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00do(帝国使者2)
整理人: ada129(2003-11-18 01:17:57), 站内信件
|
鲁弗申的雪 (英国 西斯莱)
1870年,西斯莱的家庭遭逢一场变故。父亲病故,商业失败,经济破产,这个以气质文雅、彬彬有礼和幽默愉快的姿态出现在巴黎社交界的画家,从相当富裕的生活一下子降落到贫穷的底层。生活的重担压在西斯莱的肩上,他不得不从繁华的巴黎退出来,迁居到市郊鲁弗申去度日。农村生活自然比较艰难,但是可以节约开支。可是幽美朴实的自然环境,却为他提供了绝妙的绘画题材,使他创作了一批明朗宁静的风景画:《鲁弗申,马尔港高地》、《鲁弗申的公主大道、傍晚》,以及这幅著名的代表作《鲁弗申的雪》。《鲁弗申的雪》作于1874年。由于他生活在那里,所以对所描绘的一切非常熟悉;同时他又是个热爱自然,善于体察自然的画家,深入的观察和强有力的表现力,使这幅画产生了独特的魅力。画中曲折的小路、参差的房屋、远远近近的树木和低矮的篱笆交错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雪景。这种构图上的紧凑,自然由于画家对景物观察深细之故。而此画最富魅力之处,不是构图而是色彩与光的处理。印象派画家对欧洲绘画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将光学和色彩学应用于绘画,他们经过长期而顽强的研究和探索之后,成功地创造了符合科学的、新的外光画法,极大地丰富了绘画的色彩语言。《鲁弗申的雪》以崇高的白色和素灰色来表现雪景,在色彩上所达到的和谐与抒情效果,是当时的风景画中所少见的。整个画面的主调是紫灰色:屋顶、道路、墙头、树丛、篱笆等等都覆盖着白雪。在紫灰色调中,透出房屋、墙壁的生赭与明黄,这样响亮的色块,使寒冬的萧索一变而为温馨与喜悦。光线单纯而冷静,笔触奔放而有力。这种将自然界的色调进行微妙的转折,乃是画家注入其感情的独特手法,同时它又高在并不违反自然的固有景象。西斯莱曾说:“这种以一当十、小中见大的手段很象中国园亭的布局。同时在紫灰的色调中衬托出生赭、明黄和土黄的色块,这种相对的暧调子,使本来冰冻肃杀的冬天呈现出温和喜悦之情。这种光的效果,具有一种几乎是物质的表情,必须在画布上同样地用物质的形式来表达。”这段话实在最恰当地表明了《鲁弗申的雪》在光与色上的特色。这幅画的意境是高妙的,它所抒写的那种诗意的静和温馨,给观众以暖意。遗憾的是印象派画家在当年并没有得到人们普遍的理解,西斯莱无法以出售画幅来改变贫困的窘境,最后终于在贫困与寂寞之中长逝。

---- 也许世事无常,也许红尘难堪。
只求风易往事,但望行空凡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