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本类阅读TOP10

·抗肿瘤新药博生癌宁临床观察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从医学伦理学方面对器官移植规范的探讨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相关因素的探析与对策
·糖尿病的临床分期与治疗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及处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附58例报告)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术中双途径化疗栓塞置管介入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摘要 21例手术探查证实为病灶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在术中作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并将与导管相连的注药盒埋置皮下,术后经注药盒行反复化疗栓塞治疗。药物包括阿霉素10~30 mg、丝裂霉素10~20 mg、卡铂100~300 mg及超乳化碘油10~30 ml。结果16例生存超过1年,1年内死亡5例。

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动脉 门静脉 化疗栓塞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且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被认为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研究表明,肝动脉化疗栓塞并不能使肝癌细胞完全坏死[1~3]。也有人认为单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有可能会促进肝癌的肝内转移[4],可能与肝癌主要通过门静脉系统发生肝内转移有关。作者从1995年6月至1997年3月,对21例手术探查证实病灶不能切除的病人作了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置管并注药泵皮下置入术,术后经注药泵作反复化疗栓塞,取得了21例病人中16例生存超过1年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1例肝癌病人,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25~74岁,平均(46.1±14.9)岁。2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诊断均得到病理学证实,并经手术探查病灶不能切除。其中巨块型10例,结节型3例,弥漫型8例。肿瘤最大直径为24 cm,最小直径为1~2 cm弥漫性多发病灶。21例病人均无黄疸,但都有程度不等的肝硬变,其中5例有小量非癌性腹水。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探查证实病灶不能切除后,即作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置管并将注药泵置入皮下。动脉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入,并经肝总动脉和肝固有动脉插至肝右或肝左动脉。经导管注入美蓝,观察肿瘤组织的着色情况,若全部肿瘤组织被染成蓝色,表示导管位置正确,即固定好导管。若只有部分肿瘤组织着色,则将导管退至肝固有动脉,并再注入美蓝,见左右两半肝的肿瘤组织均被着色后固定好导管。门静脉插管则经脐静脉途径,在紧靠腹壁处剪断肝园韧带,用2号或3号胆道探子依次扩张脐静脉腔隙,然后将导管插入脐静脉并经门静脉左干插至门静脉主干,固定好导管。所用导管为直入式注射导管,前端有单向活瓣,后端与注药盒相连,插管前先用肝素盐水充满导管及注药盒,导管放置好后分别将两注药盒埋于皮下并缝合固定。

  每次化疗栓塞均在X线电视荧光屏监视下进行,先注入造影剂以确定导管位置,然后再注入化疗栓塞药。药物包括阿霉素10~30 mg、丝裂霉素10~20 mg、卡铂100~300 mg、超乳化碘油10~30 ml。各药充分混合后经注药盒注入。2/3的药量作肝动脉化疗栓塞,1/3的药量作门静脉化疗栓塞。超乳化碘油及其它化疗药的用量主要根据肿瘤大小、肿瘤血供多少及肿瘤区被碘油占据的情况而定。两次化疗栓塞的时间间隔为4~6周。化疗栓塞次数最少者2次,最多者达12次。所有病例均在化疗栓塞前后进行了肝动脉和甲种胎儿蛋白测定。

1.3结果 全部病人在术后均有程度不等的右上腹疼痛、发热、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甲种胎儿蛋白下降。疼痛多在3~5 d内缓解,体温均在38℃以下。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与呕吐,对症处理后也能在2~3 d内消失。转氨酶有轻至中度升高,经护肝治疗后多在2 周左右恢复到化疗栓塞前水平。甲种胎儿蛋白在15 d后均有所下降,其中3例1~2个月后降至正常水平。18例病人中4例在一年内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16例生存超过1年,其中5例至今仍带瘤存活,存活期分别为13、14、18个月。21例病人的1年生存率为76.19% 。

2 讨论

  肝脏肿瘤为双重供血,中心部分以肝动脉供血为主,周边部分主要由门静脉供血,肝动脉系统与门静脉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交通支,肝动脉栓塞后仍可以从门静脉系统获得血供[4]。正是基于肝肿瘤双重供血的原因,提出经注药泵同时行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栓塞,可以更彻底地阻断肿瘤血供,从而使肿瘤中心部分和周边部分的癌细胞完全坏死,提高化疗栓塞疗效。本组资料中21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病灶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途径化疗栓塞治疗后,取得16例超过1年的满意结果。因而作者认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途径化疗栓塞是晚期肝癌综合治疗措施中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朱上林等[5]的报道结果和治疗体会与本作者的治疗结果和体会相似。

参考文献

 1 Kanematsu T, Furuta T, Takenaka K et al. A 5-year experience of lipidolization: Selective regional chemotherapy for 200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1989,10(1):98
 2 Wakasa K, sakurai M, Kuroda C et al.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embolization on the  boundary architectur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1990, 65(4):913
 3 Kuroda C, Sakura IM, Monden M et al. Limitation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using iodized oil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study in respected cases. Cancer,1991,67(1):81
 4 贾雨辰,王振堂,刘 琦等. 动脉内药物灌注与栓塞化疗对肝癌疗效比较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18(2):127
 5 朱上林,王天翔,邱伟华等. 肝癌双插管介入治疗. 临床外科杂志, 1997,5(6):320
 

作者:赵国湘 李朝龙 李振亚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