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本类阅读TOP10

·怎样看待和处理当前医患关系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
·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促进医院的改革与发展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
·肿瘤转移的临床检测进展
·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研究
·红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与地位
·奥曲肽治疗消化系内分泌肿瘤进展_医学论文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北京城乡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调查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在我国已成为临床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城乡老年BPH的患病情况,按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我国老年常见疾病现状特点"的统一方法,于1997年6月我们在北京市城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随机地对北京市城区319人及乡村(顺义县)242人进行了直肠指检和症状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均为1937年5月31日以前出生(即满60周岁),在当地居住1年以上的一般人群。 
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均为60岁以上、在当地居住1年以上的居民,按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原则,在城、乡各选取2个社区进行调查,失访率<1O%。调查对象全部经直肠指诊前列腺,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行问卷调查。检查及问卷均由指定医师专人负责,以减少人为误差。 

(2)前列腺大小判断方法:根据前列腺的横径与纵径、饱满程度与中央沟的状况来判断。正常前列腺:横径小于3cm,纵径小于3.5cm,中央沟清楚;Ⅰ度增生:横径大于3cm,腺体稍饱满,中央沟稍浅;Ⅱ度增生:横径大于4cm,腺体饱满,中央沟变浅;Ⅲ度增生:横径大于4.5cm,腺体显著饱满或突入直肠,上缘不能触及,中央沟消失或隆起。 

(3)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标准:根据下列7种症状的存在情况来评定:尿不尽感;排尿间隔小于2h;间断性排尿;憋尿困难;尿线变细;用力排尿;夜尿次数。如无此症状定为O分;偶尔出现的症状定为1分;少于半数的定为2分;约占半数的定为3分;多余半数的定为4分;几乎每次出现的定为5分。 

(4)统计分析:按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各年龄段和城、乡BPH患病率,并进行显著性检验(x2检验)和I-PSS积分分析。 

结 果 

1.BPH患病率城乡分布 

城市BPH患病率为61.4%(196/319),农村为65.7%(159/242),城乡之间BPH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已诊断为BPH的患者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分别是24.5%(78/319)和2.9%(7/242)(P<0.01)。 

2.BPH与年龄的关系 

由表1可见,各年龄组BPH总体患病率和Ⅰ、Ⅲ度增生的BPH患者差异无显著性,但仅在Ⅱ度增生中,3个年龄组间发现差异有显著性(P<0.01)。 

3.I-PSS人均积分在城乡及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别 

I-PSS人均积分城乡之间无明显差别,农村(8.16)略高于城市(7.44)。在各年龄组之间呈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60~岁、70~岁、80~岁组I-PSS人均积分分别为6.35;8.86、12.16。 

讨 论 

按严格流行病学方法对城乡普通居民(≥60岁)进行BPH患病率调查,调查表明老年人中BPH总体患病率高达63.3%,是目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且城乡间无差别,但呈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 

BPH的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研究认为BPH与人们的生活饮食密切相关。在我国BPH早年的研究报道较少,1936年北京协和医院张先林、谢元甫等首次报道,认为我国BPH发病率仅为欧美人的14%。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目前BPH已是我国老年男性最常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989年有资料报道,某医院BPH住院人数仅次于尿路结石,位居第二。我国BPH发病率迅速增长,与欧美等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相比,差距逐渐缩小。BPH有一个缓慢发病过程,症状轻微时对患者生活影响不大,常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同时与就医条件亦有重要关系。本次调查发现,BPH总体患病率(63.3%)较杨建全等报道偏高。BPH增生程度及总体患病率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是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在京郊顺义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已明显缩小。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积分略高于城市居民,与顾方六报道有一定差距。城市群体中已诊断为BPH的患者78例(24.5%),农村仅为7例(2.9%),差别显著,可能与经济条件或就医条件有关。实际上BPH在城乡老年人中均为较普遍的疾患。值得注意的是80岁以上老年人,I-PSS人均积分高达12.16,表明BPH严重影响高龄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不详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