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基础教程
电脑操作教程
电脑怎样拨号上网
如何做个人网页
怎样做局域网
Word教程(文字处理)
图形图象处理入门
经典提高教程
怎样使用代理服务器
如何做无盘工作站
Photoshop教程
Dreamweaver3教程
Flash4&5教程
Firework3教程
Frontpage2000教程
Authware教程
Office2000教程
如何制作动画图片
OICQ&ICQ使用方法

高手学习指南

硬件升级技巧
CGI教程
ASP教程

PHP教程

注册表使用技巧
路由器的设置
网站建设指南
SQL
最近更新:
硬件手记
相关内容

显示器白皮书(一)

  一台出色的显示器可以说是表现一台电脑整体水平的最佳媒介,无论你拥有什么样先进的配置,开机以后,我们的眼睛只停留在显示器上,通过显示器所表现出的绚丽色彩和动感画面我们能体会到你的机器是什么料。一台劣质显示器,不但会让你的电脑很没有"面子",更会使视力急剧下降。确实,显示器的确是电脑中最不应该省钱的设备之一。如果你现在觉得使用的还是14寸的小显示器或者画面抖动不稳定,那么最好还是把它换掉。但无论在杂志还是在网上能够指导消费者购买适合自己的显示器的文章实在不多,常在电脑市场听见有人"15寸"、"17寸"这么喊,没有型号甚至也没有牌子。遇到黑心的商人白花了钱却没有得到和价格相称性能的显示器,好冤枉啊。所以觉得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显示器的有关知识。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显示器,说明书上无一例外地给出点节距、行频、场频及带宽等技术指标。例如,PHILIPS 105A 15英寸显示器的点节距为0.28mm、行频(水平扫描频率)为30~70KHz、场频(垂直扫描频率)为55~120Hz、带宽为108MHz;三星500p 15英寸显示器点节距为0.28mm、行频为30~69KHz、场频为50~160Hz、带宽为110MHz,这些参数反映了显示器的内在质量。了解这些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掌握显示器的特性很有帮助,也能使我们对言过其实的广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屏幕可视区域:平常我们所说的17寸、15寸实际上指显像管的尺寸。而实际可视区域(就是屏幕)远远到不了这个尺寸。14寸的显示器可视范围往往只有12寸;15寸显示器的可视范围在13.8寸左右;17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寸之间。购买显示器时挑那些可视范围大的自然合算。

  屏幕的类型:14寸的显像管多为球面显像管,屏幕中间呈球形,图像在边角上有些变形,已经被淘汰。现在大部分15、17寸显示器采用平面直角显像管(FST),使得图像更加逼真。另有少量显示器用到了柱面显像管(如索尼的特丽珑Trinitron 和三菱钻石Diamondtron)。这种显示屏幕表面呈柱面,图像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可视面积较大。再到以SONY特丽珑(为代表的柱面显像管,弧度已经越来越小,特丽珑显像管已实现了垂直方向的零弧度。但实际上依旧没有达到完完全全的平面,一眼就能看出画面的边缘有变形和扭曲。最近采用更新技术的显示器不断涌现,如LG的未来窗等,CRT显示器即将步入"纯平面"时代,无论在物理上还是在视觉上的显示器将成为新的选购标准。

  逐行/隔行显示:显示管的电子枪扫描可分为隔行(Interlace)和逐行(non- Interlace)两种。逐行显示是顺序显示每一行。隔行显示器在低分辨率下其实也是逐行显示的,只有在分辨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才改为隔行显示。在相同的刷新频率下,隔行显示的图像会比逐行显示闪烁和抖动的更为厉害。不过如今生产的显示器几乎已没有隔行的了。

  点距:点距是同一像素中两个颜色相近的磷光粉象素间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图行越清晰细腻,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也就越高。如今家用显示器大多采用0.28mm点距,采用0.25mm有SONY的特丽珑和三菱的钻石珑,0.26mm(明基和部分飞利浦)和0.27mm的也不少,采用0.22mm的高档显示器就属于专业应用了。屏幕越大,点距对视觉效果影响也越大。

  画面刷新率:即屏幕刷新的速度。画面刷新率也叫做垂直扫瞄频率(RefreshRate),之所以叫做垂直是因为它的扫瞄方式是从画面上方第一条线一直扫到最下面一条线,由于方向是由上到下,所以叫做垂直扫瞄.这个数字代表一秒钟更新几次画面,单位是赫兹(Hz),例如75Hz表示一秒钟更新整个画面75次.为什么人们经常拿75Hz为例呢?因为在VESA的规格里就明文规定显示卡必须支援至少75Hz的频率才可以提供较稳定不闪烁的画面,不过目前VESA的规范又更严格了,它把最低频率增加到了85Hz,因为85Hz才是比较实用的规格.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才能基本消除闪烁,显示器最好稳定工作在允许的最高频率下,一般是85Hz。

  水平扫瞄频率:画面上所有水平线的扫瞄次数就是水平扫瞄频率,其计算方法是将解析度的后面的数字乘上RefreshRate ,然后再乘以1.07,这个算法应该不难理解,就一个800*600 75Hz的画面来说,它拥有600条水平线,每条线每秒钟扫瞄75次,所以就是600*75,至于最后还要乘上1.07是因为800*60075Hz是指眼睛看得到的部份,但是在这个部份的四周还有一圈眼睛没看到的部份称为Blank区域(没看到是因为它是黑色的),这个部份虽然看不到,但是显示晶片仍然要做扫瞄的工作,这块区域的左边和右边部份加起来(因为现在只考虑它的水平部份,所以只有左边和右边,这两边统称做水平空白区域)大约是整个可视范围的7%那么大,7%只是一个大略值而已,不同的解析度或不同的RefreshRate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所以这个算法也只能算一个大概,并不是100%准确的。

CD光盘种类知多少
认识缓存
显示器安全规范认证
精简与复杂谁更强——深入了解计算机的核心体系
雷管Ⅲ究竟会不会“爆炸”
幕后英雄——认识驱动程序(上)
幕后英雄——认识驱动程序(下)
DDR芯片组横空出世
Pentium 4:IA-32家族新利器
AMD处理器的新搭档——SiS730S整合单芯片组
笔记本电脑技术面面观之一
英特尔,你又出错了!
DVD综述
MP3概述
为TNT2选驱动
透射稿扫描技术漫谈(上
透射稿扫描技术漫谈(下)
威盛2000年新芯之路
怎样用3D Winbench 2000测试显卡性能
笔记本电脑技术面面观之二
主板插槽及接口
喷墨打印机原理浅谈
显示器白皮书(一)
 
 
 
 
 
教程站
收集整理
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