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汇报

本类阅读TOP10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例文)
·出纳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例文1)
·2005年度工作总结
·会计工作总结
·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范文
·我的工作总结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十五”时期工作总结(最新免费)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十五时期”,我区人事人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人事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重围绕人才服务、公务员管理等重点工作,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一)理顺关系,全区各职能机构架构基本建立完善。我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建区,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工作都是从零开始。几年来,我们人事、编制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及自身实际需要,积极做好有关机构设置的审批、申报和机构职能核定等工作。截至目前止,我区新配置机构共75个(含市批14个,编制103名;区批64个,编制295名)。区批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单位55个,差额拨款单位4个,自筹经费单位5个。此外,公安、农业、财政、卫生等各基层站所的收编工作已基本理顺。目前,全区各职能机构架构已基本建立完善。
(二)稳妥实施,首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2004年6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我区实施了首次政府机构改革。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编办部门精心组织,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克服了新建区机构设置尚不完善、职能配备还没健全,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种种困难,大力推进改革进程,使该项改革顺利完成。区政府重新设置了18个工作部门和3个直属事业单位,并对4个部门的职能进行了调整。
(三)严肃纪律,机构编制管理切实得到加强。一是周密编制人事计划,严格审核,明确要求各单位进人必须严格遵守“在编制限额内有职位空缺”的原则。几年来,在向市人事局申报公务员(机关工作者)招考计划中,共有12个单位的83个职位获得批准。在办理编制卡过程中,严格执行编委“一支笔”审批制度,共办理了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申请1683件,其中经费由财政核拨解决的有1545件。二是制定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职工在编在岗情况全面核查。“十五”时期,我们联合区教育、财政等部门组成核查小组对全区142间中小学的教职工编制情况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核查,共清查出各种“占编不在岗”教职工65人,挽回了区财政损失每年约20万元。三是积极配合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全区行政执法队伍状况调查,进一步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上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四)加大力度,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取得突破性进展。区现有各级各类事业单位260个,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已初步建立,但绝大部分事业单位依然没有进行法人登记。鉴于此,我们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影响力,促使多数事业单位能自觉地进行依法上门登记。到目前为止,已设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187个,登记率为72%,大大推进了我区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二、人事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严格把关,公务员队伍管理不断完善
1. 高质高效完成区直机关工作人员选调工作。区成立后,需调进大批工作人员。2001年公开选拔了60名科级领导干部,2002年又在全市范围对全区32个区直单位200个职位进行了选调。经过严格考核,共有136名干部被选调进来。此外,针对一些业务性强的岗位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商调了53名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区直机关单位,确保了区直各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坚持凡进必考,严把公务员队伍“入口”关。对于公务员队伍配备,我们坚持做到凡进必考,切实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公务员队伍中来。几年来,我们积极配合市人事局做好公务员招考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113人通过参加全市招考进入我区公务员行列,大大提高了我区公务员的素质。
3.严格做好公务员过渡工作。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我区部分实行、参(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仍未办理公务员过渡审批手续,严重阻碍了我区公务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为此,我们出台了《关于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铺开完善公务员过渡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公务员身份的确认工作,对不符合过渡条件的,一律不能过渡为国家公务员。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4.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干部调配工作。“十五”时期共办理干部人事调配1095人次。其中调入党政机关(含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477人,调入企事业单位425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60人,通过公开招考公务员进入的113人;办理干部调出手续137人。
(二)统筹兼顾,其他人事工作跃上新台阶
1.人才培训工作多层次开展。一是抓好公务员培训。积极开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几年来,我区共举办各类公务员培训班14期,合格率100%。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工作,共举办了《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法》培训19期4000人参加,合格率100%;计算机初级13期1200人参加,合格率94%;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48。
2.职称评聘工作逐步提高。认真组织抓好高、中、初各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送评、评审和认定工作。几年来全区共送评评审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895人;评审初级职称439人;办理大中专毕业生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认定156人;动员报考经济管理类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36人,报考职称外语32人。全区共聘任专业技术人员 1268人,其中聘任初级职称476人、中级职称 778人、高级职称14人。目前全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475人,其中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1799人,初级职称2631人。取得执业资格35人。
3.工资福利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做好财政统发工作。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认真做好工资晋升审核工作。对年度考核称职(合格)以上及工作年限达到上一级别工作年限人员分别晋升了职务工资档次和级别工资,累计办理晋升职务工资档次11793人次,办理晋升级别工资1600人次;为76 名取得行政职务晋升人员确定了职务工资;给1690名评上上一级职称并聘任该岗位工作人员确定了工资,人均增资43元。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和死亡待遇审批制度。办理了201人退休和44人次的死亡抚恤待遇审批,28人次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四是做好大中专毕业生、考录公务员的转正定级工作。为406人办理了转正手续,兑现了转正工资,人均增资556元。五是协助区做好有关统扣工作。如根据茂港发[2002]10 号文精神,全区5170名财政供养(在职)人员,每月每人统扣10元,按月划入泥砖房改造费用专户。六是圆满完成全区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贴标准统一工作。全区在2004年1月起实现工资津贴标准统一。这项工作涉及五镇4191人的福利,其中五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648人,月增资22万元,人均增资334元;五镇教师2968人,月增资23万元,人均增资78元;离退休人员575人,月增资5万元,人均增资138元。
三、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做好人才资源调查摸底,建立人才库。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区人才总量已突破一万人大关。全区现有库存人才一共10176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11.8%。其中党政人才1497人,占14.7%;专业技术人才4456人,占43.8%;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06人,占6.9%;乡土人才3517人,占34.6%。
(二)招才引智工作迈出新步伐。新区人才少,高素质人才更少,这已成了制约茂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鉴于此,我们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如2003年3月,我局联合区教育、卫生、司法等部门组成招聘小组首赴全国范围招聘人才。招聘组先后赴甘肃兰州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西部人才交流大会,到四川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院校举办了多场招聘会。并从中选聘80多名我区教育、卫生、司法等领域短缺急需的人才及专才。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较好地缓解了我区高层次人才短缺状况。
(三)人事人才代理服务作用日益明显。为营造良好的人事人才服务环境,我局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逐步完善了人事档案室,配备了相关配套设备,对人才库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人事代理服务。据统计,目前共有330人在我区人才服务中心挂靠,1000份人事档案在我区人才服务中心代理;“十五”时期回来报到的毕业生共有768人,其中师范类毕业生377人;已安排或推荐就业的有408人,占报到人数53%,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就业317余人,就业率86%。
(四)建立了民营企业走访制度。积极走访一些民营企业,深入到油脂化工厂、电子城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人才需求量大的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又对全区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34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走访。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帮助其排忧解难。自从建立了民营企业走访制度以来,已为民营企业办好事实事106件,如为菲特香精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的5名员工办理人事档案托管;为中辰泛华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了7名专业技术人员等,得到了民营企业的一致好评。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