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i__zi(痞子)
整理人: icecream(2004-01-13 11:37:14), 站内信件
|
四月,张国荣在楼上一跃而下,在非点的绝望里,加了一把盐,而大众缄默着,毕竟,在他的宿命里,有着这样的根由。哀荣席卷了70年代的人群,那是一个哀恸月份,尽管我们一直以为那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
十一月,嗜酒的小黑,在凌晨的大街,传来了噩耗,飞黄的英雄,硬是没有能力驾车回到寓所,或者,上天是公平的,在不对称的两级里,给了他临行作后的安慰,始于酒而终于车。
十二月的今日的凌晨,又一个人离开了,在好友的眼泪里,在料峭的风寒里,走了,尽管在此前她依旧还是在舞台上在屏幕里工作,但是,一种变质的细胞还是夺去了她四十多的生命。
耳边犹有她的歌:
望着海一片
满怀倦无泪也无言
望着天一片
只感到情怀乱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远景不见
但仍向着前
谁在命里主宰我
每天挣扎人海里面
心中感叹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远缠
浩瀚烟波里
我怀念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
处境都变
情怀未变
死亡似乎离我们甚远,我们呼吸在阳光和月色下,我们在声色犬马里过活,在利益和欲望中挣扎,而死亡又离我们如此的进,不论是受尽万千宠爱的天后巨星还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在医院的殓房中静默的尸体,就算是在沈阳伏法的刘涌抑或是曾经的封僵大吏王怀忠,死亡总是免不了的。
有这样的一句话:死有轻于鸿毛亦有重于泰山。
梅氏在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的情况下还是毅然举办自己的个唱,为喜欢她的的歌迷们送上自己的音乐,这是何等的一种热爱?热爱的不仅仅是舞台上的那瞬间的满足而是为大众的一种苦心,相比之下,对于张国荣的跳楼,我个人认为除了哀伤并无敬仰。
我想,生命之无常常常以我们不可预知的情形来临,我们或者未必知死之至痛而于生之美好长生抱怨,但是,在这似水的年华里,我们最后拿什么来面对自己?那什么来给予后人寄托?
不知死之痛啊,焉知生之欢?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