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外国文学>>文学随笔>>审美经验

主题:审美经验
发信人: krestel(一帽征尘)
整理人: xiur(2003-12-04 16:02:08), 站内信件
审美。当我感觉的东西这是美的时候。它是根据什么而言的呢。譬如一首乐曲,当我仔细地倾听的时候,我觉得这乐曲便有如无声的图画一般。 
   可是有的作品却是能够引起自身强烈的痛苦,虽然自身没有亲身经历过,譬如说一个朋友对我说起他的失恋故事,他这么说的时候,也许无关于美,但是却是能够引起我强烈的反应,似乎我也曾经失恋过一般。 
   有些文学作品,比如妥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我当初看的时候,发现他一点都不能增加快乐的情绪,但是虽然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写的也是够低沉的,他却是能够引起我心中一种快感,洞彻人世的感觉。两者的作品都是够低沉,压抑的,但是回味的感觉却是不同的。 
   但是明亮的作品似乎它是永远都会带来一种愉悦的审美经验。虽然我说不同的作品其主旨是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其主旨如何,这些作品总是能够带来欢欣。 
   而且究竟什么是美。从何审美。从没有对于现象进行总结后,便开始进行如此的发问,也许真算的上一种多余。 
   但是究竟什么是美。因为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其反响是如此不同,甚至是无动于衷。而使得对于什么是审美竟然觉得是彷徨了。而且就是从过去的材料出发,也会引起许多的变数,更不必说现在年代。 
   我们会由于一个靓仔的明星出场而会对他演的电影胡乱表示赞赏。我承认我小学的时候,在录像厅里看见了楚留香的录像,心中竟然散发了世界美好都在那里的感觉一般,虽然现在武侠影视,小说渐有日薄西山的迹象,但是我对此的爱好却似乎是终生不变。 
   而这似乎说,愉悦的审美它只是因为对象符合了读者而已。 
   引起痛苦的反映也只是因为它的出现似乎对读者而言总是受到种种失望的打击。虽非亲身经历,但却曾经感受过。 
   若这么说,判断作品是否具有美,乃在于它所提供的力度。 
   若这时深沉的作品,它的审美力量一定是成比例的。它只会随着岁月一起成长。 
   以什么样的力度来表达我们对于生存的感觉就成为审美的一个分界点。而此,越过此一界限的,总会是带着强烈的情感冲击。 
   可是人是应激性的动物吗。显然不是。所以说,美它也许只是呈象在某些审美者的眼睛中罢了。以此来判断,似乎美应该在广度上有其延展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