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奇44X光驱试用记
提到阿帕奇,许多人都会想到美国空军的主力直升机。在海湾战争中,这种直升机为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阿帕奇”这个名字的由来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个名字来源于印第安,是印第安传说中的一位勇士的名字。以勇士的名字来为飞机命名,由此可以看出美军对这种直升机的信心。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款光驱恰恰也是以这个印第安勇士的名字来命名的,看来厂家也是希望这款光驱在纷乱的光驱市场中成为一名勇士。
一. 独具匠心的设计
在这款光驱的外包装纸盒上清晰地印着光驱的照片和一架带有毫米波雷达的长弓阿帕奇直升机。坦白的说,这款光驱的外包装并不是很华丽。但当我把沉甸甸的光驱拿到手中的时候,隐约有一种直觉,这光驱应该不错。在其前面板有两个按键,分别是出盘键和CD播放键。与众不同的是,这两个键采用了立式突出的按钮,这样在按键的时候非常方便,触感不错,再就是标准的耳机插卡和CD音量调节旋钮以及读盘指示灯。
看着这个耳机插孔,我总感觉同其它光驱上的插孔有些不同,但一时之间却又说不出那来不同,于是我拿来一个耳机的插头一试,这才明白。这款光驱的耳机插孔四周的塑料向内微微塌陷,在耳机插孔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凹槽,这样就确保了耳机插头和插孔的紧密接触。尽管这是很细小的地方,但依然能看出这款光驱在设计上独具匠心。
二、实际应用
1.良好的兼容性
光驱毕竟不是用来看的,具体性能如何还要看看实际使用中的情况。我使用了一套AMD架构的系统来试用这款光驱。软件环境为中文Windows98
SE版。光驱后面的跳线为“Master”,连接在主板上的第二IDE插槽。
开机后,BIOS自检很顺利地找到光驱显示为“ATAPI 44X CD-Rom”,默认的传输规范为DMA/33。按照我每次测试产品的习惯,我重新克隆了操作系统。当完成克隆工作重新启动系统后,98立刻就找到了光驱。在我以往的许多评测中这是不常见的。通常当克隆完硬盘后系统都是无法找到当前的光驱,只有等安装完相应的主板驱动后,再次启动才能够正常地使用光驱。但这款光驱在系统第一次启动的时候就被系统找到了。我放入一张光盘试了一下,完全能够正常读取。我猜想,大概这款光驱在制造上严格遵守了ATAPI的规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所以能够被操作系统当做默认设备识别。别小瞧这一点,以前我在测试其它主板的时候经常出现主板驱动在光盘上,但系统第一次启动后找不到光驱的现象,十分麻烦。而且电脑配件最讲究兼容性和规范了,有了良好的兼容性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高速运行
当我把系统中的相应软件、驱动都安装完成后,就开始动手评测光驱了。开始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进入设备属性列表,把光驱的DMA传输方式打开,因为系统默认值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我使用了比较常用的光驱测试工具――CD
SPEED 99。测试用的光盘是一张我精心保存的质量优秀的数据光盘,保证了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因为光盘的质量问题导致读取速度下降。为了检验光驱的最快读取速度,在开始测试之前,我先把光驱的转速调节到最大速度44X待机。这样开始测试后马达主轴转速会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测试开始后,代表光驱的读取速度的绿色曲线一路攀升,而代表马达转速的曲线则非常稳定,就是一根直线。随着读取数据的结束,最快速度达到了42.25X。尽管没有达到标称的44x,但达到这样的速度也已经很不错了。
3.优秀的CPU占用率
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个第三方的CPU监测软件,来监视这款光驱在传输数据时的CPU占用率。令我非常吃惊的是,这款光驱的CPU占用率非常低!在我以往测试过的光驱中,CPU的占用率会随着读取速率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会从开始的4-5%一路上升到20%左右,有些光驱甚至能够达到30%。但这款阿帕奇始终是在5%-8%左右徘徊,只是在很偶尔的情况下到达过10%!这是我见过的CPU占用率最低的光驱了。极低的CPU占用率意味着系统的高响应率,系统整体速度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4.货真价实的手动降速
这款阿帕奇光驱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带有即时降速功能。当高速读盘的时候,持续按下弹出键超过两秒钟以上,就可以使光驱的运行速度降低到16X以下。这个功能同前些日子市场上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冷静指”有些相像。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试过“冷静指”的这种功能,非常遗憾的是,不知是否我太笨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无论我怎么按,长按还是短按弹出钮,都没有起到降速作用,每次都是光盘自动弹出。所以,我对这个功能始终都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它在我手中从来没有试验成功过。但既然这款光驱支持这项功能,咱们也得试试。
于是我开始运行CD Speed99,当光驱传输率达到快40X左右的时候,我轻轻按着光驱上的弹出钮两秒钟。说实话,此刻我在等待着光盘弹出来呢。嗯,等了大概几秒钟,光盘并没有弹出来,CD
Speed99的速率传输曲线却猛地掉了下来!从近40x一直下降到7x左右。然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最高读取速度也就到了16X左右。同时我还发现,只要不取出当前光盘,在继续读取过程中始终会以最高16x的速度来读取。嘿,没想到这功能还真起作用了。这样一来,对于读取一些比较烂的光盘是非常有好处的。各位还记得以前的SONY读盘王吗?那就是一款8X的光驱,由此可见降速对于更好读取光盘的重要性。
5.音乐DIY
MP3是我们经常听的一种音乐文件格式,它体积小巧,却能够提供接近CD的音质。许多朋友喜欢通过光驱把喜爱的CD自制成MP3音乐文件,但有时候通过光驱抓取音轨会产生明显的“爆音”现象,使人非常扫兴。为此,我特意安装了一套由大名鼎鼎的Xing公司出品的“水晶”Mp3制作程序,这是一款很流行也很出色的MP3制作工具。我找来一张音乐CD,使用“水晶”DIY了一首MP3。在整个音轨的抓取过程中,光驱抓获音轨的速度始终维持在10X左右。制作完成后,我找来一只创新的大耳机仔细倾听,没有发现任何的“爆音”现象。看来,使用这款光驱制作MP3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另外,这个程序也可以把光驱抓取音轨的速度强制调节到32X,但这样做的话,有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些“爆音”现象的。所以,在压制Mp3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使用程序中光驱的默认速度。
6.优秀的内部设计
一直以来,高温和高热始终是困扰高速光驱的大问题。为了一探究竟,我把这个阿帕奇给拆开了。当我把光驱底部打开后,发现在电路板上面的两块IC芯片上居然有散热硅脂,那散热片在哪里呢?拿过拆下来的光驱的盖一看才明白,原来在光驱底部的铁盖上对应着这两块小芯片的位置上向内凹进来一块,正好抵在这两块需要散热的芯片上。你别说,设计得还真是巧妙。
这款光驱采用了一种独特的降噪结构设计,它把传统设计中光驱侧面的长条空气腔分割为更小的“蜂室”,使光驱内部因振动产生的噪音得到了阻隔。另外,这款阿帕奇光驱采用了全金属机芯和动态双悬浮组合结构,对于处理一些变形盘片和进一步抑制噪声有很大的帮助。光驱完全拆开后我发现,整体机架果然采用了悬浮结构。在机架的四个支架下,都垫有一个蓝色的软橡胶垫,当光驱高速运动的时候可以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同时在激光头固定的地方也有类似的设计,这样对抑制噪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一些变形盘片的读取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使用中,这款光驱的噪声确实不是很大,同其它高速光驱相比,它运行时候的声音更加低沉。而且它的发热量也很低,运行了很长时间后才有温温的感觉。不能不承认,这款光驱采用的一些特殊设计,对噪声和稳定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留待时间验证的优点
在大家最关心的读烂盘方面,这款阿帕奇表现得也很好。它采用了“人工智能纠错(AIEC)”技术来增强光驱的容错能力。AIEC就是在对上万张的残次光盘进行研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实行不同的纠错方法来读取数据,这些纠错方法都存储在光驱的芯片中,当光驱读取有问题的盘片时,会从记录中采用对该盘片最优的纠错方法来进行数据读取。由于采用了AIEC技术,所以阿帕奇光驱拥有极佳的容错能力。另外,当盘片读取艰难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降速进一步增强读取能力。在我手头的几张非常“烂”的盘都顺利地通过了测试。
8.嘴大吃八方
另外这款光驱还对多种Cd格式提供了支持,例如:CD-CA,CA-ROM,CDROM/XA,Misxed
mode cd-i/FMV等等……。由于我手头没有那么多种格式的光盘,只是使用了一些CDR,CDRW进行了简单的测试。我还特意选择了一张分多段刻入的CDRW盘片,这款阿帕奇丝毫没有错误地读出了所有的数据。
三、总结
通过一系列的试用,这款阿帕奇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极低的CPU占用率在众多光驱中独占鳌头。我的感觉是这款光驱的整体设计上充分吸取了以前各款成功光驱的优点,很有些集众家之长的味道。另外,在售后服务方面厂家提供了2周包退、3个月包换、一年保修的售后服务承诺。目前这款光驱刚刚上市,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成为光驱市场的主流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