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本类阅读TOP10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自我剖析
·十一五规划学习心得
·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简爱读后感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读后感
·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十一五规划讲话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林廷生在全省编制“十一五”规划和2004年年度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刚才倪永康同志已就全省“十一五”规划和2004年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最后,我再就“十一五”规划编制问题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四大战略、五项工作方针、六个方面变化”的总体部署,“十一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制定分阶段的行动纲领。展望未来,山东能否把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的发展和提高;如何抓住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大有作为;需要采取哪些举措来保证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总目标,都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通过研究和编制“十一五”规划,把宏伟的奋斗目标分阶段、具体化,把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明晰化、科学化,可以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第二,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是制定其他各项经济政策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实行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省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在不同时期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通过编制“十一五”规划,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审视和研究山东未来的发展战略思路,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编制“十一五”规划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无论从长远和当前看,从我省经济自身发展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看,山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从内部看,“三农”问题,市场需求不旺,经济结构层次低,就业压力加大和地区差距扩大等矛盾突出。从外部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性结构调整加速,中国入世后市场加快开放,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与发展压力加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长期存在,有些可能甚至会进一步强化或者尖锐起来。深入调研,筹划对策,通过规划的形式对解决途径做出系统部署,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对于提高当前的经济运行质量和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反映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十一五”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十一五”规划是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意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规划的制定过程,也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智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是人民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通过编制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可以有效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

 

二、加强研究,理清思路

 

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形成发展思路,然后再具体编制规划,这是规划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要继续坚持。

要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研究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深入研究协调发展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发展中的问题,把国内事业和国际经济结合起来研究。要抓住主要矛盾,抓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本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制约本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设立可行的阶段性的任务目标、确定明晰的发展战略,并提出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只有基础研究工作做深了,思路理清了,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科学可行的规划。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要深入研究规划体制改革创新问题。当前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各级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相互关系,特别是与市场作用的界限模糊,规划的数量不少,但内容交叉重复,针对性不强,区域规划不到位,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衔接协调不力,规划区的确定比较机械,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尚未形成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对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规划方法和理论,规划体系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问题,要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加强调查研究。要力争通过“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较为科学的规划体制。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市、各部门对“十一五”规划工作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抓实抓好。一是加强领导,充实队伍。要尽快把“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明确一位领导专门负责规划工作,加强对规划编制的协调,要抽调专门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把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同时要加强学习,加强培训,提高规划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为“十一五”规划编制提供组织保证。二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省里要注重搞好与国家的衔接,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市县的政策信息和发展布局的指导。各地在编制规划时,必须进一步加强上下沟通、横向交流和衔接协调。规划编制中,要从一时、一地、一事的得失中超脱出来,把更多的利益关联体统筹在一起考虑,从大的区域范围,考虑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打造经济区块,借力发展、共同进步。三是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地开展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管理。计划部门要探索规范规划体系建设,进一步搞好规划管理工作,强化规划编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强化对规划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环节多,任务重,各市、各部门都要给予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经费和论证经费,以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完成。这一点我们要向南方先进省市学习,在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事项上,舍得花些钱,请一些高层次的专家,搞一些有深度、有水平的战略研究,把发展规划研究好、谋划好、实施好。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规划和2004年年度计划编制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高质量地编制好规划和计划,为保持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而强、大而美”的新山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