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Twitter上的消息除了挺广东话以外,便是计算机世界关于腾讯的封面报道了,《“狗日的”腾讯》,这标题恐怕是新世纪最有噱头的标题了。初看标题,第一的反应便是腾讯难道又欠了计算机世界的广告费?这不是腾讯的错,而是媒体留给我的惯性。习惯于媒体对那些看不顺眼或是面和心不和的互联网企业乱扣帽子。后仔细看了这篇貌合神离的文章,实际这篇报道里面基本没有新东西,倒像是整理了一下某微博对于某话题的讨论。说实话,这种报道的形式并不创新,可是应用到《计算机世界》这样的传统媒体到确实创新了一回。这点也是拿来主义,和腾讯的某些拿来主义的做法倒是一致。
我一直搞不懂,央视妖魔化腾讯应该是有目的的,一个计算机世界妖魔化腾讯的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借腾讯的媒体效应,吸引眼球扩大销量?
对于腾讯善于拿来主义,我想貌似腾讯从来都是拿国外的。山寨也好,本土也好,互联网有什么创新是本土的?我倒是认为这种拿来主义大大刺激了市场,让网民和消费者更受益。如不是腾讯搞空间、支付、输入法、邮箱、微博,我真的不看好那几个一手拿来主义者,他们的贪婪和腾讯一样。若成了老大,尽会干些鱼肉用户之事。利益永远是摆在这些企业大佬面前的第一把刀。当然,我也不是腾讯的粉丝。腾讯成为老大,也一样会鱼肉我们,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本质。
不过幸好有腾讯这么一个企业,各这个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每个企业都在想,有一个用于6亿用户、手握百亿现金的企业在虎视眈眈。如果自己做的不是足够好,就是马上死掉。而且腾讯还是善于优化的拿来主义。看看腾讯申请的那些专利也真够唬人的,拿来主义都能拿出专利来。
我们再来看看百度,可能李彦宏本人也看了马化腾的自传《我的复制可以成功!》,一样在博客、微博、输入法、视频网站市场拿来主义,甚至要搞自己的dulinux系统。貌似百度的用户远远大于腾讯,但不是他想拿来就能搞成的。套用某人的一句话:“中国的互联网本身就是个极度山寨化互联网,如果非说创新,那只有阉割算是创新了!”
我乐于看到那些小的、本身也没有什么企业文化和远大志向的企业被腾讯干掉,做得不够好,不尊重用户,就算没有竞争对手也会慢慢死去。我目前服务的企业也忌惮腾讯,但我们将这种忌惮转化为压力和动力,也许有一天自己所在的企业也会被腾讯干掉。
腾讯、百度这些拿来主义给了中国互联网新的机会,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真的创新才有机会,和亿万网民一样,我呼唤这样的企业、团队和个人。
来源:读者投稿,作者:zhhe , 原文地址。
创业型的公司,要先论证下,腾讯会不会做这个模式,如果会,另做考虑。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