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教育工作者>>☆【燃烧的蜡烛】☆>>▲▲▲老丫丫专集▲▲▲>>【老 丫 丫日记集】>>教学生涯倒记时——第10天

主题:教学生涯倒记时——第10天
发信人: juhm(老丫丫)
整理人: juhm(2004-06-17 17:32:28), 站内信件
    上午9点九三省直工委召开社员大会,就在吉林省党派楼13层。因为住院、非典,还遇到一次车祸,几乎一年没参加组织活动。今天老丫丫可一定得去。天特别冷,老丫丫怕会场热,没敢多穿衣服,坐在车上感到寒风刺骨。8.55老丫丫准时到达会议场,各基层委员会的社友几乎都到场了。工委主委看到老丫丫说:你还是要写点东西啊,别人出点子,你来写怎么样?老丫丫欣然。秘书长宣布会议议程,工委主委对2003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布置了明年的工作。强调了注重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参政党,两种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是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

    不知道为什么老丫丫忽然想到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教育队伍的稳定,教师素质的提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而现在的教育队伍因受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并不是很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也较严重。年轻教师对学校、教育事业的依附感并未完全形成,责任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还都需要培养和提高。但我们现在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从教,这一课早已经被人忽略了。目前对教育的否定不仅仅来自社会,也来自教育工作者自身。青年教师强调的是钱赚的是不是够多,待遇是不是很好,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能力、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因素与其获得的待遇是不是等值。当然,很多问题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同是一期毕业生收入相差甚远,怎么会心理平衡呢?同做一样的工作,因为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起点不同,待遇也大相径庭……生活舒适、赚很多的钱也是人们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追求。这里面有机制的问题、有认识问题、也有价值取向的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才会安心工作。那么,什么样的待遇标准是都可接受的呢?如果参加工作就有较高的待遇是不是也会使年轻人产生惰性、老教师增加不平感呢?

    老丫丫精神溜号,也许遗漏了很多社省委领导的重要指示,但这些问题又不能不让人思考。


----
 http://www.cccen.com/cgi-bin/bbs/forums.cgi?forum=43

梅老仍能耐雪冷,菊残犹有傲霜枝
■■■■■■■■■
■长 春 信 息 港■
■北国之星BBS■
■ 朝花夕拾斑竹 ■
■   老 丫 丫   ■
■网易发言专用印■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