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olblood2001(子弹不想飞)
整理人: icecream(2003-11-15 21:12:16), 站内信件
|
北京见闻
从北京西站出来,已是凌晨时分。深吸一口气,感受一下北京的冬夜, 那是一种久违了的熟悉感觉:干燥而寒冷。
出租车在二环路上疾驰,深夜的北京灯火辉煌,一片光辉景像,显示着这座城市无尽的生机和活力。跟广州比起来,北京的路要宽许多,而且走向很直,围绕着皇城一圈圈的展开。北京的夜色灰蒙蒙的,稍远些的路便有些看不清楚,一幢幢高楼静静的矗立在夜的深处,只有霓红灯忽闪着,眨动着的黑夜的眼睛。
同学的住所在朝阳门内大街,被称作“九爷府”,曾是清朝某个王爷的王府。大门口的立柱都已腐烂而破旧不堪,站在门外向内一望,什么也看不清楚。跟着同学的脚步,拐了几个弯,才终于来到他们研究所的宿舍。屋檐上滴着水,叮叮咚咚的像是有人在敲石头,这便是我所见的北京这场雪的第一个痕迹了。
第二天同学陪我转了转王府井,街道的繁华与行人的熙熙攘攘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至今仍回忆起来的,倒是爬在地上的几个乞丐。他们趴在一个下面装了轮子的木板上,把两条明显细小到变形的腿背在背上。那腿是光着的,在寒冷的冬日里显出一种独特的粉红色,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畸形所致。他们用一只手用力推地面移动,用另外一只手拿一只碗,不断的在行人面前敲打。
也许佛祖讲的“众生皆苦”就说的是他们吧,在这个尘世里,他们也许是真正无法自己超越那痛苦的人。当我们衣着光鲜的欣赏北京的繁华的时候,脚下却有这样的几个人,不得不拼命把自己的最悲惨、最丑陋充分的表演了给路人欣赏,以博得最廉价的同情。
掏出些钱来施舍给他们,我和同学仓皇的逃离了那繁华的街道。
石景山是一个不错的望北京的地方。听说以前的皇帝每到节日大宴群臣,总喜欢选在石景山,站在石景山的最高山顶,望向故宫庞大的宫殿群,也许真的会涌起一种征服世界的满足与自豪。
顺一条小路拾级而上,路边很多树都被这场大雪压断了,可见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真的是威力不小。快到山顶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一处照相摊,旁边摆了许多皇帝的衣服。我不禁忽然想起了吊死在这山上的崇祯,顺口说了一句:“在这里当皇帝,怕是不太吉祥吧!”。那照相师傅脸上明显的浮现了许多尴尬出来,但他的生意也似乎仍然好,颇有几个人兴高彩烈的往自己身上披着龙袍。
当年的崇祯登上石景山,放眼望去,北京城一片火海,他知道大势已去,仓皇回到皇宫召集群臣,没想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上殿。万念俱灰之际拔剑斩了几个妃子,连最心爱的大女儿也不放过,于是长平公主的一只胳膊也成为明朝灭亡的祭品。崇祯再一次登上石景山,死意已决,他说:“无颜见祖宗”,于是打开满头的长发,垂在脸前,就在一棵树上,了结了自己和整个大明王朝。
所有的这些,也许是那么多兴高彩烈的在石景山上穿着龙袍照相的游客所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的吧!
如今的石景山,看北京的全景倒也真的是不错。放眼望去,二环以内大部分地方都在眼底,一片郁郁葱葱,二环以外的视线被一群高楼挡住了,那已经是新的北京。故宫庞大的宫殿群至今仍然威严万方的静立着,笑看苍生。
下午同学有事先回去了,我独自在三联书店买了几本书,信步来到九爷府,一进研究所大门,就被一位相貌很不慈祥的老大爷叫住了:“你哪来的?”
“我找同学,他是这的研究生”
“他们在上课”
“他没上课啊,今天陪我玩了一上午了”,确实啊,他明明刚刚还和我在一起。
“上课你懂吗?不让你进去就是不让你进去”
北京人的厉害我终于亲自见识了,也许在北京老大爷的眼里,我们这些“乡下曲辫子”都是不知道上课为何物的吧!
北京仍然是个很可爱的城市,不仅因为宽而直的街道,也不仅因为街上的漂亮MM,还不仅因为那干燥而寒冷的空气。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QQ:230739569,MSN:[email protected]
欢迎联系。 |
|