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应用文论文写作
->
教育学
->
教育学
-> 试论学校体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教育学
历史学
教育学
国学
教育教学
本类阅读TOP10
·
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
·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
·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关系
·
加强思政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
·
中学生养成教育
·
《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教学建议
·
《珍惜时间的孩子》教学建议
·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九册教材介绍
·
论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
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
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
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
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
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
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
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
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CPA行业
管理学
战略竞争
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
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
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
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
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
经济学
中国经济
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
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
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
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
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
企业文化
文化类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
美学
音乐
影视
艺术理论
社会学
伦理道德
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
农村研究
教育学
历史学
教育学
国学
理工科
理科相关
统计学
物理学
工业设计
交通
土建水利学
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
通信学
化工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
电子商务
文学
外国语
人物研究
哲学
哲学相关
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逻辑学
政治
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法律
行政法
法学理论
司法制度
经济法
民法
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其他
文秘
公务员考试
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
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
教育教学
试论学校体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作者
:未知
来源
: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
: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强健的体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体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观点认为体育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矛盾,即体育会影响学习成绩,因而如何正确认识体育对学生成绩的作用,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在一些学校,尤其是中学,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和老师认为,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都较差,从而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说,言外之意是体育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为了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一些学校占用体育课、挤体育活动时间,甚至不开毕业班体育课,我们认为这种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也是极为有害的。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发展,同时也会妨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从近年来本市和本校的体育成绩和学习成绩的统计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体育合格率高、成绩好则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
表1 三届毕业班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对照一 单位年度
科目成绩 93年 94年 95年
市平均分 校平均分 市平均分 校平均分 市平均分 校平均分
学习成绩 78.9 86.16 80.78 90 73.6 85.24
体育成绩 23.93 23.72 22.79 24.74 23.1 26.73
注:体育满分30分,94年数学、语文满分120分 从本校体育组学生与普通组学生的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数据(表2)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表2 体育组学生与普通学生三年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对照表 单位年度
科目成绩 93年 94年 95年
市平均分 校平均分 市平均分 校平均分 市平均分 校平均分
学习成绩 70.68 83.5 75.4 89.3 77.1 93.5
体育成绩 70.4 71.25 71.3 72 71.56 72.71
近年来我校在校领导的重视、教职员工的支持下,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群体活动。由于科学合理地运用锻炼时间和锻炼方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精力充沛,校园学习气氛高涨,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据湘潭市95年初中毕业生会考成绩统计,我校体育合格率100%,优秀率100%,学习成绩单科平均分超过市平均分7.4—19.5分,科平分,全合格率,提高幅度三项指标在市区46所中学中均居第一位。这些都充分说明,体育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从理论上看,体育也不应妨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会有促进作用。
1、强健的体魄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没有强健的体魄,要取得好的成绩只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不但可以增强筋骨,还可以增进知识,求得知识靠身体,直观靠耳目,思索靠脑筋,耳目和脑筋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身体健全了,知识才能健全,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无论是上学或者是自修总得力能胜任,力能胜任的人是体魄强壮的人,不能胜任的是体魄柔弱的人,身体的强弱不同,那么胜任的程度也就有差异了。
2、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能力也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合力。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是指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聚合而成的。智力因素指与人的认识过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构成的一个多维的连贯体;而非智力因素则指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需要某种动力和支持力,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动机、意志情感等特征。显然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光靠传授理论知识来开发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学习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获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敏捷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个性心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炽热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锐意进取的气魄等。而这些都是与体育密不可分的,是体育课的功能所在。
3、体育能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人脑的发育状况,而大脑是人体结构中的一部分,它的机能状况与整个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体强是脑健的物质基础。长期用脑需要氧量很大,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补充大量的氧,能促使大脑新陈代谢。美国生理学家在对幼鼠的实验证实,运动刺激可有效地增加大脑重量与皮质的厚度。前苏联等国家的生理学家对婴儿进行被动性运动试验发现,肢体运动能促进大脑相应中枢部位发育。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发展,从小进行系统训练的青少年,不论在速度、灵敏性,还是智力上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观察其它灵巧性项目也有类似现象。
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体育与学习成绩并不矛盾。如果锻炼时间长,量过大或方法不当,是有它不利的一面,只要合理运用时间,运动量和方法得当,前者对后者还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身体是学习成绩赖以提高基础,因此我们不应忽视体育对学习成绩的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应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从政策上确保体育课的地位,从而达到学习成绩与体育同步和稳步提高。
作者:湘潭矿业学院子校 何国清
相关文章
:
相关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