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rix III(Samuel)抢先测试记
一、偶遇 Cyrix III
前天下午,笔者在中关村海龙市场中闲逛,看着一个经销商的满柜台CPU我们不禁谈论起现在的CPU来了,说着说着我忽然想起了威盛即将推出的新CPU――CYRIX
III。由于还没有上市便开始推测它的上市日期,不知不觉中又走到了一个卖CPU的柜台前,无意中低头一看,嗯?什么CPU黄灿灿这么耀眼?我们定睛一看,哈,天下还真是有这么巧的事情:说曹操曹操到。这颗黄灿灿的CPU正是我们刚刚提到的CYRIX
III !仔细一问得知,原来这颗CPU他们也是刚刚拿到手,而且总共就没几块。这样的好东西遇到了怎么能放过呢?在征得这位经销商的同意后,笔者把这颗刚刚露面的CPU拿回来抢先做一下评测。
二、外观
要说当时刚把这颗CPU拿到手的时候差点把腰给“闪”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想到这颗CPU那么沉!足足有2.5颗赛洋2那么沉!这家伙拿到手里感觉真是有把份量呢。而且从外表看来它也算得上是魁梧了,顶部突出的DIE做得非常宽大,并且有一个黄灿灿的铜盖。从我个人观点来看,还是采用这样的封装比较结实些,不会出现PIII或者新速龙那种风扇把DIE卡碎的情况。在CPU的Die上印有CYRIX
III的标志与字样,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颗CPU的倍频为5x,外频为标准100Mhz,电压为1.8V。这颗CPU在硬件和电路方面完全兼容Socket370规范,所以有许多主板都提供了对它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多数主板上会有专门针对CYRIX
III的跳线,在安装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一下说明书或者咨询一下主板厂商。
三、实际测试
1.神秘的身份
刚开始笔者始终以为这颗CYRIX III CPU就是传说中的(约书亚)Joshua,但在柜台的时候我听到经销商说这颗CPU没有二级缓存,这就同我掌握的情况不太一样了,Joshua应该是集成有256K全速缓存才对。可是这颗CPU......不管怎么说,先上机试试看了。
把CPU插在一块磐英的3VCA2主板上进行测试,这款主板采用了VIA自己设计的Applo
133A芯片组,对CYRIX III的CPU提供了支持。同时由于都是VIA的产品,我想在性能发挥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同大多数主板一样,这款主板上也有专门针对CYRIX
IIICPU的跳线,按照说明书我把相应的跳线位置调整好,插上128M内存和一块GeForce GTS MX显卡,挂好硬盘就开机了。
几秒钟后,显示器屏幕上出现BIOS自检画面,在CPU类型中居然显示的是Celeron500!这可真是闹笑话了,看来是BIOS的版本太低了。没别的办法,升级吧。进入系统后我到网上下载了3VCA2主板的最新BIOS文件,然后对主板的BIOS进行了升级。再次启动系统后屏幕上终于正常显示出CYRIX
III500的字样了。嗯,现在看起来舒服多了。
进入Windows98操作系统后,在系统属性CPU类型一项中也无法正确显示CPU的名称,只是显示出“CentaurHauls”的字样,这个词应该是半人马什么的,依稀记得以前IDT公司的一个设计小组的名字叫什么半人马。难道……我现在对这颗CPU的真正身份更加感兴趣了,它到底是谁呢?
2.原来是他
为了验明正身,先运行WCPUID这个专门用来查看CPU信息的软件,但十分遗憾的是手头的版本还是无法正确识别这颗CPU,但可以从设计组信息中看到“CentaurHauls”半人马设计小组的字样。怎么办呢?还是和BIOS一样,升级呗。于是又上网下载了WCPUID的最新版本。啊,互联网就是伟大,这个新版本的WCPUID就很顺利地识别了这颗CPU,在CPU名称中我清楚地看到了“VIA
Samuel”的字样,同时也清楚地看到这颗CPU确实是没有L2缓存。一切疑问都烟消云散了!原来是他!
3.一个预言家的成长史
赛缪尔(Samuel)!没想到CYRIX III的头衔给了它。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Samuel的背景。据传,自去年9月份威盛收购了IDT后,原IDT的一个叫做半人马的设计小组就继续开始加紧研制新一代的CPU,也就是大家以前说到的Winchip5。这款VIA的Cyrix
III便是使用的Samuel处理器。Samuel(赛缪尔),同我们先前所提到的Joshua(约书亚)一样,名字来自于《圣经》,在圣经故事中,Samuel是大卫王时代最有名的预言家。传说Samuel的母亲不孕,但仁慈的主感于她的虔诚祈祷,赐给她了一个儿子,这就是Samuel。
这款Samuel采用了超级流水线设计,共有11条进程管道。于目前流行的x86处理器乱序执行指令不同,Samuel的指令系统采用了有序执行方案。VIA这样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尽管乱序执行拥有更加的性能表现,但它将使用更多的管道和晶体管,不可避免会导致CPU内核设计复杂、芯片面积增大,能耗增大,尤其是对其成本的控制是十分不利的。
★在执行某些特定的顺序指令的时候,乱序执行会把许多时间浪费在没用的分支预测上,浪费的大量CPU时间(当然,这点也是相对的)。
★在TLB(后援缓冲器)不命中,指令输入、输出和不必利用缓冲的情况下,按序执行指令经有大大优于乱序执行的效率。
★在整体性能下降不大的情况下,按序执行可以使CPU结构简化,使得CPU的整体成本得到了有力的控制。
此外对于分支预测方面Samuel也尽最大可能进行了优化,其主要特点为:
★采用直接计算到IP位移,LIFO呼叫/返回堆栈和分支目标缓冲器BTB的三类机制并发的分支寻址。
★采用独特的Jcc双重轮流预测器,它拥有8KB的共享入口,13位球形地址;4KB单极预测器和
Context-sensitive(上下文敏感)分支,Jcc的历史指令选择表可以让程序回溯16条历史指令,这样一 旦发生预测没有命中的情况,可以快速返回上层指令,减少了CPU不命中的时间浪费。
虽然Samuel经过了种种的优化设计,性能也确实比以往的WinChip系列要增强了许多,但它的浮点运算依然非常差劲。而且也不要对它的性能抱有什么非常大的希望,毕竟它的市场定位是在低端市场。
4.真刀真枪的操练
光说不练不行,不管它是好是坏,我们来实际运行一些程序看看它的性能到底如何吧。在许多日常的操作中倒是没有明显感觉到速度上的差异,对于一些商务运算、上网浏览之类的操作这颗CPU的运算能力应该算是够用了。而且不要忘了,这款CPU的外频可是100Mhz呢。为了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出这款CPU的实际能力,笔者运行了ZD公司的测试工具Winbench99中的CPUmark和FPUmark。同时为了便于对比还找来一块Celeron366进行了对比,结果请看下表:
CPU Mark FPU Mark
CyrixIII500 22.7 823
Celeron366 28.1 1950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整数方面这两块CPU的差距不是非常大,但在浮点运算方面Samuel同Celeron相比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当然这和CPU、本身的定位也有关系。由于这个测试比较倾向于纯数据的测试,为了更好的反映这款CPU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接着使用这两款CPU运行了一下3D
Mark2000 Pro。在这个程序中有一个选项为CPU Mark。它主要是通过两段游戏来反映CPU在实际使用中的功效。表格中的数据是两款CPU在多次测试后取得的平均值。
3DMark2000Pro CPU MARK
CyrixIII500
119
Celeron366
186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尽管Samuel支持AMD的3DNOW!和MMX,但在游戏类的程序中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于一个游戏发烧友来说,它不是很好的选择。
5.自由超频
一颗CPU除去速度外,大家恐怕对它的可超频性也是非常的关心。在我刚刚拿到这颗CPU的时候我听到的消息是这颗CYRIX
III的倍频与外频都是锁死的!这听起来有些惊人!反而让人更加想试试这颗CPU能否超频使用。由于在3VCA2主板的BIOS选项中有一项专门针对CYRIX
IIICPU的倍频选择,所以顺手先调节了倍频的级数,从默认的5x调到了6x。估计基本上是没用的,因为现在CPU锁倍频已经成了一条规矩了。但当屏幕上显示出来CYRIX
III600Mhz的字样时候,笔者不禁兴奋起来,这颗CPU没有锁倍频!等系统完成自检进入98后急忙运行了WCPUID,果然现在的倍频是6x了。为了试试稳定性笔者把刚才做过的测试又重新运行一遍,并记录下数据。测试一完成就急忙重新启动系统,再次进入BIOS中,试着继续增加倍频。但十分遗憾的是这颗CPU在不加电压,不使用额外散热装置的情况下倍频只能够在6下稳定运行。既然倍频不行,于是想看看外频行不行。外频高了对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应该是更加明显。经过一次次的测试摸索,笔者发现这颗CPU能够稳定运行在133Mhz的外频下,但此时CPU的倍频必须使用默认的5x即CPU运行在667Mhz下。在这个频率下也同样运行了一遍刚才的各项测试。从下表可以看出,对系统外频超频相对于倍频的超频提升比较明显。
CPU Mark
FPU Mark
3DMark2000Pro CPU MARK
Cyrix III 500(100*5)
22.7
823
119
Cyrix III 600(100*6)
25.3
988
133
Cyrix III 667(133*5)
28.4
1100
143
此外为了考验超频后的稳定性,运行了一个叫做“CPU STABILITY”的软件,这个程序会产生大量的CPU运算,充分发挥CPU内在功效,让CPU始终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不仅仅局限于CPU100%占用)。即使是长时间运行这个软件,系统也是表现很正常,没有出现死机现象。看来这颗CPU在133Mhz外频下工作是完全可行的。
6.清凉CPU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这颗CPU的超低发热量,它同目前AMD系列的“喷火”CPU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刚刚拿到CPU的时候就听经销商对我说,这颗CPU不用散热风扇进入98运行几分钟后温度才和人的体温相当。尽管我没敢这么试,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包括超频后的测试过程中,CPU散热片的温度始终都是温温的,近年来还是头一次见到温度这么低的CPU(当然,您也就别对它的性能太过苛求啦)。
四、上帝的礼物
通过短暂的试用,使我对CYRIX III CPU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至少我知道了到底谁是CYRIX
III,是Samuel(赛缪尔),而不是先前的Joshua(约书亚)。由于这是一颗面向低端市场的CPU,所以我们不能对它在性能方面有太多的奢求。这颗CPU最佳的搭配应该是一些高度整合的主板,因为这颗CPU价格非常的便宜,初期市场的零售价在55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价格还会继续跌落的。同整合型主板搭配在一起,对于一些典型的商务运算、上网冲浪及简单的娱乐消遣来说,它完全能够很好地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