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白领一族>>
┣观╬白领原创文集┫
>>A--D的文集>>[carolinejune]文集>>【扫帚行心之黔东南篇】岜沙:勇气的凯歌(一)

主题:【扫帚行心之黔东南篇】岜沙:勇气的凯歌(一)
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泪光闪闪)
整理人: fanny101(2003-12-27 10:26:32), 站内信件


赶路的旅程因为有了思念而显得短暂,我们连夜从宰荡赶到从江,到那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大家在经过连日的奔波略显疲态,作了一个奢侈的决定,住进了可能是从江最好的酒店。在从江休整一夜后,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岜沙。 

从江岜沙,因为至今仍完整地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部落遗风,而被称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岜沙人坚守着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形成了让中外称奇的“文化孤岛”。盛名之下的岜沙并没有如我们之前想象的一样,如宰荡一般躲在深山之中,而仅仅距离县城不过5-6公里而已,而且还是在从江最好的公路旁边。果然如此,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发现路边停了好多的车辆,据说那里正好接待摄影协会和各地贵宾。刚下车,我们就看到一群身穿苗族服饰的男子从路边的寨子走出来,他们保存着日本武士一样的发式,头上留着一圈头发,扎上小辫子,头挽发髻,腰上挎着神气的苗刀,刀鞘上独特的花纹显示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化,肩头挎着猎枪,更显示出他们尚武的风俗。而他们腰间还别着一个小竹篓,是当地的一道风景。这山里虽早已没有走兽飞禽可打,但男人出门时仍喜欢带着猎枪,那枪已成了他们的随身饰物。世上因为有他们的勇气,才体现了苗族文化的顽强。我们惊叹着他们装扮,却也敬佩着他们的执着。 

岜沙虽然在公路旁边,游人往来不息,人们却依旧淳朴。小孩子特别多,也特害羞,连男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刚要跟一个拿着猎枪的勇敢的少年说话,他却低头红脸匆匆离去,眼皮也不敢抬。岜沙苗人大多赤脚,连日来贵州温度骤降,但他们依然赤脚而行,看见他们健壮有力的小腿和满经风霜的脚,不禁让人对他们心折。路边一个苗族女子背着沉重的箩筐从我们身边轻快得走过,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领口、袖口、下摆和绑腿都是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彩锦,这些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深蓝紫色泛着光。使人在那蓝紫光中恍惚想象着他们的历史,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是勇气的结果,也是勇气的凯歌。 

我们沿着公路,在两旁的苗寨穿梭,不知道为何,当天人烟稀少,据说当天是赶集的日子,莫非全部都去赶集了?我们旁若无人地走进寨中,鸡鸭竟然还先于小狗狂吠,一条小狗正摇着尾巴跑过来,看到它就快到面前,一向怕狗的我在惊慌失措之下尖叫一声,那狗一愣,猛然收住来势,之后居然掉头落荒而逃。我虚惊一场,大家更为此笑不可抑,看来这里的狗还真的很温顺,据说应该与好客热情的主人有关,而我又发现了一个治狗的好方法。 

寨中悄然无声,因为我的进入使得鸡犬不宁,而坐在吊脚楼上的苗人可能早已习惯,甚至也不挑帘起望,只由得那鸡犬乱叫。我们走过一座吊脚楼,楼上坐着好几位苗族中年女子,她们似乎正在闲聊,看见我们冒昧闯进,并无任何不悦,相反还有十分笑容,一妇人正想把晾在外面的染布收起,我们仰望她自然的姿态,配合那染布的姿势以及旁边的环境,不由纷纷举起相机,她并不羞怯,大大方方地配合着我们,甚至还专门摆出更好的姿势。 

那个拿着猎枪的勇敢少年,提着枪从我们身边匆匆而过,我们好奇地跟在他后面,他到了一处,隐藏于树下的绿荫里,举起猎枪,瞄准树上的鸟儿,屏息凝视,慢慢扣动扳机,“砰”的一下把鸟儿打落下来。少年快步向前,捡起鸟儿,红着脸在我们的欣羡的眼光中匆匆离去。 

据说,岜沙是外人所见的最不受现代文明侵染的苗族分支,他们自称是最正宗的苗族。村民们过着男猎女织、刀耕火种的生活,使得岜沙具有一种原始、野性的美。我们一路跟着旅游局的人一边打听到,岜沙男子尚武,清一色的绾着发髻,苗语叫“户棍”。男子儿时髡发,前额头发剃光。留脑部头发披于肩后,至成年时开始蓄发,渐渐绾髻于头顶,额头勒一条挑花布巾,此装束至今不变。 


 
 
 



----
因为这世上有了我,你没有资格寂寞。

小魔女——我心似镜

http://img1.photo.163.com/carolinejune/544925/__scale__1_4389360.jpghttp://img1.photo.163.com/carolinejune/544926/__scale__1_4389490.jpghttp://img1.photo.163.com/carolinejune/544930/__scale__1_4389636.jpghttp://img1.photo.163.com/carolinejune/534081/__scale__1_4339821.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