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tt-jp(内平外成)
整理人: ccu13650(2003-11-27 18:53:00), 站内信件
|
日本幕末兰学家杉田玄白及其弟子大玄泽,都概括过翻译的基本方式,杉田在《解体新书·凡例》中说:“译有三等,一曰翻译,二曰义译,三曰直译。”大在《重订解体新书·凡例》中略有修改:“译例有三等,曰直译,曰义译,曰对译。”近代日本创制反映西学内容的新词汇,大体遵循其法,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 以汉字音译西方术语,即所谓“音仿借语”。本来,日本人音仿外来语主要用假名,但偶尔也用汉字音读来音译西方术语,如人们所熟悉的夏普SHARP 、索尼SONY 、雅马哈YAMAHA 、瓦斯、俱乐部、浪漫等等。这里所用的汉字,不具有会意性,只起到拼读模拟声音的作用,与假名的效果一样。
二 运用日本以往自制的被训读的汉字词汇固有语 ,注入新内涵,以翻译西学术语。如手续、取缔、引渡、场合、见习等。在近代以前,这些“固有语”作为一般性生活用语使用,近代在翻译西学时,转化为专门术语,如手续、取缔、引渡成为专门的法律术语。
三 新创和制汉字国字 。如医学上高等动物包括人类 的一些分泌某种体液的腺体,为区别于一般的“线”,特创“腺”字。此类新创和制汉字还有硔、、癌、?、?等。
以上三类,数量较少,是近代日本新创汉字词汇中的次要部分。近代日本新创汉字词汇以翻译西学术语,主要采用以下二法。
四 选用中国古典词汇。
如前所述,幕末—明治时期日本的西学译介者,多有汉学根柢,熟悉汉诗文,虽然他们研习的对象已转向欧美文化,但汉学仍然是他们汲纳欧美文化的一种基础,汉字词汇是其译介欧美新文化的中介。他们在译介西学术语时,一个现成的方法,便是借取中国古典语汇翻译西洋术语。其中又分三类。其一,所择中国古典词与西洋术语内涵相同,可直接对译,如伦理-ethics,政治-politics,消费-consume。其二,是所择中国古典词基本意向与西洋术语近似,翻译时词义有所引伸、扩缩,如文学-literature、思想-thought、物理-physics、机械-machinery、发明-invention、革命-revolution。
“革命”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它经历了“中国古典词—日译西方术语—逆输出中国”的转变过程。“革命”典出《周易》——
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⑤
这段话从四季更替变革使得万物生生不息,说明变革是自然法则,并进而引伸到人类社会:商汤、周武革去暴君夏桀、殷纣的君命,是顺乎天道、应乎人心的。中国古典的“革命”含义是王朝易姓、以暴力改朝换代。⑥而近代日本人对英语revolution作翻译时,选用“革命”一词,其内涵是人民起而推翻旧政权,并泛解为变革旧事物,类似“改良”。大隈重信《开国五十年史》说:“日本人将革命与改革同视”,与中国古典之“革命”已有颇大变化。
“物理”一词,最早出自战国时《鹖冠子》,该书已逸,《汉书·艺文志》录其文曰:
庞子云:“愿闻其人情物理。”
这里的“物理”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中国古典中的“物理”一词,多是这类含义。明清之际学者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其“物理”一词,包括了自然科学各门类,也包括人文学的某些分支。1900年,日本人藤田平八将盛挺造编的反映近代物理physics 的书译成中文,定名《物理学》,中国学者王季烈对该书作了文字润色和重编,由江南制造局刊行。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物理”一词自此流行中国。对于中国而言,“物理”是来自日语的“回归借词”。
以上摘自《浙江社科网》
作者简介: 作者冯天瑜,1942年生,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2) 邓新华,1963年生,日本某中部株式会社,地理情报部DM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