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ylvia(
)
整理人: ada129(2003-11-30 20:48:18), 站内信件
|
林風眠 Lin Fengmian(1900-1991)
1900 生于廣東梅縣,從小隨祖父習石雕,跟父親習繪畫 1904 取學名為林鳳鳴
1915 以高小三年級肄業成績,越級考入省立梅州中學
1919 參加留法勤工儉學
1920 入法國第戎國立美朮學院習畫,期間半工半讀擔任油漆招牌工作。改名為林風眠, 入柯蒙工作室
1922 入選秋季沙龍
1923 赴德研究藝朮,在柏林住一年
1924 因參加"中國古代和現代藝朮展覽",而初晤蔡元培,蔡對其作品十分賞識
1925 返國,任北京美專校長兼教授
1926 發展"東西藝朮之前途",北京美專改名國立藝專
1927 任我國藝朮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發展"致全國藝朮界書"
1928 至杭州創辦國立藝專,任校長,組藝朮運動社
1929 出版"亞波羅"雜志
1937 隨國立藝專內遷重慶
1945 參加重慶現代繪畫展
1947 辭去教職,在家大量創作
1948 回杭州藝專主持林鳳眠教室
1951 自學校退休,移居上海,經常看京劇、越劇、創作大量戲劇畫
1956 獨居上海,潛心畫藝
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將作品做成紙漿倒掉
1972 獲釋,即赴美女馮葉家中
1977 獲准出國探親,由廣州抵香港
1979 在巴黎東方藝朮博物館個展
1986 于日本西武集團東京展出
1989 居住香港
1991 逝世于香港
林风眠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他是最冒进行国画改革的画家之一,他探索将油画与国画的优点和美感结合起来。
晚年作品以仕女和风景画居多,作品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和令人孤寂之美,这正是林风眠绘画色调的精髓。
他基本采用方形画面,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早年多画油画,但油画大多散失,已很难见到,晚年未曾再画油画。
其作品价格较高的是两类,一是仕女,二是芦雁一类的花鸟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