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白领一族>>
┣做╬白领职业┫
>>白领求职>>=== 毕业生求职路杀出“海龟军团” ===

主题:=== 毕业生求职路杀出“海龟军团” ===
发信人: miumiuz(乌云·白痴)
整理人: z9z(2003-12-29 14:21:20), 站内信件

   应届毕业生本来就多,为找份好差事大家四处奔走,不曾想求职场上又横空杀出个“海外军团”——两三年前去国外读大学的孩子们,如今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 

  于是,在许多面试场合,常常见到“本地生”和“海外生”同台竞争,暗暗较劲。 

  “本地生”危机感十足地抱怨:“有本事和洋人抢饭碗去。” 

  “海外生”无奈地辩解:“不是我存心故意,只是海外不太景气……” 

  暗自开心的是公司的HR——“都来吧,多挑挑,总没错。” 

  面试遭遇“海龟” 

  Carmen,南京大学商学院双学位应届毕业生 

  今天是这家公司的第二轮面试。在会议室里等候时,习惯了“出口转内销”英语的耳朵突然被一个字正腔圆的英文单词“蛰”了一下——传说中的“海龟”,竟然在这里碰上了。 

  那是一个叫Lily的留学澳洲的女孩。外表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可当有人打探到她有着在澳洲最大的银行机构实习的经历时,大家开始窃窃私语。 

  明显有不服气的。“海龟都很傲气的,这家公司里,经理级都很少有出国进修过的,她能融入团队吗?” 

  更多的是给自己打气。“海龟很不安稳的,特别爱跳槽,所以很多公司宁愿雇本地大学生。” 

  第一轮是英文介绍。规则是:介绍一位伙伴。在互相了解之后,大家都很有默契地选择了身边的同学。Lily排在最后。 

  倒数第三个女孩选择倒数第二个男孩作介绍,原以为他也会介绍自己,没想到,对方却选择了Lily作为介绍对象。女孩脸上掠过失望的表情——她前面那位没有介绍她,后面那位也没有选择她,她被漏掉了。 

  这时,Lily开始介绍。出乎所有人意料,Lily选择了那个女孩。她们在规定时间里并没有交谈过,Lily介绍的信息完全来自面试前的攀谈。那个女孩的眉头舒展开了。 

  海龟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傲气,还很善解人意呢。 

  接下来的环节是辩论,一阵唇枪舌战。遗憾的是,没有在辩论时看到Lily的出彩镜头,她只是颇为职业化地端坐着,而以前我一直认为海龟的最大优势是阅历,国外大学最注重培养学生的辩才。她到底是藏而不露,还是真的不过尔尔? 

  回来抢“饭碗”是不得已 

  讲述人:Jessie,柏林洪堡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 

  回国,退一步的选择 

  两天前我刚从德国回到上海,开始找工作。我在德国学的是英国研究,方向是文化媒体管理。上课用的是英语。 

  毕业后,当然想在德国找工作,回来是退一步的选择——德国就业形势很困难,留学生想找到好工作,除非有什么特殊技能。即便勉强找到了,也是个德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职业起点太低。回到中国来找工作,总归可以好些吧。 

  把经历变成钱,没那么容易 

  回国前,我曾给英国驻华使领馆发过简历,也接到了对方的面试通知,但因为没能及时赶回去面试,等到我回到中国,那个职位已经occupied了。接下来我想看看世博会组委会方面的招聘,机会可能比较多吧。 

  去德国之前,我在一家大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现在回来,希望工资能比那时候高个一、二千,不过如果真的没那么多,也就算了,就当这两年是一种经历。不能老想着我付出多少,要从工作上拿回多少,把经历变成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优势不太大 

  除了语言和阅历,我不觉得自己比国内的应届毕业生有太大的优势。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留学经历在公司看来是优点还是缺点——有时,他们只是因为觉得我们的工资可能会开得很高,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给。 

  “海外军团”更容易被我们录取 

  何卫,上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HR经理 

  我们从去年开始尝试招聘在国外求学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已经收到40份左右的海外应届毕业生的申请资料。尽管申请人数不多,但是他们最后拿到offer的比例比国内应届生高得多。 

  英语不是主要优势 

  英语能力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差距所在。 

  在笔试阶段有英语测试,国外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优势,国内的很多学生都能做得很好。 

  到了面试阶段,国内学生也不吃亏。老外面试官对英文能力的要求不高。作为一个nativespeaker,应聘者能用比较简单的表达方式说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就觉得你英语水平很好了。相反,如果遇见本地面试官,他的要求反而会更高些,觉得你用词不地道或者表达不流畅。我们遇到过这样的事,老外面试官对一个面试者的英语能力的评价是“不错”,而中国面试官却认为他的英语能力“很一般”。 

  但是,对于国外的毕业生来说,老外和非老外的面试官都会对他的语言水平严格要求——在面试官看来,他们的口语理应好一点。 

  所以,英语并不是拉开国内、国外毕业生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 

  工作“海龟”稳定性更强 

  我们比较偏爱国外的应届毕业生,一个原因是,他们找工作非常有目的性。 

  他们知道在国外找工作非常不容易,可能早几年他们的要求还很高,但是,现在他们都很实际,找工作也很有目的性。他们的稳定性比较强,一般会对行业有了足够了解后,再加入公司,不会像国内学生,做一两年就跳槽。 

  另外,如果是一个国内毕业生,英语好,懂得又多,他可能会有很强的优越感。但从国外回来的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言能力一般,周围比他强的人还有很多,因此他们比较脚踏实地。 

  薪水一模一样 

  薪水方面,国外应届毕业生和国内毕业生是同等待遇。我们给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只有两个级别:本科一级,研究生一级。没有国内学生和国外学生的差别。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

只剩下钢琴陪我谈了一天     
睡着的大提琴  安静的旧旧的     
我想你已表现的非常明白     
我懂我也知道 你没有舍不得     
你说你也会难过我不相信     
牵着你陪着我 也只是曾经     
希望他是真的比我还要爱你     
我才会逼自己离开     
你要我说多难堪 我根本不想分开     
为什么还要我用微笑来带过     
我没有这种天份 包容你也接受他     
不用担心的太多 我会一直好好过     
你已经远远离开 我也会慢慢走开     
为什么我连分开都迁就着你     
我真的没有天份 安静的没这么快     
我会学着放弃你 是因为我太爱你....  
 
  
 
WHITECOLLAR
欢迎来到白领一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