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本类阅读TOP10

·抗肿瘤新药博生癌宁临床观察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从医学伦理学方面对器官移植规范的探讨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相关因素的探析与对策
·糖尿病的临床分期与治疗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及处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附58例报告)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病变放射免疫显像规律及在卵巢肿瘤诊断、治疗方面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论文摘要]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多由饮食不当,七情内伤而致。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肝脾;病理是以胃气不能正常下降,脾的运化失常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的发生,又与情志变化相关,肝不能疏泄条达,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因此选用《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采用苦温并用,补泻兼施的配方原则,经对69例与2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胃肠舒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与中药制剂“三九胃泰”冲剂治疗对照组有效率7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胃肠舒  治疗慢性胃炎  疗效观察

[论文]   从1986年6月至今,我们自拟胃肠舒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9例中,男51例,女18例,男女之比约为2.8:1,年龄19岁一29岁15例,30岁一49岁36例,50岁以上者18例。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20年,其中6个月以内8例,6个月一5年33例,5年一10年17例,10年一20年7例,记载不详者4例。多数患者有情志不舒、饮食不调、饥饱失常等病史。曾接受过其它中西药治疗,观察治疗中停止其它药物。临床其它类型胃炎亦接受本方案治疗。但不作为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对照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在20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41.5岁,病程2个月至19年。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拟胃肠舒:党参15g、干姜9g、法夏15g、炒白芍20g、佛手9g、砂仁6g、黄连9g、无花果15g、玄胡索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可连续服2—5个疗程。   

对照组:三九胃泰冲剂(南方制药厂生产)每日2次,每次1包。疗程同治疗组。

3、疗效标准   

以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诊断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年版)中的标准为依据。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     

4、治疗结果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例%

好转例%

无效例%

总有产率%

治疗组

69

37  53.62

30  43.48

2  2.9

97.1

对照组

27

12  44

9   33

6  23

77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组  别

胃病

暖气

胃脘不适

食后腹胀

纳差

大便

异常

嘈杂

泛酸

治疗组

 疗前例数 

69

49

52

35

46

16

18

 疗后消失

58

40

51

35

46

12

16

  

组  别

胃病

暖气

胃脘不适

食后腹胀

纳差

大便

异常

嘈杂

泛酸

治疗组

 疗前例数 

27

21

20

17

15

6

6

 疗后消失

21

18

13

12

10

2

2

从表 1可以看出本组近期有效率为 97. l%,其中治愈率  53.62%、好转率43.48%,明显高于对照有效率77%。经统  计两组差异较显著(p<0.05=。     

表2说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经统计均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说明本方临床疗效优于“三九胃泰”冲剂。

 5、病案举例     

李xx,男,41岁,个体户,1993年3月6日就诊。该李患胃痛10年,经服中西药治疗,反复不愈,半年前经某医大附院纤维内窥镜检查,胃窦部明显水肿,胃粘膜呈麻疹样点状充血,诊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针对胃脘胀痛,时作时止,无定时,饭后胃脘胀满,暖气频作,食欲不振,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时干时溏,舌质红苔白根部黄腻,脉弦缓等症状,诊断为脾虚湿滞、升降失常之症,拟胃肠舒5剂。药后复诊诉:3剂以后大便正常,胃痛明显减轻。仍进原方5剂胃痛消失,食欲增加。先后服药30剂,于1993年11月5日胃镜复查,胃窦区水肿消失,胃前壁粘膜红白相间。疗效巩固。

6、讨论胃痛的病因,中医多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身体虚弱等方面讨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肝脾。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胃喜润而降,脾恶湿性升。因此胃的病理当以胃气不能正常下降而产生的胃气上逆为主,如见暧气、呕吐、泛酸等症。而脾的病理则应以运化失常而产生的阳虚气滞症状如腹胀、纳差等。本病的发生又与患者的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似宜从土虚木方面理解。盖情志不遂,有碍于肝的疏泄条达,从而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根据以上发病机理,我们选《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苦温并用、补泻兼施的配方原则,自拟胃肠舒运用临床治疗慢性胃炎。

方中以党参、甘草甘温益气,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寒,黄连、无花果清热健胃和中、佛手疏肝理气,白芍、肝止痛、砂仁温中健胃,玄胡活血止痛。全方功在补气和中、理气止痛、疏肝健脾、凡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的各种胃炎,表现胃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肠鸣腹泻、暖气等见症,临床运用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