高速硬盘接口,数据端口之间的传输速率266MB/S,并且取消了ISA插槽。另外,i815芯片组还采用了比AMR更为先进的新一代CNR(Communication
Networiking Riser)插槽,使用户可以通过一个附加卡实现10/100M网卡和MODEM的功能,它与AMR依然保持兼容,功能更为强大。
二、i815E芯片组的新特性。
看了上面对i815芯片组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i815E较之i815增加了一个E,那么,这个多出来的字母"E"究竟代表什么含义呢?实际上,此处的"E"是代表Enhanced
I/O,也就是说i815E在i815的基础上增强了I/O的能力,我们从ICH2(82801BA)代替ICH1(82801AA)就可以看出,ICH2芯片同时应用到i820E,它提供了一个额外的USB控制器,两个Ultra
ATA/100控制器支持Ultra ATA/100硬盘传输模式,而且还革命性的推出了名为CRN的新一代AMR插槽。因此,i815E与i815的区别主要就在于ICH2与ICH1的区别。
1.对Ultra ATA/100的支持。硬盘接口规范发展实在太快,我们还没有充分享受Ultra
ATA/66硬盘的高速传输速率,Ultra ATA/100提供的100MB/S更为调整的新型硬盘接口规范又向我们走来,这个由美国昆腾公司联合几大硬盘厂商在原有的Ultra
ATA/66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硬盘接口类型已经得到了英特尔公司和其它一些芯片制造商的支持,并在6月2日在美国被正式确立为硬盘的下一代接口类型。Ultra
ATA/100采用了与Ultra ATA/66相同的80针接口线,不仅与所有标准IDE和ATA系统相容,而且还支持CRC错误检测技术,这可使用户在享用高速数据传输的同时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及完整性。目前,IMB、希捷、Maxtor、西部数据公司等都已纷纷推出符合这一规范的新型硬盘,主板厂商当然也不甘落后,华硕、磐英、微星、联想等都相继推出了使用i815E芯片组的主板,并同时推出采用了威盛公司KV133芯片组的主板以支持这一新技术,一些喜欢尝鲜的朋友又可以发烧一把了。但可能一些细心的朋友可能从各电脑报刊的广告中可以看到,一些使用BX芯片组的主板也声称支持Ultra
ATA/100,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它们都是通过内置的Promise Ultra ATA/100控制芯片(Promise公司出口的PDC20267 IDE控制芯片)来提供这一支持,也就是说,它与BX芯片组提供对Ultra
ATA/66支持一样,都是通过外加控制芯片来实现的。而i815E就不同了,它是在ICH2内部集成了IDE控制部分以实现Ultra
ATA/100,当然无论在性能还是在成本的控制方面都要比PDC20267强得多。为了与Intel抗衡,威盛已宣布将在新一代南桥芯片中提供对Ultra
ATA/100/160的支持,与i815E相抗衡的新一代整合型芯片组PM133已经正式推出,看来这两大公司芯片组之间的竞争还将继续下去。
2.比AMR更强大的CNR插槽。从字面上理解,CNR(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Riser)是"通信和网络插卡"的意思,似乎与过去的AMR(Audio/Modem
Riser)"音频/Modem插卡"很相似,但两者之间有质的不同,关键在于CNR不仅能够借助ICH2实现10/100M以太网、1Mbps
Home PNA或v.90 Modem的功能,只要你与Intel新推出的CNR扩展卡一起组合使用LAN适配卡"PRO100/VE",增加代号为"PHY"的芯片后,就可以与芯片组中的部分LAN功能配合实现LAN功能,降低LAN适配器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升级至5.1声道环绕音效,可以说是对AMR的一个革命性创新。
3. USB Root Hub 2.0。新的USB2.0规范与USB1.0最大的不同是传输速度的不同,USB2.0标准的传输速度可以从USB1.0的12Mbps提高到480Mbps,是现在速度的40倍,能够更好地将外设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来。以前发而的i815中的ICH1 FW82801AA仅支持2个USB端口,这是由于它仅有一个USB控制器的缘故,因此受其控制的USB
Root Hub也就只能驱动两个USB端口,VIA的VT82C596B也是如此。新一代的ICH2正式支持USB2.0规范,具有两个USB主控制器,总共支持4个USB端口,不过通常主板上只会集成2个USB接口,另外2个需要通过相应的转接头才能形成可用的USB接口(在选购主板时,这是属于可选件之一)。
4.盼望已久的AGP4X/Pro界面。I815E芯片组的一个很重要特性就是应用了Intel公司自己的AGP4X/Pro,对Pro的支持将在AGP4X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电压管线,虽然它也象i810一样在主板上内置了i752显卡(它可以很好的满足OEM厂家的需求,当用户在使用内置的i752时,系统内存将自动拨出2MB作为显示,若有需要可提高至64MB,亦可以通过AIMM接口插入显存扩展卡用来扩展显存容量,以更好的加强i752显卡的纹理存储空间),但它还可以通过主板的AGP4X插槽既给用户留下升级余地,又可以直接搭配高档3D加速卡满足中高端用户需求,当你在AGP4X插槽中附加3D加速卡时,北桥芯片内置的i752加速卡将被自动屏蔽,这一个特性当然会得到DIY者的青睐。
从性能上看,i815E和i820E上市的第一个对手将是威盛公司的693A和694x,应该说战胜它们是不成问题的,但"沙拉娜二代"的真正对手将是VIA的PM133,两者的性能非常接近,支持的新技术也差不多,可能"沙拉娜二代"的弱点还是它的图形处理功能上,虽然它可借助主板上的AGP插槽扩展更先进的图形加速卡,但这样又会增加用户的购机成本,PM133却整合了S3公司的Savage4图形处理芯片,看来芯片组市场上又会有一场龙争虎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