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介绍

本类阅读TOP10

·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班主任经验交流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
·乡2005年“三级联创”经验交流材料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新教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青年文明号纪实材料
·推行市场食品准入,构建和谐消费关系
·个人简历/简历模板精选
·热爱本职干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县级交通企业改革经验材料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2004年,我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没有注入资金支持,没有一名县级领导具体抓,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极难落实兑现,干部职工人平受偿不足8000元的情况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讲政策法规顺人心,凭公平公正稳人心,靠排忧解难暧人心,顺利完成了县航运公司、装运公司和汽车修配厂三家单位改革的各项任务,三家企业1428名干部职工的身份全部有偿解除,支付611名职工受偿金474万元,817名退休职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接管,所有职工档案全部移交社区,国土、房产手续全部到户到人,期间没有一名干部职工到市县上访闹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改革共识深入人心
交通企业改革是一场深层次的攻坚战,不仅涉及到利益的调整,而且也触及到观念的碰撞。我县交通企业改不改,如何改?当时可以说是顾虑重重,争议不断。有的主张立即改,马上改,趁企业还有一些资产可变现,快点分光走人;有的主张维持现状,认为交通企业队伍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搞得不好就会捅“马蜂窝”,出乱子,怕收不了场;有的认为交通企业属于特殊行业,具有行业优势,不改革也能维持下去,能拖则拖,何必劳神费力,自讨苦吃。为此,局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大家一致认为企业改革正当其时。一是上级有政策,有优惠条件,支持企业改革。二是企业能够支撑到今天,说到底,靠的是行业垄断优势,如果直面市场,企业必死无疑。三是干部职工有要求。在走访座谈中,大部分干部职工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机制不满意,要求改革。特别是一些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同志,要求改革的愿望更强烈。通过讨论,局党委一班人认识到改革上合政策,下顺民意,不仅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而且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为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在改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根据他们既是改革执行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因而有想改革、喊改革和怕改革的矛盾心理,采取大会发动、个别座谈等办法,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另外,为使广大职工的思想与改革同步,我们以企业面临的困境作教材,采取算“三笔账”的办法,即算经济亏损账、算资产消耗账和算改革效益账,从而使广大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到改革上来,使企业干部职工认识到深化交通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是促进交通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死路一条”,营造了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内在动力。
县航运公司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干部职工1051人、改革难度较大的企业,去年4月份全面启动改革后,我们分别组织召开了在岗人员会、职工代表大会、中层骨干会、退休人员会,反复宣传改革政策,并印发了《企业改革征求意见表》311份,征求职工意见,把握好了舆论导向,改革的共识深入人心。
二、把握政策,依法依规,凭公平公正赢得人心
企业改革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非常强,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事端。为此,我们把走群众路线作为解决具体矛盾和难点问题、加快改革进程、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办法,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效果十分明显。
一是坚持依法依规。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做到了有法律条文的不越线;有政策依据的不越界;有纪律要求的不违规。在县政府出台的《华容县商贸流通企业政革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交通行业的实际,专门研究了《劳动法》、《破产法》等法律,查阅了国务院和省、市近年来下发的所有关于改革的文件,确保改革方案、解除劳动关系协议等重要文书都合法有效。如在讨论方案时,干部职工对血吸虫病是否实行病残补偿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我们有一部分职工长期在血吸虫疫区工作,其中通过鉴定的就达240多人。假如对这些员工实行病残补偿,可能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于是,我们走访了劳动、血防部门,还专门查询了有关职业病和血吸虫病的政策规定,获知血吸虫病只限肝腹水和脾脏切除两种情况有补偿。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既合法、又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职工都能接受。

二是坚持依靠群众。这次企业改革从根本上解除了职工的身份,职工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无论在思想上、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比较痛苦。我们一方面开门办公,不回避矛盾,直面现实,不怕麻烦敢碰硬,耐心、细心、真心地做好每一名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全年共接待到局机关上访人员6批19人次。另一方面,我们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充分遵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绝大多数职工气顺心明,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摩擦和阻力。因此,在改革的全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引导、支持职工积极参与改革。 如县航运公司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143名职工被除名。改革时,这些人强烈要求参与受偿,对此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征求广大职工意见,最终否决了他们的要求。县装运公司对40多名企业轮换工要求解决养老保险和参与职工受偿、以及文革中误判刑人员要求补偿等问题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职代会的决策作用,使矛盾和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三是坚持公开公正。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谁说了都不算,只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办,保证了政策执行的刚性和各企业横向之间的可比性,避免了人为制造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没有关起门唱“独角戏”,做群众的“包办者”和代言人,而是开门改革,坚持了公开透明、阳光作业的原则,资产清查结果、职工身份状况、资产处置过程、职工受偿情况等全部上墙公开。一句话,只要能够向职工公开的统统上墙公开,并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职工针对公开结果发表意见,反映问题。 如针对县航运公司178名职工拖欠承包款354万元的问题,我们督促该公司经理一班人在职工代表的监督下主动与职工对账,核实账目380多笔500多人次。由于公平、公正,通过艰苦努力,所有欠款职工都表示接受认账。
三、以人为本,多办实事,靠排扰解难稳定人心
改革效果好不好,关键就看有没有后遗症。为确保资产卖得出,职工卖得断,稳定有保证,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与稳定并重”、“改革无情,操作有情”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各种难题,化解各种矛盾,做好了职工安置受偿及企业重组工作,巩固了改革的成果。
一是争取政策保稳定。在资产清算受偿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按规定缴纳养老后备金,大部分职工都有可能“零受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反映实际困难,求得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我县三家改制企业1428名干部职工人平减免近3000元养老后备金约400万元。同时,我们不畏困难,不怕麻烦,还积极帮助县航运公司追回历年防汛运费欠款59万元,主动与社区和有关职能部门衔接协调,做好改制企业的档案移交工作,并为航运、装运51名符合条件的职工争取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二是多办实事保稳定。航运公司是我县特困企业之一,大部分职工生活相当困难,只能长期借住公司住房。公司破产过程中,我们报法院同意,对房屋进行低价出让,但这些职工仍然买不起房屋。为此,我们又征得法院的许可,通过公司破产清算监督小组讨论,先后三次下调房屋价格,解决了300多名职工的住房困难。航运、装运两公司积极向县民政部门反映情况,争取500多人解决了“低保”。另外,我们还克服困难筹资19.2万元为三家改革企业94户职工住房进行了水电分户改造,翻修屋面近2000平方米,硬化场地800多平方米,并为所有职工家属楼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今年春节前,我们又发动干部职工捐款10.6万元,由局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三家企业的职工130户,真正把温暖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