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理论

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
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
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

本类阅读TOP10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入世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影响之一:现状与影响篇
·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
·当代西方国际税收竞争理论评述
·WTO(关税)对我县的经济影响分析
·要把企业走出国门的国内税收问题解决好
·税费改革、村民自治与强干弱支 ——关于税费改革的几点意见
·关税减让对经济的影响
·对优化我国现行税制一些问题的研究
·试论发展消费信贷扩大国内需求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对政府投资领域的思考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范围的确定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政府是否可以介入竞争领域一直很有争议。笔者以为,政府投资不应介入竞争性领域,特别是在目前这一发展阶段,理由如下:
一 . 政府投资应集中于公共产品及民间投资不愿介入而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中。

市场经济中,有许多的领域是必须又政府投资的。这样的领域包括两类:一类是人们所常说的公共产品,而这类产品的收益人很难准确的确定,其产品的外溢性极强。这类使用上不具备排他性的产品,私人是不愿意投资的,而他们往往又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这样一类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国防、气象预报等;另一类,则是或者是投资巨大,以致私人无力承担,或者是风险太大,私人不愿介入,而又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的长远发展的领域,例如:交通、电力、能源建设等。虽然,这其中的某些行业在国外往往由私人经营,但由于我国的现实条件所限,还没有那个人有如此大的财力投入这些行业,所以只能由政府出面。

加强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一直是各国政府宏观政策的主要内容,例如,美国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联邦政府从宏观上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主要抓了两件事:1.建设全国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经过近半个实际的经营,美国的公路网由北向南不断延伸,与此同时,美国的南北差距也在缩小;2.建成全国信息网,80-90 年代,美国政府特别重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也构成了近年来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就我国目前现实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有几个方面是亟待投资的:其一,是交通能源问题。交通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近年来虽有所缓解,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其二,是农村电网建设。启动农村消费是有条件的,没有电,农民既使手中有钱,因为买了电器没法用,也不可能去购买电器,启动农村消费自然无从谈起。而且,农村电网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对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也有这重大意义;其三,电信网的建设。下个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要发展网上经济,电信网的建设是基础,这是我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所必须的。

上述的两类领域是必须由政府出资的,政府假设要投资于竞争性领域的话,也至少要在满足了以上的需求之后,若仍有预算节余,才可以考虑,但政府财力有限,很难同时既满足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又满足进入竞争性领域的需要。那么,有人可能要问,如果财力充足,政府是否可以介入竞争性领域呢?事实上,财力充足的假设不成立,因为不管从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政府财力充足的情况极为罕见,特别是象我国这样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财力充足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财力充足的情况,根本无讨论的必要。

二.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既使介入了竞争性领域也往往没有盈利。

对其它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而言,可以赚钱的行业,对国有企业而言未必。这由我国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是很容易导出的结论。国企效益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落后的机制与体制造成的。由于旧机制、旧体制的刚性,要改变旧的机制与体制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真正找到一条可以把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到与其它所有制企业同等水平上的有效途径;国企效益低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国企的经营目标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而非仅仅一个利润最大化。国企往往还要肩负诸如安排就业、稳定市场等多方面的宏观调控任务,这就使得国企在很多情况下,其效益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既然国企进入竞争性领域往往没有效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明知要亏损,还要向竞争性领域白白扔钱呢?

三 . 政府介入竞争性行业,即使有效益也是无效率的。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政府介入的某些行业,国有企业也是经常可以盈利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国企介入这些领域是否有效率?我们这个有效率是对整个市场而言的,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有效率应该是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同样数量的资源有尽可能多的产出。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许多竞争性领域中的国企往往使得该行业的效率无法达到最优,即,同样的资源如果分配给其它所有制的企业,将会有更大的产出。国企常常是低效率的,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中,产权虚位,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行使经营权时,其寻租行为和逆向选择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了。国企介入竞争性领域的无效率决定了,国企不应该介入竞争性领域。

四 . 由我国的现实的经济情况来看,竞争性领域的新增投资已经主要是民间投资了。

这一点可以由下表证明:

1997年我国企业各类资金来源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目 证券市场融资 银行贷款 国家财政直接投入企业的各项资金 合计 
股票 企业债券 合计 
金额 1320 269 1589 4290.3 663.19 6542.49 


例 24.287% 65.571% 10.142% 100%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1998》,《中国发展报告1998》)

  由上表可知,97年我国企业由证券市场的筹资总额便已经占到企业资金来源的四分之一强,而且近年来由于防范金融风险导致的银行“惜贷”现象严重,这一比例只怕还有大幅的上升。此外,以股票筹资额1320亿与国家直接投入企业各项资金663.19亿之比1.99:1可知,对企业而言,其新增资本金中的三分之二均是从证券市场筹得。企业对证券市场筹资依赖度的增强。实践证明,竞争性领域投资主要由民间投资不仅应该,而且可行。

  总之,我国政府投资应尽快从以前那种无所不包的状态下改变过来,把注意力集中到公共产品及民间投资不愿介入而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中来。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