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sailing(阿燕)
整理人: shee102(2003-12-20 16:44:17), 站内信件
|
最近没怎么写东西了,感觉笔在发困。今天和中版的几个朋友FB,居然有人说我文采很好,汗颜之余,赶紧回家,写点儿东西往版上贴,管他好坏,练练笔也好。
今天看到好久不冒头的如风出来转贴了一个有关木子美的贴子,说木子美的妈妈曾是暗娼等等。我和如风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知道他的思想并不是那么卫道,最起码对木子美现象会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不知贴这种东西是不是为了向新婚太太表示他绝对不会和木子美同流合污,呵呵。
我也凑趣谈谈木子美吧,从女人的角度。
其实我对木子美挺包容的,因为知道每个人的生理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没结婚时纯洁得要命,还问我女孩子和男朋友婚前同居会不会很吃亏。结婚三年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带不同的男人回家过夜,当然他老公也会带不同的女人回家过夜。我们朋友圈中一位知识比较丰富的长者说:她是病态的性亢奋,如果没有男人她会受不了的。
我想木子美也是这样吧,她这样做生理需求绝对大过了她的理智,就像一个有了毒瘾的人,要想戒掉是很难的,何况性的需求与生俱来。
既然能够做,又何必怕说。立牌坊者可敬,做婊子者可怜,最受不了的就是又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人,只是这一点,木子美就比很多人要高尚很多,起码她不虚伪。
既然木子美是一个要把婊子做到底的人(请注意我这里婊子一词没有贬意),我是觉得她有一点可怜了。
我最近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碰巧遇到一位心理学大师,问他怎样才能把心理学学好,他说最少要学四年医学,再学心理学才能学透学懂。因为任何心理学离开了生理都是没有基础和依据的,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建筑在生理之上,因为人毕竟是一种生物。这种高难度的心理学让我视为畏途,但却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人,都逃不出人作为生物体的一种根本需求。
心理学大师告诉我,马斯洛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是不太准确的。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且越往上去需求层次越高。这种理论得到心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却无法解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在最低层次需求未满足的情况下,却要完成自我实现的虽然矛盾却普遍存在的情况。
心理学大师认为,人的需求只有三种,一是贪婪而求生,这是所有动物最基本的本能,这里包括了所有的生理需求;二是追求认同度以求从众,这是人作为群居动物的本能;三是消除焦虑,达到镇静安神的目的,这是人作为高级动物的一种需要——就像喝酒,就像抽烟,就像打人、骂人,或者就像木子美那样的性交。
也许木子美能达成贪婪求生和镇静安神的目的,但有一点,追求认同度以求从众,我觉得木子美是无论如何达不到了。
有一个很好笑的故事是这样讲的:两个妓女在谈话,甲说起某某名人以前是做妓女的,乙说,怎么会呢?她怎么也会做这么下贱的事呢?甲说:她卖艺不卖身。乙如释重负地说原来如此。其实,哪怕是妓女,也未必会认同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这种中西方几千年共同传承的否定性滥交的文化,早已渗透进我们的遗传基因,而生理上的东西岂是木子美一人或部分新生人类所能改变的呢?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男人欣赏木子美,也有很多中学生女孩崇拜木子美。然而,尽管这些新生人类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但他们终究会成熟的,终究无法逃脱人的本性、逃脱不了人的遗传基因。当网上90%的男人都说会在意老婆是不是处女、绿帽子仍是奇耻大辱的时候,我们能够指望那些口口声声说欣赏木子美的男人,从心底上接受这种身上有着各种男人精液甚至是性病病毒的女人,并能说上一句“爱”吗?
所以,当我们讨论木子美时,作为一个男人,请反躬自问:你真的能不介意你的老婆是个人尽可夫的女人,然后承受周遭的人投给你的怪异眼神吗?作为一个女人,请仔细想想,当一个男人把女人压在身下尽情发泄时,他究竟是把她当成一个排泄工具,而是把她当成一个亲密的爱人?
人,总是要追求从众的。如果像一只蝙蝠,既不能融入动物的群体中,又为鸟类所排斥,最终只能孤独终身。其实从木子美的日记里,能看出她是一个感情很细腻很敏感的女人,追求认同度应该也是她的一种生物本性,哪怕是曾经的需求,但我隐隐从《遗情书》的名字里,感觉到她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望。遗情书,莫不是遗书的意思?是啊,昙花一现固然灿烂美丽,但早谢的生命,只能留给家人和爱人无尽的悲痛和伤心(注: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没有值得爱的人,那么他的人性是残缺的,我不愿意和人性残缺的人谈任何话)。
只从这一点来看,我就觉得木子美挺可怜的。
其实我也可怜,虚伪地守着传统的道德,生恐被主流社会所抛弃。但是,如果没有亲密爱人,我情愿一世孤单。
唉,这就是女人,宿命。
注:我每次喝了适量的酒就会特别想写东西。但是由于思维还不够清晰,难免有些胡言乱语,希望和三十岁以上成熟人士切磋。
坚决不理睬30岁以下的未中年人!因为这不符合我的从众人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