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本类阅读TOP10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典型事迹)
·X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共产党员xxx同志事迹材料
·xx同志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现实表现材料
·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优秀党员事迹(县电信局副局长)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灿烂五彩路(经验事迹材料)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红光乡常青村座落在小兴安岭脚下,嘉伊公路6公里处,与乡政府所在地嘉荫太平林场相连。现有56户,232人,总耕地面积1650亩,人均收入2258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8人。

    近年来,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这个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落后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一条五彩之路。

    加强村党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
    1993年,当年仅30岁的刘军同志担任常青村党支部书记时,面对的状况是“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道上和稀泥”,他深知自己肩上们担子的重量。能不能改变村里的现状,让村民 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关键是看自己这位“班长”如何发挥作用。

    他是这样做的:一是正确决策。以科学的决策开展工作,结合本村实际,按照乡党委“三业并举”的总体发展思路的要求,制定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大搞副业生产的特色经济发展思 路。二是率先示范。面对大胆的经济发展思路,村民犹豫不决,不敢迈步,怕搞不好会赔进 去。这时党支部书记就成了致富带头人,刘军同志率先搞起了副业生产,养牛、种西瓜,不 但没有赔,还赚了钱,开起了食杂店,用事实告诉人们致富之路有多少。

    一个领导班子有无战斗力,决定着各项事业的成败。为此常青村党支部把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素质。村党支部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学习邓小 平理论及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种田技术,不断提高 自身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而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整章建制,规范办事 程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自1998 年起,村里开始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拉近了党群 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常青村党支部现 有8名党员中,六十岁以上的1人,四十五岁以上的3人,三十五岁以下的4人,符合老、中、 青相结合的结构比例,使党支部班子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四是加强后备队伍建设 ,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目前,常青村党支部已有入党积极分子4人。

    发展经济,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

    常青村党支部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那就是以种植业为主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扩大养殖业规模。

    常青村人有句话“要想发,种西瓜”,这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走特色经济之路,发家致富的真实写照。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二层环形棚”育苗法等先进的 西瓜种植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西瓜的质量和产量,该村西瓜早熟晚落,在早春、晚秋时上市 ,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二层环行棚”技术也开创了我县西瓜种植技术的先河。现在常青 村家家户户种西瓜,成为嘉荫县远近文明的西瓜村。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村里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对此持观望态度,这时党员崔艳华带头搞起了北药种植,去年种植北药15亩喜获丰收,解除了百姓心中 的顾虑,调动了人们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

    2000年,村支书刘军首先搞起了大鹅养殖,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也开始发展绒山羊养殖,养牛、养猪,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村党支部改变以往闭关自守的落后做法,积极引进人才和经验 。去年,村支部书记和两名党员自费赴我省肇东、龙镇等地进行考察,考察北药种植,学习 人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生产经验。今年从外地引进一位生产能手,建起了一栋300平方 米的温室大棚,搞起了绿色蔬菜种植。经过不懈的努力常青村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0年被县政府评为农业生产先进村。

    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事、实事,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一直是常青村党支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有了很大的提高。

    “要致富,先修路”,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民,修筑村间公路。党员干部带头,有人出人 ,有车出车,修筑了一条3.5公里的沙石公路,解决了村民进城难的问题,并坚持常年投资 加以维护。同时,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大搞村屯规划,建房严格审批,街道两旁民房 整齐划一,统一挖出边沟。

    “再穷不能穷孩子”。1998年,村党支部多方筹措,村民每人出资50元,共筹资7万元,建造了一座60平方米砖瓦化结构的新学校,改变了以往校舍破旧不堪的状况,切实改善了办学 条件。
    为改变村里落后的生活面貌,村党支部克服重重困难,于1998年筹资1.8万元,为村里接通了光缆,村里现有8部电话,3部手机;每户自筹1000元,全村党员垫付3万,共筹资金6万余 元安装了自来水,使自来水受益户达100%。1999年又筹资2.5万元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 覆盖面达100%,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丰富。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全体 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常青村在1997年被授予市级精神文明村光荣称号。

    为群众排忧解难一直是村党支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期间,支部成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村民王汉德由于家中人口多,耕地少,还要供几个孩子上学,生活非常困难。村党支部首 先通过对上争取,帮助其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同时,为使他脱贫致富,帮助联系贷款发 展养猪。自1997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生猪存栏数已达10余头,王汉德不仅彻底摆脱了 贫困,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村里贫困户于海忠,也是由于孩子上学,家里劳动力少,生活 一度很困难,后来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发展养猪,达到脱贫致富。

    常青村正是在这样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党支部的领导下,一步一步从贫困地走向富裕,党支部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爱戴,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红旗 村党支部、县级标准化党支部,2001年被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建设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常青村群众相信他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