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本类阅读TOP10

·浅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工作
·论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论会计职能——兼论会计监督问题
·小企业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
·发挥信息管理作用,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集团公司货币资金控制的五种模式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会计监督的几个矛盾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一、合法性与真实性的矛盾
  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国家《发票管理办法》审查原始凭证,对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只要讲清道理不予受理是可以办到的。但最难审查的是其“真实性”。一般的原始凭证可以从填制凭证的名称、日期、凭证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以及经济业务数量、单价和金额等项进行审查,(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经审查确定其合法性和真实性。但对某些特殊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却难识别其合法性与真实性。比如,用公款行贿填制“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为打通某些“关节”而赠送的贵重物品或高档消费品填制残损商品报销单,甚至将搞嫖娼、赌博的开支填制“合法”凭证报销等等。面对这些“合法”但不真实的会计事务,会计人员往往是“顶得住站不住”或“站得住顶不住”。
二、合理与不合法的矛盾
  《增值税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不少工商企业为了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往往采取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的价格低,开具专用发票的价格高的“措施”推销商品。购货方往往选择前者。采购员回到单位,企业领导就按供货单位提供未开具专用发票的“进货凭证”结清其进货借款,有的领导甚至要求会计人员将所购商品暂不进帐,待商品销完,其差价作其他收入处理;有的则责成会计人员将所购商品先列人“库存商品”科目核算,收到购货单位的销货款以“应付帐款”列帐,年终编制会计报表时,再将“应付帐款”科目中的销货款与“库存商品”科目中的已销商品对应冲销,其差价作冲减费用或增加利润处理。会计人员遇到这些合理不合法的事项,不接领导的旨意办理就有被“炒鱿鱼”的危险;如按照领导的旨意办理则违背国家有关税收法规。
三、“回扣”暗付与明列的矛盾
  新的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准予销售折扣与折让(以下简称回扣)冲销当期销售收,对企业扩大购销,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了促进作用。售货单位的扩大商品销售给予买方适当的“回扣”,符合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然而索要“回扣”者,往往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是为了中饱私囊。所得“回扣”既不愿签名,又不肯出具“领条”,不留任何痕迹。售货单位则采取各种隐蔽手段支付“回扣”:①现金“回扣”。企业领导出条由营业员先付购买者应“回扣”的现金,再由营业员填制商品变价单,直接减少销售收入心实物“回扣”。购买办公用品“回扣”毛毯、床罩、手表等物;购买电脑、复印机“回扣”彩电、冰箱、空调等物。“回扣”物品购进先以“单位自用”入帐,后作报废处理;③搭车“回扣”。购买者与单位购买同类物品,所得“回扣”作减少购买者私人购买物品的价款处理;④蚂蟥“两头吃”。购买者向售货单位争“回扣”,在购货发票上做手脚,虚开发票,以少报多。……会计人员对这些“回扣”暗付的作法,如坚持原则据实反映,影响企业销售,会遭受领导和业务主管人员的埋怨.而同意“回扣”暗付不列帐,与现行财务制度相悖,给贪赃枉法之徒提供了方便。
四、企业与国家的矛盾
  不少企业领导和职工国家观念淡薄,认为向国家交纳税收是企业的“负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为“维护”其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在弄虚作假、巧立名目、偷漏税款上做手脚,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关于实行会计监督的规定,加强会计监督往往得不到支持,还会遭受种种斥责。他们的根本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只好随大流,听从厂长(经理)摆布。这正是财经违纪违法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会计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加强会计监督的治理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一是对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偷漏税款、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使国有(集体)资产造成重大损失者,要追究经济、法律责任,严惩不贷;二是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民主选举厂长(经理),也有权罢免不称职的领导(法人代表),将企业法人代表置于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三是权力制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制约效能,保证成员充分行使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使企业法人代表的权力得到必要的制约,遏制法人代表的不法行为,为会计人员实行会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