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应用文论文写作
->
理工科
->
土建水利学
-> 国内外微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土建水利学
理科相关
统计学
物理学
工业设计
交通
土建水利学
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
通信学
化工
本类阅读TOP10
·
对当前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
建筑装饰企业技术管理的要点
·
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室内设计中水管的选择
·
浅谈家居装饰的误区
·
论城市客运形象设计
·
什么是“绿色消费”?(小资料)
·
智能型住宅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
室内、空间、环境
→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
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
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
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
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
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
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
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
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
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CPA行业
管理学
战略竞争
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
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
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
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
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
经济学
中国经济
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
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
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
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
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
企业文化
文化类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
美学
音乐
影视
艺术理论
社会学
伦理道德
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
农村研究
教育学
历史学
教育学
国学
理工科
理科相关
统计学
物理学
工业设计
交通
土建水利学
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
通信学
化工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
电子商务
文学
外国语
人物研究
哲学
哲学相关
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逻辑学
政治
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法律
行政法
法学理论
司法制度
经济法
民法
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其他
文秘
公务员考试
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
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
教育教学
国内外微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作者
:未知
来源
: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
: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国外微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微灌之中,渗灌出现得最早。1860年在德国首次利用排水瓦管进行地下渗灌试验,结果可使种植在贫瘠土壤上的作物产量成倍增加。这项试验连续进行了20多年。1920年在水的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突破,研制出了带有微孔的陶瓷管,使水沿管道输送时从孔眼流入土壤。1923年苏联和法国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研究穿孔管系统的灌溉方法,主要是利用地下水位的改变来进行灌溉。
1934年美国研究用多孔帆布管渗灌。自1935年以后着重试验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孔管系统,研究根据土壤水分的张力确定管道中流到土壤里的水量。荷兰、英国首先应用这种灌溉方法灌溉温室中的花卉和蔬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塑料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塑料管。由于它易于穿孔和连接,且价格低廉,使灌溉系统在技术上实现了第二次突破,成为今天所采用的形式。到了50年代后期,以色列研制成功长流道管式滴头,在滴灌技术的发展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滴灌开始重视,滴灌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微喷灌出现的较早,在滴灌出现以前,以色列就重点研究过。1969年首先在南非研制试用,1976年被美国列为专利,70年代在世界上得到了发展,8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近十年来,微灌作为新兴的灌溉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根据国际灌排委员会的微灌工作组所作的三次调查,1991年世界微灌面积为1,768,987公顷(约合2,650万亩),比五年前增长了63%,比十年前增长了329%。尽管至今微灌在世界总灌溉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到0.8%,但其增长率远高于其它灌溉技术。
目前美国的微灌面积最大,为606,000公顷,从1986年至1991年增加了55%。其它国家微灌面积排序为:西班牙(160,000公顷),澳大利亚(147,011公顷),南非(144,000公顷),以色列(104,302公顷)。这些为微灌面积较大的国家,超过4万公顷以上的国家还有意大利、埃及、墨西哥、日本、印度、法国和泰国。以微灌面积占各国总灌溉面积的比重来排序,则塞浦路斯所占比重最大,为71%。以后为以色列(51%),约旦(21%),南非(13%)。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微灌占总灌溉面积的3~8%。微灌的应用仍以经济作物为主,各类作物所占比例为:果树为55.4%,蔬菜(包括大田和温室)为12.5%,大田作物(包括棉花、甘蔗等)为7%,花卉(包括苗圃和温室)1.5%,其它作物(包括玉米、花生、药材等)为23.6%。
国内微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山西省临汾的龙子祠引泉工程、河南省济源的合瓦地灌排工程是最早的渗灌工程。1975年以后,山西省万荣县、河南省许昌市及江苏省的常熟、睢宁、南通、启东、徐州等地进行了渗灌试点。做法是把透水管埋于地下40~50厘米处,间距3~3.5米,灌溉水通过管壁微孔渗出,再利用毛细管作用扩散在管道周围浸润土壤,供作物吸收利用。渗灌优点很多,但由于渗灌管的制造、材质、投资、施工和表土湿润差、堵塞不易及时检修等问题,当时仅限于试验阶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现代微灌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引进、消化技术的基础上,从无到有,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首先引进的是滴灌设备,这以后国内对滴灌进行了重点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随后,微喷灌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3年湖南省零陵柑桔示范园用澳大利亚赠送的全套微灌设备,发展了300亩柑桔喷灌。1984年国内几家科研机构仿制了几种微喷头,投入批量生产,使我国的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好的起步。1985年福建省龙溪地区引进安装了当时达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整套微喷灌设备,大大促进了我国微喷灌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随着制造水平的提高和材料的改进,渗灌管的性能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中。
到1991年,我国微灌使用面积已有2万多公顷,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设备研制和经验积累等方面都为我国微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近几年,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实际的需要,各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微灌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微灌的前景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微灌是一种最省水而灌溉效果显著的先进灌溉技术。由于世界上水资源越来越紧张,若干年后,在干旱地区主要依赖于微灌,而在非干旱地区,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各异,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降雨量少的地区急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降雨量充沛的地区,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也经常发生季节性春旱、夏旱和秋旱,微灌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不详
相关文章
:
相关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