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sailing(阿燕)
整理人: icecream(2003-11-21 18:22:01), 站内信件
|
注:这是一篇我上个月在深圳时写的东西,当时发在营销传播网上。这两天忙着学习,没时间写稿,就把这篇东西搁上来。另外,我在培训中心偷偷上网给老师发现了,他就把网易的网址给封了,我没办法上网。在家里没有电脑,要借妹妹的手提来用。
我的私人电脑给我搬回肇庆去了,闲置——因为我老公的电脑比我的要高级多了。因为没车,要过了年才能把电脑搬来呢。
————————————————————————————
最近为招总经理助理的事忙晕了头。
我们的公司很小,号称全国销量第一,但只有四间办公室、五十来号人。更要命的是,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家族式管理,全部人员都是自己人(车间普工和文员除外),第一次从外面招高级管理人员。
招总经理助理,主要是因为前任助理水平太差——她是总经理女朋友的同学,虽有中专文凭,但我认为她的文书水平,小学还没毕业。出了N次错误之后,总经理终于忍无可忍要把她炒掉。
这次给总经理助理的定位比较高,要负责行政部和市场部两个部门(人员连助理在内,三个人)。我列出了二十条目标考核制,事无巨细,都有考核指标。举例:后勤类——办公室电脑的维护保养,占分3%,一台电脑超过一天不能正常使用,扣50分。这样的条件,说真的,让我来做,我不一定能做好。底薪初定3000元。
寻找总经理助理的途径是在网上。在求职网上搜索应聘总经理助理的人,给合适的人选打电话,约定在QQ上先“面谈”,双方有基本意向再约时间面试。因为我们公司比较偏远,我不希望浪费别人的交通费和时间。
招聘的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一个有经验、可以负责全盘工作的人,试用期3000元的底薪明显是少了些。我在网上约谈了大概三十个人,很多都是一开始就被我否定掉了。一个21岁的小女孩,自考刚毕业一年,敢问我要4500元的底薪;还有一些要求不高,2000元,但自身条件明显不够。在QQ上,我会提大约10个问题,都和管理有关。有一条很经典的问题是: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四条,说服能力、以身作则、协调能力、文化修养,请按重要性排序。有个男孩说,说服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定要说服一个人去办事。我马上把他否掉了——现在很多人都想去做管理,但却根本不理解管理。
后来终于让我第一次碰到一个题目可以全对的人。我对他说:“你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因为所有的题都是我独创的,只有我才有完整的答案。
我们在网上很谈得来,安排面试却成了问题。我很想直接就在网上定下来,因为他在珠海,到深圳还有230公里。为了能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就每天晚上和他在网上聊一两个小时。但最后让我改变主意,一定要他来亲自来面试,是因为我问他:“你在浙江做市场那半年学到了什么?”他居然回答,什么也没学到。我很诧异,因为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没学到,于是我开始怀疑他自我反省、自我学习的能力。我对他说:“你跟我说话要很小心。”
聊了四次之后,我把工作职责告诉他,并告诉他试用期底薪3000元,包吃住,试用两个月。他很诧异,因为这比他想象中低多了。因为他很清楚地记得我曾经说过的话:“你作为有十二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月薪只要求3500-5000,会不会太低了?”但在我的劝说下,他还是答应过来面试。他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工作了。
我亲自到车站去接他。跟他见面的时候很有点见网友的感觉——因为我第一次和一个人在网上谈了七八次,才约来面试的。他很帅,和照片上一样帅,只是有些沧桑感,毕竟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家庭负担也挺重,爱人在湖北家里,带孩子。农村出身,兄弟姐妹共8个,他排中间。他弟弟在珠海,做仓管,但最近也失业了。
面试的结果很不好。总经理对他印象不佳,而且,他也承认自己的过往工作和现在的工作要求很不相符。晚上,他住在深圳的一个招待所里,我打电话过去和他聊了一个半小时。我很生气,他在面试中太老实了,特别是讲到市场那一部分,他原先在一家化工公司做过营销主管(也就是他说半年什么也没学到的那家),但他居然老老实实承认那份工作只是他帮他朋友培训一些业务员,而那些业务员都是教无可教的社会盲流!再问到他其他问题,更是一问三不知。
我说:“人要诚实,但也不要太诚实。虽然你当时做得并不太好,但如果你能反省能学习,实际你是可以编一些东西的,何况你的管理和营销知识并不差。”但他回答,原来是我那份事无巨细的考核表把他吓坏了。另外,公司也比他原先想象中要小得多,我带他到生产车间转了一圈,他在全厂只见到了十九个人。他说,我这份工作可能真的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比他强一些的人,未必肯过来。
这次招聘失败后,我改变原先策略,把那些应聘人事行政经理甚至行政助理的,全部纳入搜索对象。我原先是希望找一个内外兼顾的总经理助理,现在恐怕只能招一个只管内不管外的行政经理,市场部让总经理兼管。同时,把底薪降到了2500元。
陆陆续续见了几个人,都嫌我给的工资太少。终于见到现在的这个人,在我战战兢兢地把那份事无巨细的考核指标拿给他时,他居然说,越细越好。而且,对工资、待遇一点要求也没有。
总经理当场就拍板要了这个人。他很年轻,24岁,但已经有四年多的工作经验,谈吐和他的年龄很不相称,显得非常成熟老到。他原先学的专业是公共关系,大专,现在正读深圳大学的人力资源网校,本科。原先在一家展览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兼业务主管。这样,他过来就顺理成章地兼管了行政部和市场部,我的预期效果也就达到了。
我按照我的一套人事制度(公司原本就没有人事制度),让他签了保证书、父亲在一个星期内提供经济担保(我原本是想要深圳本地人担保的,但听他说他父亲是内地一个地级市的国土局党委书记,就改变了主意),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合同签了一年。我对他说:“我并不指望你在这里干一辈子,但只要你在这里,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让企业也得到提升,就足够了。”
其实我这里并没有提供很优厚的条件给他。甚至连独立的办公桌也没有。住宿方面,原先董事长想让他和一个业务员一块住,在我的极力争取下,给了他一个单间,但估计他一个人住的机会不会很多,因为公司的宿舍并不够。不过他很感谢我,因为他看到我在帮他争取好的待遇,虽然他并不会在意这些。
今天他第一天上班,我们聊得很投契,甚至我们还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是部队大院长大的。我对他的分析是,他没有经济压力,所以不会太在意我们给的工资待遇,他以前纯粹是在贸易型公司,但在我们这里,他可以接触到生产型企业所需了解的一切。这种机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经历的,所以,他会珍惜,也在这里会努力做好,虽然有些事情他会不太懂,但以年轻人的聪明好学,是一定能做得好的。最重要的是,他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所以更会格守职业道德,因为对他来说,名誉会比金钱更重要。所以,他以后很可能会自己做实业,但不会和我们的企业形成恶性竞争。
至于我的老板,虽然文化不高,但胜在好学,对人真诚,相信他们两个会合得来的。至于工资,在适当的时候,我会要求老板给他加工资的。
下星期,我们会一起过去广州见我们的顾问——马老师,同时,我也会结束在这家企业的顾问之职。终于招到合适的人,我的工作也圆满结束了。
马老师曾经是一个咨深的企业顾问,现在在一家公司做总经理,年薪15万,未记提成,天天接无数个猎头电话。我对新来的助理说:“希望你能在这里做到有猎头来挖你。”
我让他明天到人才市场招一个文员,逐渐替代他在文书方面的工作,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制度的执行、市场的监控等工作上。其实,我是希望他培养一个助手,在他离开的时候可以接替他。
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胜在有许多学习的机会,还有老师的免费指导(马老师对公司来说不是免费的)。我很羡慕他,因为他年轻,有学习的本钱。我面试过的很多人,年龄都有些大了,经济压力一上来,就会更侧重于既得的经济利益。很多人都像我第一个面试的,其实并没有骄人的经历和业绩,他的经历并没有给他以适当的积淀,但他的生活却给他越来越沉重的要求,这样的恶性循环,使他在职场里越来越浮躁,最终一事无成。
而后一个,年轻就是他最大的本钱。我在看到他简历的时候,曾经很奇怪的问他,因为他父亲是高干,一般的高干都会侧重于让子女接受正统教育,何以他在初中毕业就直接自考读了大专?他说,他父亲是一个习惯逆向思维的人,他不愿意儿子从政,也无意让他在大公司里谋职,所以,希望他能真正在能力上得到锻炼,那么,跨过了高中的三年,就比别人多了三年的工作经验,在同样的年龄,就有更多的竞争本钱。
信哉斯言。我在认真地考虑,我的儿子是否未来也要走这条道路。
这是一个未来注定会走上成功之路的年轻人,他的目标很明确,心态也很好。他说来深圳他很幸运,以前的老板对他都很好,“深圳的好人全让我遇上了”,他很感谢他们,也很感谢我。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很真诚。我想,如果他不是有这样的感恩的心态,也不会遇到这样多的好人。
“成熟得越早,成功得越早。”——但他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如果做着一份让自己喜欢,且能看到成绩的工作,对他而言就是成功了。我很慨叹,现在真的是后生可畏啊,我们这些老人,如果不加倍努力,怎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里竞争?
有感而发,于是写下此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