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olblood2001(子弹不想飞)
整理人: linjianglong71(2003-12-12 22:15:34), 站内信件
|
贞节牌坊
在村子的正中央,有排列整齐的四个石墩,上面雕刻了精美的花纹。
从儿时起,这四个石墩就成了我和伙伴们最好的娱乐场所。不论是占山头还是捉迷藏,甚至还牵着我的大黑狗在上面跳来跃去。就在那几个石墩中间,留下了数不清的快乐回忆。
后来才知道,这几个毫不起眼的石墩子,居然也有着传奇的故事。
传说中那是一个秋天的午后,秋风卷着漫天的黄叶。黄家的小女儿读书倦了,便到家里开的酒楼闲坐。凭窗远眺,远处的大路上渐渐浮起两个人影,骑着马,迤逦的来了,马上有一位翩翩的公子,气宇轩昂。
那一晚,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这美好的时光,却只有一晚。从此她开始了无尽的思念,思念那给了她一晚欢愉的翩翩公子,期待他有一天骑着马同样自那条来时的路上出现,用一乘八抬的花娇,许给她一生的幸福。
这灿烂的梦她做了二十年,直到青春燃尽、容颜已老。为了心中这思念,她宁死不肯出嫁,任那求亲的队伍,踏破黄家的门槛。
忽然有一天,仍然是一个秋天的午后,村外的路上迎来了皇城的使者。黄家人这才知道,原来摇身一变成了皇亲国戚,二十年前那个谁也不敢提起的让全家人蒙羞的夜晚,居然给他们带来富贵和荣华。
然而皇城来的使者不是迎她进宫,而是奉旨来给她建一座牌坊。她的心忽然就死了,死的那么彻底,仿佛根本就没有过生命。
于是她父母就几乎尽心竭力,竖了这一座宏伟的贞节牌坊,上面尊旨写了四个大字“石固风清”。牌坊落成的前一天,她的身体也突然的死了,死得宁静而安祥。
也许这牌坊正代表了皇恩浩荡与家族的显赫吧!典礼的那一刻,请来很多达官贵人,场面甚是壮观,她父母的脸上溢满了活力和光彩,仿佛他们竖起的,并不是一座牌坊,而是无限的光辉与荣耀。没有人在意这牌坊的背后,居然埋葬了一个年青女子二十年的青春和年仅38岁鲜活的生命。
然而黄氏家族仍然迅速的败落了,人们也都相继的死去。天道的轮回,即便是皇帝自己都无力挽回,何况这一座空许的牌坊?
文革的时候红卫兵小将们第一件事就是把那牌坊一把火烧了。爸爸说那火焰烧得很是热烈,足足燃了一个晚上,熊熊的大火几乎把整个村子都染得通红。
“这牌坊用的木料真是好”,很多人都这么说。
红卫兵小将们还想把那四个石墩也砸碎,然而太大了,石头也太硬,加之红卫兵头头的老爹常喜欢在那石墩子上面拴牛,所以四个石墩才终于得以保存。
对翩翩公子的这份等待,是情?是爱?是恨?是虚荣?为了一个销魂蚀骨的夜,付出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二十年翘首期待,最终却只留下这几个拴牛的石墩。此女泉下若有知,心中不知做何感想?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并不重要。时光流转,沧海桑田,贞节牌坊的故事,早已经过去,世道也早变了。当年的所谓“贞节”已被今人所不屑。
都市人嘴里常谈起的,是“一夜情”和木子美,人们在紧张而空洞的都市生活中,恣意放纵着廉价的情感和欲望。
曾经在无数个夜晚点一盏孤灯守候黎明的女子,已经再也无人记起。
忽然间困惑了,人们究竟在追寻什么?是情欲的释放,还是真爱的升华?黄家小女儿悲凉的一生,无疑是一幕悲剧。当我们烧毁贞节牌坊时,我们迎接的却又是什么?难道是如木子美一般用“性交”来了解男人的大胆实践吗?性与爱、欲与情,究竟孰轻孰重?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都市人日益空虚和寂寞的心灵,面对那四面八方充斥的种种诱惑,何去何从?
只有那四根石墩,仍然悄悄的矗立,任风吹,任雨打,看太阳东升西落,看往来的过客匆匆,看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故事取自《滦平县志》,牌坊所立时间为乾隆四十七年)
---- 伸出你的手
让我带你流浪
不带装具
不带行囊
只带上梦的翅膀
睁开你的眼
让我带你眺望
眺望原野
眺望远方
眺望雪山升起的光芒
放开你的心
让我带你飞翔
飞越高山
飞越海洋
飞到桃花盛开的地方
QQ:230739569,MSN:[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