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料

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
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

本类阅读TOP10

·公务员考试最新试题:常识部分一(含参考答案)
·公务员考试最新试题:常识部分二(含参考答案)
·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考试常识大全
·2006年申论模拟试题
·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模拟题及答案01
·申论公务员考试热点问题
·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模拟题及答案02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卷
·和平版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第五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要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模拟题及答案05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一、简答题(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30分,第三小题50分,共100分)请将您对本题目的答案填入下面输入框,修改无误后点“提交”




  去年9月,浙江省向省属普通高校提供了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被称为助学的又一绿色通道。出乎意料的是,时隔半年多,大部分额度的贴息助学贷款依旧待字“闺”中。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在浙江省提供的1亿元额度贴息助学贷款中,仅发放出2852万元,还有7100余万元无人问津。国家助学贷款无需个人担保,不要财产抵押手续,贷款还贷期限长,还由财政承担一半利息,如此好事学生为何热情不高?

  据了解,浙江现有省属高校34所,学生X万人。按当初预测,1亿元额度的助学贷款,以每个学生5000元计,能使两万名学生得到资助,占省属高校学生总数的10%。而在浙江省属高校学生中,属于特困生的占将近20%。一边是部分学生需要经济支持来完成学业,一边是大量的贴息贷款无人问津,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有关人士分析,关键在于银行、学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认识差异。

  银行:风险管理成本大

  据了解,为减少风险,银行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均要求学生提供两个见证人,要求学生家乡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证明,要求学校提供学生历年的学业成绩和在校表现情况,毕业前与银行重新确定债权债务关系后,学校方能办理毕业手续;对贷款对象,银行也严格限定为“经济困难”和“学习认真、品德优秀”的学生等。

  采访中,一些银行信贷部门的同志认为,与其他个人消费信贷——银行与借款人一般均在同一城市、易于贷后管理和监督不同助学贷款的借款人——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使银行很难掌握其今后的确切行踪,控制能力极弱,是否按时还贷几乎完全取决于学生个人的信用道德观念,由此带来的到期贷款归还和催收工作将会耗费很多的财力、人力,使风险管理成本加大。

  据一家银行反映,该行去年10月发放的助学贷款,已出现两笔助学贷款利息无法按时收回的情况,这两位新生因品行问题被学校开除,但至今未与贷款银行联系如何归还所贷款利息。因此,他们再三强调要求学校的配合,认为在我国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就借款主体而言,虽然国家助学贷款与其他个人贷款一样,同样存在风险,但在某种程度上,助学贷款的风险还高于一般的个人消费贷款。

  学生:手续繁琐,还贷有顾虑

  对银行的说法,一些学校、学生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一项重大措施,因此是带有政策性补贴的教育福利政策,应当与其他商业贷款有所不同。在目前情况下,对几乎等同于其他个人消费贷款的做法,许多学校、学生感到手续繁琐,费时间、费精力,贷款条件苛刻。顾虑到今后的还款能力,银行对学生生活费贷款基本控制在每月2百多元人民币,也让许多学生感到为难,因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然,观念上一时难以迅速接受这种用明天的钱来资助今天的学习的方式,少数学生仍然寄希望于学校其他助学方式,这也是助学贷款遭受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事实上,尽管有国家贴息,对今后的还贷能力也是部分学生犹豫的现实问题。

  另外据了解,在无任何优惠政策的前提下,目前浙江农村信用社发放商业性助学贷款已达3872万元,大大超过了城市商业银行发放的商业性助学贷款额,占到全省商业性助学贷款的58%。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本题分值:20分)


【正确答案】

  观点提练分析

  据报道,浙江向省属高校提供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但半年过去了,7100余万贴息助学贷款却遭到冷遇。一方面,银行为了减少风险,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贷款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贷款手续繁琐,今后还贷存在顾虑。当然,也存在观念方面的原因。

2、以教育部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可操作性。

(本题分值:30分)



【正确答案】
对策分析

  (1)银行加强宣传,学生转变观念,学校全力配合,逐步推进贴息助学贷款工作。

  (2)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3)鉴于借款学生毕业后流动性相当大的特点,积极推行、鼓励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搞生源地贷款助学,直接面对学生家长发放或由学生家长担保的做法。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民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本题分值:50分)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