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olblood2001(子弹不想飞)
整理人: linjianglong71(2003-12-31 12:50:07), 站内信件
|
稻草人
前几天在忽然见一位“都市稻草人”,文章写得很好,惊讶之余,深处的一些回忆被迅速的勾起来。
家乡的小村四面环山,山上满是松树和白杨,最多的鸟类就是麻雀了,它们也根本不怕人,有时候早晨天还没亮,麻雀就成群结队的叽叽喳喳闹起来,吵得一片火热。
然而每到秋初,这些数不尽的麻雀就成了庄稼的心腹大患。秋初季节天气比较干燥,正是黍子开始成熟的时候,用俗语讲,这叫“灌浆”。这时候的黍子粒渐渐开始饱满,如果碾开一粒,里面就会流出像奶汁一样乳白的浆。
也正因为初秋季节的天气干燥,麻雀找不到水喝,所以最爱喝这种浆。人们眼看着辛辛苦苦快一年了,就指望着这点收成,无论是过年的花消,还是孩子们明年的学费,都出自这片黍子,无论如何是不肯被麻雀吃光的。于是,就扎了各式各样的稻草人。
说是稻草人,也未必就真的用稻草扎起来。常见的只用两根木棍一横一竖的支起来,“穿”上一件平常下地干活时差不多颜色的衣服,再戴一顶草帽,便作成了。
初时很管用,但往往到了第3、4天,麻雀们就一如往常了。不过它们都好机警,一旦吹点风,那稻草人的衣袖轻轻的晃动,便轰的全部飞走。
我家那时有6亩地,好大一片,扎了4个稻草人,没几天,上面居然落满了歇脚的麻雀,把大人们急得没办法,后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4个人就只好轮流守着。每天早晨早早的就起了,也穿上和稻草人穿的一模一样的衣服,也戴一顶草帽,拿一根好长的棍子躲在地里,一旦麻雀来了,就迅速的站起来,一边吆喝,一边用棍子拍打庄稼,声音一起,麻雀就四散的飞走了。
这样的蹲守,往往要半个多月,直到黍子终于成熟,等待收割的时候。
每天放学的时候,都已是夕阳西下的黄昏,麻雀们都回巢了,大人们也都回家,我们背着书包从田间走过,田地里一切都静着,稻草人孤零零的站在田边,那么的孤独,那么的苍凉。风吹日晒的衣服早已经褪去了颜色,草帽也都支零破碎,偶尔微风吹过,空荡的袖管便在风中飘舞。
---- 伸出你的手
让我带你流浪
不带装具
不带行囊
只带上梦的翅膀
睁开你的眼
让我带你眺望
眺望原野
眺望远方
眺望雪山升起的光芒
放开你的心
让我带你飞翔
飞越高山
飞越海洋
飞到桃花盛开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