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本类阅读TOP10

·怎样看待和处理当前医患关系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
·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促进医院的改革与发展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
·肿瘤转移的临床检测进展
·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研究
·红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与地位
·奥曲肽治疗消化系内分泌肿瘤进展_医学论文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发布时间: 2003-2-2  作者:朱凤才 杨华富 胡晓杼 汪华 王广和 宋亚军 杨瑞馥  
2000年4月,陕西省岐山县种猪繁育场仔猪流行关节炎和败血症。无菌采取患关节炎猪的关节液和患败血症猪的肝、肺、脾及肠系膜淋巴结各8份病料,并对这16份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试验、血清学鉴定、致病力试验、保护力试验、细菌回收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2型猪链球菌,引起关节炎的猪链球菌较引起败血症的猪链球菌致病力弱;该菌对头孢菌素、青霉素高度敏感。

关键词:猪链球菌  分离与鉴定

论文完成日期:2000年6月15日

目   录

摘要………………………………………………1

前言………………………………………………2

1.                                 试验材料……………………………………….2

2.                                 方法…………………………………………….2

2.1病原分离……………………………………..2

2.2分离菌株的鉴定……………………………..2

2.3致病力及保护力试验………………………..3

2.4药敏试验……………………………………..3

3.结果…………………………………………….4

3.                                 1分离菌的培养特性及形态特征….………….4

3.2生化试验结果………………………………..5

3.3血清学鉴定结果……………………………..5

3.4致病力试验及保护力试验结果……………..5

3.5细菌回收试验结果…………………………..5

3.6药敏试验结果………………………………..5

4分析与讨论…………………………………….6

参考文献…………………………………………7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       要

2000年4月,陕西省岐山县种猪繁育场仔猪流行关节炎和败血症。无菌采取患关节炎猪的关节液和患败血症猪的肝、肺、脾及肠系膜淋巴结各8份病料,并对这16份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试验、血清学鉴定、致病力试验、保护力试验、细菌回收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2型猪链球菌,引起关节炎的猪链球菌较引起败血症的猪链球菌致病力弱;该菌对头孢菌素、青霉素高度敏感。

关键词:猪链球菌 分离鉴定

前        言

猪链球菌(Streptococcosis suis)是猪的一种重要疾病,养猪业发达国家如美、英、荷及爱尔兰等常有本病发生。我国于1958年就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1976年我国南方几省曾一度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很大危害。

猪链球菌截止到目前已发现的荚膜型已超过30种[1]。我国于1995年首例鉴定证实2型猪链球菌在我国的存在 [2]。猪链球菌可致2—6周龄仔猪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支气管肺炎等[3-7]。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尿液、血液、肌肉、内脏和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未经无害处理的病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是散播本病的重要原因,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4—10月份发生较多。本病常为地方性流行性,多呈败血性。短期波及全群,如不进行防治,则发病率、病死率很高,慢性常为地方性散发性传染。

2000年4月,岐山县种猪繁育场仔猪流行关节炎及败血症,多为2—6周龄仔猪。无菌采取关节炎病猪的关节液及败血症病猪的肝、脾、肺及肠系膜淋巴结,经实验室分离鉴定,证实为2型猪链球菌。现将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

1.  1病料    无菌采取岐山县种猪繁育场患关节炎病猪的关节液8份,编号为1—8号,无菌采取患败血症猪的肝、肺、脾及肠系膜淋巴结8份,编号为9—16号。

1.  2试剂    试验所用的各种糖均购自上海化学试剂二厂,批号自95—98年不等。

1.  3培养基    绵羊鲜血平板、匹克氏增菌液、10ml/L猪血清肉汤及各种糖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备[8]。

1.  4血清学试验     猪链球菌诊断血清与平板凝集抗原均购自中国兽药鉴察所,批号为990705。

1. 5药敏纸片    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批号20000312。

1.  6试验动物    健康小白鼠(30—35g)50只,购自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方法  

2.  1  病原分离

    将所采病料分别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然后,分别接种鲜血琼脂平板。37℃需氧培养24h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匹克氏增菌液,37℃培养24h后,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再接种血清肉汤,纯化后放置4℃,冷藏备用。

2.2  分离菌株的鉴定

2.2.1生化试验

    随机抽取上述分离菌血清肉汤培养物3#、8#、13#、15#,分别接种于蔗糖、山梨醇、棉实糖、葡萄糖、甘露糖、蕈糖、乳糖、菊糖、水杨苷、马尿酸钠培养基,37℃培养24h后,观察其对糖的利用情况。

2.2.2血清学鉴定

    将3#、8#、13#、15#菌经缓冲肉汤培养8h,通过3000r/min离心10min,PBS洗涤2次,用Ph7.2 的0.01mol/L PBS制成    1*10 10~2*10 10细菌悬液。取1滴上述细菌悬液与适当的抗血清在洁净玻片上混匀,立即观察凝集现象。同时,设立细菌悬液对照及血清对照。

2.3 致病力及保护力试验

2.3.1菌落形成单位的测定  按常规方法进行[9]

2.3.2致病力试验

无菌吸取上述血清肉汤培养物 (含菌量5.0*10 8CFU/ml)以0.1ml /只、0.2ml/只、 0.3ml/只、 0.4ml /只、0.5ml/只分别腹腔注射小白鼠2只,观察其死亡时间和数量,测定其最小致死量。再将上述血清肉汤培养物腹腔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共14只,分7 组。第一组,每只小白鼠注射3#菌0.2ml,第二组每只注射8#菌0.2ml,第三组每只注射3#、8#菌各0.1ml,第四组每只注射13#菌0.2ml,第五组每只注射15#菌0.2ml,第六组每只注射13#、15#菌各0.1ml,第七组每只注射无菌血清肉汤1.0ml。以上各组分别饲养观察其死亡时间及数量。

2.3.3保护力试验

    将3#、8#、13#、15#血清肉汤培养物分别接种于18  cm鲜血平板。37℃培养24h后,收菌,用麦氏比浊管比浊,适当稀释,然后用0.3%甲醛灭活;37℃作用24h;作无菌检验。然后分别腹部皮下接种小白鼠2只,0.4ml/ 只。10天后,再分别人工感染,0.2ml/只。

2.3.4细菌回收试验

    对致病力试验出现症状及死亡小白鼠剖检,并采集病料,进行分离。

2.4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用无菌棉签蘸取分离菌的血清肉汤培养物,均匀涂布于9cm鲜血平板;待稍干后,用无菌镊子将各种药敏纸片分别平贴在培养基表面,4℃2h使药物扩散,然后置37℃培养20—24h,观察结果。结果按抑菌圈直径大小和各抗菌药的具体标准,评定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结果评定参照表1。

表 1    各种抗菌药物的抑菌圈与敏感标准

抗菌药物名称
 抑菌圈直径(mm)
 
耐药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青霉素

土霉素

洁霉素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头孢菌素
 <10

<10

<10

<10

<12

<12

<10
 10~12

10~14

10~14

10~14

13~14

13~14

10~15
 >13

>15

>15

>15

>15

>15

>15
 

3.结果

3.1分离细菌的培养特性及形态特征

3.1.1培养特性

    37℃培养24h后,所采的12份病料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表面光滑、隆起的灰绿色小菌落,外层有明显的β溶血环。该菌在匹克氏增菌液中底部有沉淀,在血清肉汤中先均匀浑浊,后在试管底部形成沉淀,上部澄清,不形成菌膜。

3.1.2染色特性  

    关节液、鲜血琼脂、匹克氏增菌液及血清肉汤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为革兰氏阳性,在关节液、鲜血琼脂培养物中多呈单个、双球或短链状排列,在匹克氏增菌液及血清肉汤培养物中多呈长链状。

3.2生化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分离菌生化试验结果

鉴定  蔗糖 山梨 棉实 葡萄 甘露  蕈糖 乳糖 菊糖 水杨 马尿

项目        醇   糖   糖   糖                   苷  酸钠
 
3#     +    -    -    +     +     +    +    +    +    -

8#     +    -    -    +     +     +    +    +    +    -

13#    +    -    -    +     +     +    +    +    +    -

15#    +    -    -    +     +     +    +    +    +    -
 

    判定标准:“+”表示大多数(90%—100%)菌株为阳性;“-”表示大多数(90%—100%)菌株为阴性。

    表2表明分离的3#、8#、13#、15#菌的生化反应结果均符合猪链球菌的生化特性,说明分离的菌均为猪链球菌。

3.3 血清学鉴定结果

将3#、8#、13#、15#细菌悬液与1/2及2型抗血清混合,立即可见明显的凝集现象,但不与1型及其他型抗血清出现凝集。直接挑取细菌菌落与血清混匀,也能得到一致结果。阴性对照均未见凝集现象。

3.4 致病力试验结果及保护力试验结果

3.4.1致病力试验结果

第一组、第二组小白鼠注射血清肉汤培养物48h内均未见死亡,第三组48h内有一只死亡,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在注射血清肉汤培养物18h内全部死亡。死亡后,小白鼠皮肤发绀,剖检肝、脾、肺、心出血,呈败血症。第七组健活。由于第一、二、三组死亡数量非常少,所以,再用相同剂量分别背部皮下接种小白鼠各2只,48h后处死,剖检发现注射部位有直径0.9~1.1cm的脓肿,浓汁呈黄绿色。

3.4.2保护力试验结果  免疫的小白鼠再经攻毒后均未发病。

3.5细菌回收试验结果

将上述死亡及发病的小白鼠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能得到原分离菌。

3.6药敏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药敏试验结果

菌号
 抑菌环直径(mm)
 
头孢菌素 青霉素 洁霉素 卡那霉素 土霉素 链霉素 庆大霉素
 
 3#      19      15    14      13      8     7      7

 8#      18      16    13      13      8     6      7

 13#     19      16    14      13      7     7      8

 15#     19      15    13      14      8     8      8

 平均值  18.75    15.5   13.5     13.25    7.75    7.0     7.5
 

    表3表明,结果敏感的药物依次是:头孢菌素、青霉素;中度敏感的依次是:洁霉素和卡那霉素;而对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具有抗药性。

4.分析与讨论

 4.1   猪链球菌(Streptoccus suts)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病原菌。80年代初,加拿大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开始增加。那时仅检出9种夹膜血清型,其中2型是最常见的。

 4.2   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有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关节炎型支气管炎型等。过去屡有败血型猪链球菌的报道,而关于集约化养猪场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报道较少。本次试验从患关节炎猪的关节液中成功的分离出了猪链球菌。另外,岐山种猪场,约有60%的仔猪流行关节炎,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而死亡,给种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本病可为生产中防制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4.3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尿液、肌肉、内脏和关节内均带有病原体,所以,我们建议,首先应加强对健康猪的免疫。另一方面,在发病后,加强病猪和健康猪的隔离,根据实验室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配合药物治疗,建议用头孢菌素、青霉素、洁霉素等药物治疗。岐山县种猪繁育场采纳我们的建议后,首先对所有的未发病仔猪用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对已发病的猪用青霉素等药物配合治疗。另外,注意卫生管理。目前该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4.4   从致病力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引起猪关节炎的猪链球菌的致病力较小,而引起败血症的猪链球菌的致病力较强。但通过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它们又是同种细菌且血清型也相同。为什么同种血清型的猪链球菌的致病力差别很大?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杨本升,刘玉斌,苟仕金等. 动物微生物学.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张庚华.猪链球菌感染最新研究进展.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95,16(2):31

[3] 黄毓茂,黄引贤.2型猪链球菌的血清学鉴定.中国兽医学报,1995,15(1):63—65

[4] Gottschalk M.J Clin Microbiol,1989,27:2633—2636

[5] Higgins R et al.Can J vet Res,1990,54:170—173

[6] Sanford S E.JAVMA,1982,181:673—676

[7] Wiadsor.Vet Rec,1977,101:378—379

[8] 李健强.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与实习指导.西北农业大学,1996

[9] 张彦明,贾靖国,刘安典.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10]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1] 甘肃农业大学主编,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

[12] 刘荣标.兽医微生物学(上).台北,艺轩图书出版社,中华民中73 年

[13] 郑明球.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4] 甘肃农业大学主编.兽医微生物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5] 郝天斌,陈雨田.猪非溶血性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诊治.中国兽医科技.1999,29(3):34—35

[16] 陈书琨,林庆燕.猪链球菌生化突变株的分离与鉴定

[17] 汪诚天,叶祝年,一支方等.兽医实验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