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中的人性思考


作者:陆群

数字化生存—这个多么诱人的字眼,使今天人们的生活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确,因为整个宇宙太空都可看作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小小的地球不过是其中一个结点,从0到1的数码组合早已进入你的思想、你的生活、你身边的一切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人和事中,难道我们的存在真的从此就要改变吗?

人类从诞生到现在最庄严的主题就是生存与发展,从游牧到农耕,从手工作坊到机器化大生产,人类的生活从来没有象工业化后那么舒适,然而新的一轮生存问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过度的商业化助长了人们内心的无耻与贪婪,扭曲了人性最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每天同你的机器打交道,人性在机器面前会受到痛苦的摧残,先进的科技与社会化的分工使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存在,依赖社会群体的作用越来越淡化;尽管每天都生活在人群中,却无时无刻不感到孤独和冷漠;虽然人与人的距离不再遥远,但是每当面孔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时候,不也恰好正是心灵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时刻,于是从心底发出“PC TO PC,FACE TO FACE”的呐喊。

这就是工业化后的人性异化,人由于使用机器改造和征服自然,反而越来越丧失了人的本来面目,沦落为机器的奴隶。早在工业革命之时,英国就爆发过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不能让人性的情感泯灭无存。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人类无法选择的生活方式,就象我们只能接受计算机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一样,我们所能作的就是不断调整人与机器的关系,去创造在新的生活方式中所需要的新的情感与价值认知。计算机从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在研究它,改造它,让电脑为我所用,建立一种“人机和谐、以我为主”的新型关系,多媒体技术的发明,终于使人和机器从原来的对立中摆脱出来,人性化的局面,虚拟现实的出现,直到人工智能的进步,语音的输入使我们刹时感到PC已不再冰冷,芯片上已能出现人样的情感,而且是高智商的集成。是否人与机器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就要重写?今天我们可以为人创造出如此高智能的机器而高声欢呼,明天则可能是机器为创造它的人而深感荣光,而未来,当电脑这个外表冰冷而绝不可爱的尤物反客为主,转而控制人类的生存状态,再造出深蓝这样的机器时,不知那时人类应当用怎样的计算能力去全力捍卫自己的尊严。

当你坐在闪烁的屏幕前,时而飞速地敲击着键盘,时而沉静地期待着来自远方的呼唤,一切的发生都是如此地自然平静。原本人与机器的对立正在消失,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人性化的数字界面营造一个极端个性化的数字王国;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信仰与思想、从未谋面的人们在无限互联的网络上将心灵拉近。没有了生存利害的冲突,没有了世俗的顾虑与障碍,你我都可以畅所欲言,敞开心扉;时间和空间的压缩,人与人都可以自由地组合来充分地共享信息,或许原子世界物理空间里彼此互不相近,日常生活中永不沟通的人们将集合一起,这一切的依据都是因为比特组成的信息源在网络中传递,人们的心灵真正找到了自由沟通的天地。从此人类将不再孤寂,泯灭的人性又在一夜之间重燃璀灿的火花,并随着网络的扩展而炽热地燃烧,我们又要高呼“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的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语)

然而美好的愿望无法等同现实。当邪教披上神圣的科技外衣时,善良的人们真假难辩,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其布下的陷井。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市39个邪教组织“天门教”教徒集体自杀,由于死去的人中大多数都是互联网上的常客,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国际社会的网上大讨论,毫无疑问网络难辞其咎。无论你是指责互联网络还是捍卫网络,几十名受过高等教育,其中包括“掌握进入数字化时代金钥匙”的电脑专家,竟然虔诚地崇拜那些荒诞不经的异端邪说,甘心情愿地以生命作代价去追寻那荒谬之极的诱惑,人类高贵的情感最终竟变成异端的殉葬,再高级的智商也无法解释这其中的奥妙。

这起“数字化”的自杀正好说明了今天文明的尴尬。

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技从来都不是万能的,数字化也不可能决定未来社会的一切,如同工业社会所完成的工业化并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一切一样,还需要道德、价值、思想构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我们今天的网络里,曾有过盗取密钥企图偷宕系统,曾有人恶意下载软件破坏金融决策体系,朋友之间因使用共同的邮件帐号而反目成仇等等。

数字化时代的数字也无法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的唯一,生命的诺亚方舟不管在哪里航行,指路的航灯都必须永远照亮,否则空寂的神殿将又响起魔鬼撒旦的声音,文明的心灵会落满灰尘,数字时代的法律伦理,道德水准更是要生活在其中的人必须思考的,没有正确世界观的人恰恰会成为最愚蠢理论的弊脚俘虏。

摆脱了传统的偏见与羁绊,人类开创了一个美好的现实中的未来—网络社会与网络文明,人类步入新世纪的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文明,高度而枯燥的技术文明将被充分共享的信息文明所取代,合作、开放、互动、共享将成为这个文明的核心和主旋律,要理解这种文明必须现在就学习准备,扬弃人性中自私、贪婪、恶意及妒嫉,完成自我的否定才能迎接新文明的曙光。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结尾引用了古罗马演说家昔尼加的一段话“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人类只有勇于直面自己的丑陋,才能去完成生命的涅磐。

高尚的生活常在悲壮的阵痛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