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介绍

本类阅读TOP10

·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班主任经验交流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
·乡2005年“三级联创”经验交流材料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新教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青年文明号纪实材料
·推行市场食品准入,构建和谐消费关系
·个人简历/简历模板精选
·热爱本职干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统计经验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一、集团概况和成员企业情况

    鄂尔多斯集团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10月1日通过补偿贸易方式建立起来的羊绒制品加工企业, 1988年获自营进出口权,1991年11月组建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1995年集团龙头企业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上市,1997年增发B股,2001年增发A股。1999年“鄂尔多斯”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二十年的持续高额盈利、滚动式发展,集团已壮大成为拥有成员企业 72家、员工2万多人、总资产逾5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度的“四跨”型企业集团;成为以羊绒纺织为主业,同时经营建陶、电子元件、商贸旅游等产业的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羊绒联合加工企业集团。集团被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授予“中国羊绒制品大王”称号,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鄂尔多斯”品牌是中国羊绒纺织业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商标,品牌价值达37.55亿元,连续三年位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二十名之列。

    截止2002年9月底,鄂尔多斯集团共有成员企业72户,从股权结构来看,其中有全资企业8户,控股企业52户,参股企业12户;从行业分布来看,绒系统企业43户(其中生产企业26户),非绒系统企业29户(其中7户工业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内企业有63户(其中内蒙地区40户,区外企业23家),国外企业有9户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蒙古、马达加斯加等地。

    集团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羊绒衫500万件,无毛绒1200吨,羊绒纱1500吨,羊绒面料70万米,羊绒围巾、披肩100万条,羊绒服装5万套,羊绒衬衫100万件,精纺羊毛衫60万件。

    集团公司坚持内外销并举的营销战略,目前,集团公司在全国设有29个销售公司、31个业务代表处、37家配送中心和上千家营销网点,形成了自营店、加盟店、商场专厅有机配合的营销格局,成为国内纺织行业最大的企业营销网络之一。公司在洛杉矶、东京、伦敦、莫斯科、科隆、香港、米兰设有七个国际性销售公司和20多家直销店,并在马达加斯加和蒙古国建立了加工厂,初步构筑起国际化生产销售服务框架,为发展国际品牌奠定了基础。鄂尔多斯集团羊绒制品的生产营销能力目前占到中国的40%和世界的30%。2001年,集团在北京、上海、深圳成立了三个业务公司,专门从事非绒的棉、毛、麻、丝等各种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二、集团统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现将我集团统计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商榷、探讨。

    1、统计工作分工明确、报送统一

    从1991年组建集团以来,全集团的统计工作对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专业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为领导提供咨询决策信息;对外,则由相关部门根据报送要求进行汇总、审核、报送。

    就集团现状来说,全集团的统计工作大概分为生产统计、质量统计、销售统计、劳资统计等专业统计,分别依其性质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具体统计工作。如生产统计,由集团企业管理处进行,结合全集团的产量计划进行分析评价监控;质量统计,由集团技术中心(为国家级的技术中心)负责对质量抽检、科研费用投入、新产品开发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统计;销售统计,则由集团负责内销和外销的两个专门公司——工贸中心和进出口公司分别进行。内销方面,分别按产品类、按地域、按销售模式(商场代销、自营专卖、加盟店)对销售情况按市场销售收入和回款两个口径进行统计,及时反馈销售信息;外销方面,则专门报送按国家、按产品类的出口创汇报表,对集团外销市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劳资统计,则由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对职工情况、职工工资总额情况及其构成,进行分类汇总,全面了解、分析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

    这样按专业部门职责分工进行的统计,可以充分发挥专职部门的专业知识,以数字这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反映现象、问题,为各专业部门的工作提供评价依据和改进方向,有利于各专业部门作好本职工作,同时为集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比如,全集团的质量统计工作统一归集团技术中心负责进行,技术中心根据集团各成员企业(主要是绒纺企业)接单生产的履约情况(按期交货情况、质量合格情况)等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一个为各企业打分评级的体系,对各企业评分定级,落单生产时优先级别高的企业。这样,在发挥质量监督考核职能的同时,通过“竞争接单”这样一种激励激励,促使各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工作的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而全集团对外统计报表的报送分别由财务公司和企业管理处进行。涉及财务、税务等方面的报表按照财务“两则”的要求对外报送全集团的财务合并会计报表以及相关报表;生产统计及相关报表报表(主要工业产品产值产量报表、产销存、主要经济指标报表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科技劳动情况报表以及相关的调查问卷)则由企业管理处负责对外统一报送。

    统一报送,一方面可以使全集团对外部报表的报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和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数据在各部门之间流转过程中造成的人为失误和避免大量重复工作。比如一个企业可能需要对统计、经贸、计委、行管办等多个部门报送数据,而各个部门的报表表式、报表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当不同部门所要求的数据在基础数据上有同一性时,有专门部门统一报送则可大大减少工作量。

    2、信息化为统计报送、汇总工作提供方便

    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成员企业的增多,集团统计工作的量相应增多,为了减少数据审核和汇总中的大量繁杂的工作,集团成员企业的报表报送方式的由手工报送到电子邮件传送和通过集团内部办公自动化平台传送逐步改进。报送方式改变的同时对成员企业的统计员进行业务和操作的培训,使集团统计中的基层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有提高,也大大减少了审核汇总的工作量。

    2001年集团内部上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将集团统计报表系统作为一个组成部分请北京东华诚信公司进行了开发。已开发的报表系统于2002年1月份正式启动。统计报表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各企业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以浏览网页的方式登陆到集团内部办公平台的报表系统,将数据按规定的表式和指标解释填写,一些派生指标由系统自动计算、数据经审核后报送。若审核无法通过则拒绝报送。审核规则和计算公式在系统初始化时设定,主要是报表数据在逻辑上、时间上的审核关系和一些派生指标的计算。

    3、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

    集团生产统计的工作由企业管理处负责,也就是我所在的部门,所以我只就生产统计的分析谈一些具体作法。统计分析工作不仅要求统计人员掌握基层的数据(这些大多可以从报表中得到),而且要求统计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变化情况、行业特点以及较高的分析水平和一定的文字表述能力。所以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一个相对高的阶段,也是掌握数据、用活数据,使枯燥的数字“说话”的阶段,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比如,以我们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说,在全集团1—3季度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由企业管理处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的分析报告中对全集团经济效益下降做了深入的剖析:从市场变化来看,国际羊绒市场价格下跌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收入、利润的下滑和产值在产量上升的基础上并没有同比变动;从行业特点来说,企业6—9月份为生产的旺季,但销售的旺季尚未来临,产销率不是很高,存货占用库存资金较多,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都相对低;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体系从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周转状况、劳动生产效率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使问题凸显、浮现,对集团在四季度的主观方面的改进有了明确的方向。

    4、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

   (1)统计分析多是事后分析,追溯原因,不能有效的做到事前监控。而且这种分析也相对简单,需要借用财务方面的一些分析方法。

   (2)统计学上的模型建立难以实践

    统计理论上的建模以及一些分析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比较困难。一方面,企业难以确定自己的或者行业的平均水平或者最优水平,无从比较;另一方面,也难以找到一个函数或者一个模型能够完全涵盖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实际中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3)预警分析难以做到。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