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饲养24节气 小尾寒羊成熟早,发育快,产羔率高,裘皮品质好,周岁公羊体重90公斤,母羊60公斤,繁殖率265%,是性能优良的品种,适宜在平原和浅山丘陵地区饲养。小尾寒羊对24节气的寒冷湿热的变化反应敏感,根据节气的变化饲养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立春 立春以后是产羔的最佳时期,因此,头年11月左右应配上种,3月左右产羔;圈舍、场地、用具等要认真消毒,防止细菌感染;驱虫:防羊鼻蝇蛆、羊肝片吸虫;日补精料:羔3(3两)、母4(4两)、公1斤;防止伤风感冒、咳嗽;可开始往东北等地引羊。 雨水 防止羊因感冒转成肺炎。症状为:咳、喘、发烧,严重时抽疯;注射羊四联苗(快疫、猝死、羔痢、肠毒血);日补精料:羔4两、母5两、公1斤半,孕羊应按怀孕标准补料;日渐暖和,青草萌生,是母羊产羔的最佳时期。 惊蛰 青黄不接,羊体极弱,更应注意补料,日补料量:羔5两、母6两、公适量。一定要“圈中守,家里补/。外调种羊去南方时应注意:3-9月千里不运羊,运羊必伤亡。 春分 是羊只的极度瘦弱期,一定要让羊吃饱干草,日补料量:羔5两、母6两、公适量。羊易由伤风(咳)而引发肺炎(喘)。 清明 不要放养,要“舍饲、圈养,晚上留”。日补料量为:羔5两、母6两、公适量。此时节毒草先发,久未见青的羊只见青就抢,易中毒。 谷雨 “羊盼谷雨,牛盼夏”。此时羊吃青草虽可以吃饱,但严防“干换青”太急,青草吃得过多易引起拉稀,胀肚(如不急放气,1小时就能胀死)及青草瘟。还应注意及时抓绒。 立夏 抓紧剪毛,及时把冬至至立夏圈中所积的粪草起净,防羊受热。从此时起到霜降每天早起清扫圈粪,并要细细查看粪中有无寄生虫及血粪;圈要注意通风;彻底消毒一次;除太瘦弱的羊及怀孕的羊外,一般可以不补精料,但减料要逐渐减。 小满 忌放露水草,羊吃了露水草易胀肚;放牧时每天要检查羊的无毛及毛少处有无草蜱(焦虫病的传播者,为极难治的血液寄生虫病)。 芒种 早上6点放牧8点归,下午5点放牧7点归,避热。防日直晒,而引起羊中暑。
夏至 夏收完毕抢放夏茬地易引起过食胀肚,撑死羊只(可急用油半斤灌下);羊只应拴在荫凉处,严防中暑;查看圈是否通风,尤忌圈脏、湿、挤;可常饮竹叶水、或车前子水、蒲公英水、地丁水、苏叶、薄荷水,以清热、解毒。 小暑 圈舍应不漏雨、不泥泞,防羊卧湿圈,毛脏湿易患皮肤病及腐蹄病;进入雨季要备好草料,以防阴雨天无草喂羊;要避免伏天产羔(七月不产羔,二月不配羊)。 大暑 要防热受暑;羊易上火,发生暴发性火眼,要喝蒲公英水,并用蒲公英水洗眼,一天3-4次。 立秋 气候转凉爽,羊易上膘,要抓紧让羊吃足青草,积累营养,安全越冬,第二次驱虫,让羊保膘安全越冬或屠宰;八月是产羔最佳时期;第二次注射羊四联苗,防羊羔痢。 处暑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要多收割秋草,备好越冬的青干草,青干草比秸秆要好。 白露 庄稼陆续收割,抢放秋茬地,羊易过食胀肚,放豆茬地时要在羊吃秸秆、杂草八成饱时再放,最多放20分钟。 秋分 天气渐凉,此后每天要把羊吃剩的草节及圈内的粪,扫垫到炕床上;饮一次三黄栀子汤清火,去毒热。 寒露 剪一次秋毛,剪毛一周后天暖时用0.1%敌百虫刷一次羊体,防疥癣;此时为往南方引羊的最佳时期。 霜降 要及早修好暖圈,圈窗昼开夜遮;羊只不能饮扎牙的冷水。 立冬 草枯羊开始消瘦,注意“树叶黄,不放羊”;留好种用羊,将多余的羊出售。 小雪 羊要圈养,少走。适当运动,防止体力消耗。防止感冒,避免引发肺炎。 大雪 不要让母羊因吃雪草引起流产;少走,优饲。 冬至 霜打后落下的刺槐叶是好饲草要多贮存;每只羊要贮备800斤越冬草;加紧对羊只补草补料,特别是怀孕母羊。 小寒 临产母羊睡前要赶到人住的屋中,防止羊羔被冻死。及时淘汰不能作种的公羊,以节草节料。 大寒 可以将各种骨头粉碎贮存,将果皮按量喂羊,但不能发霉;羊不可猛烈过食大量过年泔水,以免因消化不良引起拉稀。 圈养肉羊须把好“五道关” 1.精选品种:选择绵羊品种以小尾寒羊为好, 选择山羊品种以波 尔山羊杂交品种为好。无论哪个品种都要腰身长、胸宽、臀丰、四肢粗壮。 2.大小分圈:大小羊不宜混养,以免小羊吃食不饱,造成大羊营养过 剩,而小羊营养缺乏。 3.营养全面:根据肉羊的不同发育时期喂给合适的混合饲料。 4.防寒防暑:要检修圈舍,定时关闭开启门窗。 5.防疫灭病: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定期驱虫并搞好疫病的免疫注射。 发病羊必须立即隔离,及时治疗。 肉羊快速育肥技术 1、断尾 羔羊2-21日龄均可断尾,但以2-7日龄为适宜.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方法有二:一是胶筋断尾,用弹性较好的胶皮筋,套在羔羊第2-3尾椎之间,使尾下部得不到营养而萎缩,经10天即自行脱落。二是快刀断尾。先用细绳捆住尾根,断绝血液流通,然后用快刀离尾要4-5厘米处切断,用纱布包扎好,当天下午,即可将系绳解开,经5-7天即愈。通过断尾可以加速肉羊生长、改进肉质、减少膻味。 2、去势 与断尾同时进行,可采用手术法和胶筋法。常用的是胶筋法,将7日龄内的公羔羊的睾丸挤到阴囊内,在精索部位连同阴囊用胶筋紧紧缠结,20-30天后,阴囊和睾丸就会干枯自然脱落。 3、舍饲 首先驱虫,肉羊按每公斤体重口服驱虫净5-10毫克,1次灌服,针剂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皮下和肌肉1次注射。适当多用精料,配方:玉米粉21.5%、草粉21.5%、豆饼21.5%、玉米粒17%、花生饼10.3%、麦麸6.9%、食盐0.7%、尿素0.3%、添加剂0.3%,拌匀饲用。此法主要适用于饲草严重缺乏的地区。 4、补饲 白天放牧,傍晚补饲一次。饲料配方:玉米粉26%、麸皮7%、棉籽饼7%、酒糟(干)48%、草粉10%、食盐1%、尿素0.6%、添加剂0.4%,混匀后每天傍晚拌草饲喂一次,用量300克/只,此法适用于饲草缺乏的地区。 母羊产后及羔羊的护理 一般母羊将胎儿全部产出后,0.5~4小时内即排出胎衣,7~10天内常有恶露排出。若胎衣、恶露排出异常,要及时请兽医诊治。胎衣排出后要及时清除以免母羊吃掉。产后1小时左右应给母羊饮1~1.5升拌有麦麸、食盐的温水,3天内喂给质量好、易消化的饲料,减少精料喂量,以后可逐渐改喂正常的日粮。羔羊产出后,应迅速把口、鼻、耳内的粘液擦净。羔羊身上的粘液最好让母羊舔净,以便母子相认。对恋羔性差的母羊,可将羔羊身上的粘液涂在母羊嘴上,引诱它舔。如果母羊不舔或天气寒冷,应迅速把羔羊擦干,以免受凉。若因分娩时间长,羔羊出现“假死”,可提起羔羊两后肢,使羔羊悬空,同时拍打其背部、胸部,使羔羊复苏,也可以使羔平卧,用两手有节律地推压羔羊的胸部两侧,使其复苏。对羔羊的日常护理做到三防(防冻、防饿、防潮)、四勤(勤检查、勤配奶、勤治疗、勤消毒)。初生羔羊应使其尽快吃到初奶,反复几次,羔羊即可自己吮乳。若母羊有病、死亡、无奶或一胎多羔奶水不足,应找保姆羊代乳。同时要防止羔羊被压伤、压死。 抓住三秋时节 牛羊适时配种 秋季天气凉爽,气候适宜,此时配种产的幼畜,体质较其他季节的幼畜要好。所以,秋季是牛羊配种的最佳时节之一。为使广大养殖户来年能圈满牛羊肥,本版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配种小知识。 牛羊的最佳配种时间 牛 ①配种适龄:初配母牛为1.5岁~2.5岁、公牛1.5岁~3岁,且黄牛较水牛略早。母牛最佳利用期为10年~15年,公牛8年~10年。②最佳配种时间:母牛一年四季皆可发情,不受季节影响,但以春季4月~5月、秋季8月~10月为配种旺季。母牛发情持续时间,黄牛为10小时~20小时,水牛为2天~3天,因此,黄牛应在发情后8小时~12小时配种,水牛应在发情后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上午配种好。母牛的发情周期,黄牛为18天~21天,水牛为18天~25天。妊娠期:黄牛为285天,水牛为305天~307天。 羊 ①配种适龄:初配母羊在1岁~1.5岁,公羊在1.5岁以上,且山羊较绵羊略早。3岁~5岁羊繁殖力最强。最佳利用期:母山羊8年,公山羊6年。②最佳配种时间:一般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但人工培育的品种羊常无严格的繁殖季节性。北方地区羊的繁殖季节一般在7月至翌年1月间,而以8月~10月份为发情旺季。奶山羊以8月~10月配种为好。母羊发情持续时间:山羊24小时~48小时,山羊应在发情后12小时~24小时配种好。母羊发情周期为15天~21天。妊娠期144天~155天,平均为150天。 家畜孕期用药原则 1、孕畜患病需要用药调治,一切从保胎原则出发,首先要考虑所用药物对胎儿有无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其次要考虑所用的药物对母体有无毒副作用。 2、怀孕期用药要特别慎重,非用药不可时,可选用不引起死胎和畸胎的药物。 3、孕畜用药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蓄积作用祸及胎儿。 4、孕畜慎用全麻药、攻下药、驱虫药。禁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性机能的药物,如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素、雌(雄)激素;又如催产素、垂体后叶素、麦角制剂、氨甲酰胆碱,还有中草药的桃仁、红花、乌头等。 5、母畜患病未愈前不宜输精配种,以免影响受精率和早期胚胎发育。 6、孕畜有病要医,不能只讲胚胎安全,延误孕畜治疗。 怎样抓好母牛的秋季配种 一、抓秋膘,促进母牛发情排卵。8月~10月是母牛秋季发情配种旺季。母牛应做到“使役繁殖两不误”。配种期到来前,适龄母牛应具有中等体况。过肥或偏瘦均不利于配种。对瘦牛用玉米40%、大麦30%、小麦20%、黄豆10%混匀后,清水浸泡4小时~6小时磨浆,添加以上饲料总量8%~10%的豆饼、5%糠麸、1%的食盐、3%~5%的骨粉,每天分早晚两次给牛补喂,每次连汤带水补喂7.5公斤~10公斤,并延长放牧时间,割草喂牛,使母牛在短期内发情配种。 二、抓时机,给发情母牛配种。黄牛的发情周期为18天~21天,持续1天~2天。母牛发情后食欲减少、兴奋不安,阴部潮红,充血肿胀,常伴有白色透明状的粘液流出,触摸牛的臀部,牛尾高翘,安静不动,此时最适宜给母牛配种。母牛排卵在发情末期至发情结束后10小时~15小时,配种适宜时间是:黄牛在发情开始后8小时~12小时。 三、抓季节,给不发情的母牛催情配种。采取三种行之有效的催情方法,就能发情配种。一是激素类药物催情法。不发情的经产母牛,可选择下列一种雌性激素注射,其用量为:苯甲酸求偶二醇20毫克~25毫克;已烯雌酚25毫克~30毫克;二酚乙烷40毫克~50毫克;三合激素3克~5克。注射后母牛即可发情配种。二是用孕妇尿催情法。怀孕6个月以上的健康孕妇,清晨第一次排出的尿液100毫升,加入0.5%的碳酸溶液3毫升,混合煮沸过滤,即成催情剂。空怀母牛隔日皮下注射1次,每次35毫升~40毫升,连用3天,母牛即可发情配种。三是用中药催情法。益母草30克,南瓜叶24克、红花15克,煎水给牛内服。也可用老枣树外皮内层0.5公斤、红糖1公斤,加水3公斤,煎水给牛早晚两次内服,连服2天~3天,母牛即可发情配种怀孕。 山羊秋季配种技术 山羊季节性繁殖的特点表现虽不很明显,但以秋季9、10月份日照变短时性活动较强烈,表现为母羊发情普遍旺盛,公羊性欲强,再加上秋季天气凉爽,气候适宜。饲料资源丰富,羊的膘情好,秋季所配种的母羊冬季产羔,体质比其他季节产的羔好。所以秋季是山羊的最佳配种季节。其具体措施是: 一、提高羊的营养水平 秋季,养羊户除了加强适配母羊的饲养管理,使之具有良好种用体况外,要特别注意种公羊的营养。因为这期间种公羊配种任务重,体力消耗大,仅靠放牧,营养跟不上,不仅会影响种公羊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降低配种率和受胎率。因此,除加强放牧外,种公羊的日粮中要补充蛋白质饲料。实践证明,日粮中蛋白质丰富时,种公羊的性欲特别高,射精量也多,精子活力强,密度高,母羊受胎率也高。为此、配种开始后,除了让其采食充足的青草外,应视种公羊的体质、配种任务、性欲强弱,补喂麦麸、豆类、饼类等精料0.5千克/天~1千克/天,鸡蛋2个/天~3个/天,骨粉10克/天、食盐15克/天,分三餐喂食,晚上可多喂一些,以便让其在夜间休息时消化、吸收和利用,恢复体力,有利于第二天配种。 二、加强配种繁殖 要掌握好母羊的发情期(发情期为1天~2天),做到适时配种。母羊的发情表现为食减,鸣叫不安,外阴部潮红肿胀,阴道流出分泌物,频频摇尾,发情持续期为1天~2天。发情后,30小时~40小时开始排卵,从卵巢排出的卵,在输卵管内有受精能力12小时~24小时,所以发情30小时左右配种最易受胎,母羊的配种较顺利,尤其在发情末期,配种一次即可受孕。但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两次配种的办法,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2小时后仍发情者进行第二次配种,这样可提高母羊的受胎。 三、加强保胎 母羊配种受孕后,如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早产和流产。要禁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草;严禁空腹饮冰水、严禁在放牧中惊吓、急跑、跳沟等剧烈动作,特别是在出入圈门或补饲时要防止互相挤压,对有习惯性或先天性流产母羊,宜在一定时间注射兽用保胎针液预防。 孕畜防流产保胎措施 秋季是大牲畜使役最多的季节,如果这时对怀孕母畜的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造成人为的流产和疾病。因此,秋季要特别注意怀孕母畜的管理,具体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增加营养 秋季除了喂给母畜优质的青草外,还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如鱼粉、血肉粉、豆饼、骨粉、石粉等,并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精料,如玉米、高粱等,这样使怀孕母畜吃饱喝足,长得膘肥体壮,胎儿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否则会因孕畜营养不良而导致幼畜流产、死胎或先天发育不良。 二、加强管理 秋季雨水较多,草料容易变质腐烂。因此,在饲养、使役中,必须做到“五净”:即料净、草净、水净、圈净、畜体净,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侵犯畜体。同时,还要注意不喂凉冷的饲料,如霜草、露草等;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孕畜受凉感冒;使役、饲喂、放牧时做到不拥挤、不奔跑、不踢打、不打“冷”鞭,以防止孕畜子宫反射性收缩造成流产。 三、合理使役 在使役时,不要用孕畜驾辕,跑长途或干重活,使役做到勤干勤歇。因为如果孕畜疲劳过度,容易引起体内二氧化碳聚积,造成耗氧过多,致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导致流产。 四、控制饮水 孕畜饮水要清洁,不能空腹饮水,使役后不要马上饮水,要特别注意防止暴饮。因为暴饮会引起肠胃痉挛、引起子宫收缩,造成胎膜血管破裂而造成流产。 五、预防疾病 秋季母畜多以鲜嫩青草为主要饲料,由于这些饲草含水较多,或因怀孕母畜采食了带霜带露的青草,常引起母畜拉稀,很容易导致母畜流产。因此,饲喂时要在鲜嫩的青草中掺些干草,并且不要让母畜采食带露带霜的饲草。如果发现孕畜拉稀,可及时用炒好的红高粱均匀地拌在饲料中饲喂,每次以0.5千克~1千克为宜,一般两次即可见效。 另外,秋天天气凉冷,气温变化无常,要特别注意加强孕畜的管理,防止孕畜患感冒和并发症。 六、药物保胎 对有习惯性流产和发现孕畜阴道流血等流产征兆时,要及时采用下面的处方进行防治: 处方一:炒川断、阿胶(水化服)、生地黄、黄芪各75克、炒杜仲、黄芩各50克、艾叶40克、当归100克、杭白芍12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处方二:当归、川芎、杭白芍、白术、炙甘草、川断各25克,黄芩、砂仁、大枣各50克,黄芪40克、生姜15克、党参25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