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234(酷酷)
整理人: aaa234(2003-12-12 08:43:35), 站内信件
|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不断发展,银行新业务不断推陈出新,从最早单一的储蓄业务,已发展为包括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个人质押贷款、大件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信用贷款等几十种贷款业务,为了更方便客户的选择,不少银行还开办了能为客户提供集多种个人银行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或提供专项金融服务的中心,如建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开办了"个人理财中心""汽车金融服务中心"等,为大家提供量体定做的更方便、更快捷、更完善金融服务,银行离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近,符合老百姓消费口味的贷款业务也来越多了,那么,都有那些消费者更愿意接受银行提供的贷款服务,对那些贷款消费项目情有独钟呢?
青年人成为消费信贷主体
据建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个人理财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该中心贷款的客户群体中,青年人占的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而一些青年人随着结婚年龄临近,急需购房,而青年人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手头积蓄不多,但用钱的地方却比较多,经济上的力不从心,是贷款消费的最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是青年人思想观念比较前卫,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成为青年人的首选,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收入增多的预期也是青年敢于贷款消费的主要原因。小王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准备在今年"五一"结婚,在年初申请贷款买商品房。他粗略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准备购一套近30万的房子,除去首付的近6万元后,需贷款20多万元,如按20年贷期,我和爱人现在的月收入4000元,以平均每个月还贷款1200元,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用今天的小钱办大事,并且日后还贷的压力还不大,所以我觉得贷款买房还是比较好的。我和一些年轻的同事都选择了贷款买房。并准备参加一些其他形式的个人信贷消费。
经营群体贷款多
调查显示,在贷款者中,个体经营者占了相当的比例。一则是在他们的业务经营中,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容易造成资金"吃紧"的状况,但最主要的是这个群体的人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善于精打细算,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通过贷款把手中的钱节省下来,来扩大经营或做其他投资而使资金升值。最近通过贷款买车的刘先生向笔者谈起了他的生意经,他因业务需要购置一辆汽车,虽然自己有能力一次性付款购买车,但业务要发展就需要扩大投资,如果按银行设定的信用等级标准,自己不可能凭信用在银行贷到款,但采用贷款买车却很容易,如这次买车,就向建行贷款80%计7.5万元,期限3年。按月利率0.4575%计算,3年一次性向银行支付本息合计87375元,而将节省下的7.5万元用于扩大经营规模,仅3个月就收回了贷款利息成本。
高收入阶层贷款多
参与个人贷款消费的都是高收入阶层的有钱人,这是在调查中给笔者留下的另一个深刻的印象。随着我国向小康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宽敞住房,家庭轿车成了一些高收入家庭生活的主要目标,并呈现出集团化个人消费信贷之势,某单位的员工收入水平较高且稳定,由于两个单位合并,分为东西两个工作区,上下班远,虽然有班车,但大家觉得很不方便,很多人希望能有一部家庭轿车,于是,单位根据大家的意见,准备在银行统一办理汽车贷款消费,以圆多年的汽车梦。据介绍,他们之所以"敢于"贷款买车消费,主要是其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不薄的原始经济积累。同时具有个人投资理财的基本技巧,善于巧用银行的消费贷款额度,满足购车、买房的需求,把自己积累的一部分资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以求得生活需求和投资理财的双赢。
老年人贷款消费较谨慎
调查中还发现,在个人消费贷款群体中,50岁以上的人群贷款比例很低,虽然年轻人经常用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关于买房的天堂对话来说服他们,但他们不愿贷款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年纪大了需要准备些养老钱,不愿意承担贷款带来的风险,也不愿意为孩子们留下债务,增加孩子的生活负担;再者,他们大都参加了福利分房的房改,生活已相对稳定,住房需求不是太迫切。而对家庭轿车、高档电子电器等一些可望不可及的高消费也不在去想,知足常乐。另外,一些消费信贷上的政策规定也制约了他们的消费贷款行为,如在个人住房贷款中,还清贷款的年龄控制在60岁之前,老年人贷款期限受到限制,造成贷款期限短,还款额度高,形成较大的还款压力,对生活易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也是他们不愿贷款消费的原因之一。(周书贤)
新华网(2003年12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